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中国融入世界文明的伟大进程

时间:2022-09-21 02:11:24

奥林匹克:中国融入世界文明的伟大进程

120年前的1892年11月25日,顾拜旦男爵在巴黎索邦大学举行的庆祝法国田径运动联盟成立5周年大会上,发表了一篇主题为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精彩演讲,此演讲后被国际奥委会命名为《奥林匹克宣言》,成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起点。

这份长达14页的法文演讲手稿历经沧桑,失而复得。4年前的2008年1月1日,《文明》杂志全球首发中、英、法三种文字的《奥林匹克宣言》,在145位青年学生、中外学者及各界人士的共同朗诵声中,《奥林匹克宣言》传遍世界。

2008年8月,在《北京欢迎您》的悠扬歌声中,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召唤中,在204个国家及地区的数万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的参与下,在隆重、热烈、欢快、友好的氛围里,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中国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4年后的今天,全球第一个奥林匹克宣言广场在北京落成,以城市公共艺术主题雕塑景观的物化方式,将奥林匹克精神圣典《奥林匹克宣言》永远留在北京。文明杂志社及中国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经国际奥委会同意,联合有关机构共同推出“《奥林匹克宣言》全球文明传播之旅”,制作出版奥林匹克历史上第一部“《奥林匹克宣言》——美丽的奥林匹克文化长卷”,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深邃而精彩文化元素的簇拥下,由北京传至伦敦。

阅读《奥林匹克宣言》这篇在奥运历史与人类文明史上都具有上分重要意义的著作,是一个浮想联翩、激情澎湃的过程,也是强化反思历史、珍惜和平意识的过程。今天中国与世界融合,仍然不能回避对基于生存法则的文明史的叩问。这个历史的追忆来自我们灵魂深处的精神发展需求,能够使我们看清赖以生存的久远根基。

让我们看看奥林匹克运动及其精神价值如何在世界文明的开创与融合、传播与发展、转型与升华的进程中生生不息,看看中国从文明轴心时代的“天下之中国”变成秦汉、隋唐和宋元时代的“世界之中国”,并历经“苦难之中国”的文明衰落期、“奋斗之中国”的文明转型期,升华成“全球之中国”的文明进程。

天下之中国:奥林匹克精神诞生于世界文明的轴心时代

北纬30度上下,这是世界文明的黄金地带。距今8000年到3000年之间,这个地带诞生了尼罗河文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文明、印度河文明、爱琴海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古印第安文明。

3000年之前,古希腊文明诞生,不断融合爱琴海、地中海、尼罗河和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发展成西方文明的伟大源头。2700多年前,世界文明史上的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召开,从一开始就成为文化融合与民族和睦的平台。

在公元前776年的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场地赛跑中,伊利斯城邦一个叫科罗巴斯的厨师经过多轮的角逐,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摘取了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上的第一也是唯一的桂冠。他成为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历史上的第~个冠军,获得了很高的荣誉。史载,当科罗巴斯逝世后,他的坟墓就建在伊利斯和希拉之间,成为这两个强大城邦的边界石,并以此象征着永久的和平。如果想打仗,就要越过这座奥林匹克冠军的墓,这是人们在精神上绝对不能接受的。

在此后的650年中,世界文明史进入了“轴心时代”。各个文明体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波斯仃拜火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等,中国有孔子、老子等……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的文化却有最大相通的地方,这就是所谓“终极关怀的觉醒”。

这几大文明形成的标志就是人们对原始巫术文化的超越和突破,开始以更符合人文生态的高尚道德和善良法律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产生了能够在众多民族中获得最大认同的高级信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些高级信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不同类型互相影响、重新融合,生成并决定了此后西方和东方、印度和中国、伊斯兰和佛教等不同的文明形态。

也就是在这650年中,奥林匹克运动在古希腊如火如茶,每四年举办一次,成了希腊半岛上所有冲突乃至于战争的终止符,成了各城邦、外来各民族商人乃至于奴隶们共同的狂欢节。于是,世界文明史上的民族文化融合型战争一希波战争就发生在与奥林匹克运动有关的日子里,马拉松和温泉关300勇士战役便是奥林匹克和平精神的两大典故。

马拉松的典故在中国已是妇孺皆知。现在不妨看看在公元前480年发生的温泉关战役:斯巴达城邦国王率领300勇上抗击数以十万计的波斯大军,全体阵亡。史载:波斯皇帝薛西斯战后审问了一些希腊阿卡狄亚城邦战俘,薛西斯问道:“你们希腊人到底想干什么?为什么么只派出这么一点军队来防守?”这些战俘悦其他人都去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了。当薛西斯问到如果在运动会上得了冠军,获胜者会得到什么时,战俘答:扶胜者将会被授予一个橄榄枝编成的头冠。薛西斯默然,但站在一边的波斯将军提格兰尼斯忍不住对波斯统帅玛多尼斯说:“我的老天,玛多尼斯,你这几天面对的都是些什么人啊?他们竟然仅仅为了这些虚幻的成就去作战,而不是为了钱!”

再看中国,世界文明的轴心时代正是中华文叫史上的东周王朝,也就是春秋时代,诸子百家的出现恰恰证明了这是中国历史上以长江、黄河为中心的多地域多民族的文化大融合时期。诸子百家的体育养生、健身养脑的思想和活动,成为中华文明的光辉遗产。

孔子的“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议程,几乎都含有体育的功能。孔子本人力气大得能“劲拓国门之关”,其弟子有若、冉有、樊迟、子路、公良孺等皆练有勇力,能持兵入阵。

史载墨子弟子组成以“距子”为首的团体,高度注重体育。尤其注重射御训练,加入者“皆可使赴火蹈刃”。

荀子也提倡乐舞。他说:“听其雅颂之声,而志得意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屈伸,而容貌得庄焉。”意思是在乐曲的伴奏下,四肢屈伸,将体型和容貌练得十分好看。

管子促使齐国最早发展了“拳术”,齐国的社会组织改革成果之一是几乎让全体居民进行了体能训练。

上一篇:排队 第14期 下一篇:新数字 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