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的临床价值分析

时间:2022-09-21 01:43:12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的临床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患儿5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儿童5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儿童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可探及到肠系膜淋巴结,观察组患儿表现为脐旁及右下腹可见大小不等的多个椭圆形、低回声团块,内部回声较均匀,边界清晰,血流信号自淋巴门进入。两组儿童脐周、右中下腹、左侧腹淋巴结分布数量存在明显差异,P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诊断价值

临床小儿腹痛主要因肠系膜淋巴结炎引起。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指的是上呼吸道感染后所引起得回、结肠区域的肠系膜淋巴结炎症现象,最早表现出的症状即为腹痛[1]。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患儿发病初期缺乏特征性表现及辅助检查手段,难以明确诊断,易与肠痉挛、肠套叠、阑尾炎等相混淆。近几年来,随着高频彩超不断应用于临床,该症的诊断准确率也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对比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患儿健及康体检儿童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组52例患儿就诊主要原因均为脐周急性腹痛。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5.1±4.2)岁。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脐周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多数患儿还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流涕、咽痛等),少数患儿伴有呕吐、发热、腹泻等临床症状。腹痛主要表现为痉挛性疼痛或隐痛,触诊可发现部分患儿腹壁有肿物,光滑、质韧、有触痛。健康组52例儿童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5.4±4.1)岁。两组儿童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应用东芝APlio4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查,高频探头的频率为8~12 MHz,腹部探头频率为4.0~5.5 MHz。协助儿童取仰卧位,操作医生直接经儿童腹壁对全腹行多切面扫查,腹痛部位重点扫查,适当转动或加压探头可减少胃肠道内的气体干扰。发现淋巴结时,对淋巴结大小进行测量,对肿大淋巴结数目进行检测,观察淋巴结的淋巴门主干血流动力学参数、血供情况、内部回声、形态等[2]。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急性腹痛期患儿肠系膜淋巴结的形态饱满,呈椭圆形,数量较多,体积也较大,最小者体积约为1.0 cm×0.5 cm,最大者体积约为2.4 cm×1.0 cm,外形呈均匀性的增大,光滑完整,结节间偶呈重叠状,无融合现象出现,内部出现均匀的低回声,呈散在的串珠状,并成簇分布,超声所见的淋巴结无钙化或液化,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见分支状的血流信号,自淋巴门进入。R多>0.6。所有患儿经抗炎等对症治疗后行超声复查,结果显示大多肿大的淋巴结多均在4 w内缩小或消失。对照组52例健康儿童的肠系膜淋巴结直径约

由表1可见:两组儿童脐周、右中下腹、左侧腹淋巴结分布数量存在明显差异,P

3 讨论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属儿科的多发病、常见病。肠系膜是一种双层腹膜结构,可链接回肠及腹后壁,两层间系膜间包含着淋巴结、淋巴管、脂肪组织、神经组织、小肠血管及小肠血管的分支。因小儿淋巴系统的发育尚未成熟,屏障功能也未完善,各种肠道如毒素、病毒、细菌等都可能进入肠黏膜,继而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3]。以往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腹痛的诊断受检查条件的限制,可能会因误诊而导致治疗延误,重者行不必要的手术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呕吐、便秘或腹泻[4]。腹痛可发生在患儿腹部的任何部位,但该病的病变主要发生在回肠的淋巴结,所以右下腹及脐周为主要疼痛部位。腹痛性质主要表现为痉挛性疼痛或隐痛。此病会使常肠系膜受到牵累,易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的肿大。随着临床高频超声的发展及广泛应用,为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其他急腹症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利及有效条件。

本次研究中两组儿童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可探及到肠系膜淋巴结,观察组患儿表现为脐旁及右下腹可见大小不等的多个椭圆形、低回声团块,内部回声较均匀,边界清晰,血流信号自淋巴门进入。两组儿童脐周、右中下腹、左侧腹淋巴结分布数量存在明显差异,这说明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直观的显示肿大淋巴结的数目、部位、大小、分布、形态、血流情况及内部回声情况,超声还具有无创、简便、重复检查等优点,非常适合肠系膜淋巴结的检查及诊断[5]。

参考文献:

[1]原滨莉,孙玉梅.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24例误诊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9):57-58.

[2]张伊.高频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疗,2014,(18):31-32.

[3]陈素.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9):1208-1209.

[4]唐新旺,张秋霞,黄梅.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2015,22(4):388-389.

[5]罗蔼瑞,贾慈.高频彩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右江医学,2015,43(1):120-121. 编辑/翟辰万

上一篇: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 下一篇:工作场所暴力对实习护生专业态度的影响调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