企业管理不容忽视的成功之道

时间:2022-09-21 02:42:03

企业管理不容忽视的成功之道

摘要:企业管理具有多方面的系统性, 企业应当自觉地学习和借鉴前人的智慧和谋略,正确地、宏观地、战略地、实际地把握企业的命运,坚持以人为本占领市场,通过激励手段形成企业整体的优势,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中的作用来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企业管理;以人为本;激励手段;思想政治工作

许多经营管理学者都认为: 所谓的管理就是协调, 即最合理地配资源,通过协调组织和人员之间的关系, 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去实现领导者制定的目标。有的经营者甚至把协调工作置于各项管理职能上, 但是我认为管理运营除了协调还有其他不容小觑的重要因素。

很多经营管理的实践告诉我们, 企业的各层次组织及人员之间的联系必须围绕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求得高度的协调,才能统一行动,统一步骤,形成企业整体的优势。但这种协调, 强调把追求利润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国内大多企业都是采用多层次的管理组织机构形式, 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 各层次的组织机构及各类人员之间, 必然会发生形式多样的联系。这些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就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而言,有利有弊,有些是以利为主兼而有弊的, 有些以弊为主兼而有利。从一定意义上讲,如果这些不利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 势必造成管理动力的内耗、企业管理活动的脱节、管理秩序的紊乱以及管理组织与人员行为的不协调。因此, 企业的管理者必须以和谐为最高原则来处理组织与人员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保证企业有强大的竞争力,从而走向成功。

一、抓住人才,以人为本

当今社会, 人才在企业竞争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一项非常珍贵的资源。众所周知, 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是是搞好一个企业经营的必要条件,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具主观能动性的因素, 也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企业要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是企业成功管理的真谛所在。对企业来说, 人力资源的有效运用和适度的竞争机制能够推动企业发展战略实现。

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家仍未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整体发展中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科学有效的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应当起到规范和导向作用。帕累托定律告诉我们,“用80%的精力去做那些只会取得20%成效的事”。很多企业都存在着重管轻理的约束和管制。但人力资源管理应被放在战略的高度,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成为企业的战略伙伴,在实际工作中多理少管,多一些人文关怀,并让企业管理闪着人文的光芒。人力资源管理要求构建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要实行转变,把企业的意志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范围应整合到企业的战略运营等流程中,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基础。管理成功的标志之一就是管理者的理念被员工们所认可,若将员工的理想和期望与管理者的理念、企业的发展目标相融合,就能提高管理效率从而推进实现企业管理目标的脚步。因此,作为企业管理者应当积极开拓以人为本的精神,重视员工职业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将此原则融入到企业文化中。

二、多方激励,提高集体创造

激励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绩效,可以挖掘人的潜力,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可以满足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分为5个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上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其表现为在工作过程中极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个人的存在价值。企业管理者若能够在员工中树立此种信念,实现有效的激励策略,比如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情感激励,就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通过人际交往来增强凝聚力达到激励员工的作用,那么企业将会无往不胜。企业管理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用科学的手段和灵活的制度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艺术,因为企业的发展是离不开创新的。企业应到当度重视对员工的激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转换思维模式,建立起适应时代主旋律、符合企业特色和员工需求的激励体系,这样才能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三、发挥思政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强大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工作也是企业管理的一种内在需求,它是一定的阶级和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转变人们的思想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在企业管理中,管理的核心是管人,管人的核心是管人心,因此有效实施思想政治管理是现代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在于引导,即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对员工进行启发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他们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实现民主自治,把自己的生产行为与企业的兴衰成败相结合,以一种积极向上并且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促进企业不断进步。企业的发展不仅仅以经济效益为指向标,员工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技术专长的提高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也至关重要。当今社会,职工培训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项文化,企业管理者应到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一位员工都有机会提高自身知识和能力,发挥员工的能力和发掘潜力,创造平等相容的氛围,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企业文化注重的是价值观的统一,而价值观的相容一致性,是企业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相互理解的感情基础,所以管理者应到将社会价值观和企业预期价值观根治到员工的头脑中,这些积极稳定且富有进取精神的价值观,将为企业注入一股新的活力,并且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前提和保障条件。

企业经营管理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人力资源、激励、沟通协调、做好思政工作等因素又是企业管理者不可缺少的管理手段。而我国大多企业都遇到过或正面临着许多问题,问题处理得好,企业就会发张壮大,反之,企业可能出现决策危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最激烈的竞争莫过于追求利益,也就是利润。在现代管理过程中,应当重视人际关系和人本主义,使之融合在企业的管理模式之中,不但在企业外部塑造了相对稳定的经营环境,而且在企业内部形成了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管理者应该每时每刻都能使用某种激励手段去激励下属做好本职工作,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企业利润。在企业机制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改变思维固式与定着,追求思维观念和管理创新的脚步也不容刻缓,积极发挥思政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也是现在企业管理目标的保障。它们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成功之道。(作者单位: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资料:

[1]( 美国) 哈罗德#孔茨, 海因茨#韦里克. 管理学[ M] . 张晓君, 陶新权, 马继华, 金晶鑫, 等编译.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2]刘正周. 管理激励[M] .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张锐. 企业人才的激励机制[ J]. HR 论坛,2006,(2 ).

上一篇:刘强东:我是个温柔的人 京东取名自初恋 下一篇:物资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