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通市2012届高三二模考试数列压轴题的阅卷感想

时间:2022-09-21 12:50:00

关于南通市2012届高三二模考试数列压轴题的阅卷感想

1.问题的提出

南通市二模考试前几天落下帷幕,整份试卷质量相当高,其中第二十题为一道考察数列通项问题综合题,难度颇高,很值得探究.笔者参加了市二模考试的阅卷工作,担任第二十题的阅卷组长,所以对该数列题作了仔细的研究,接触到该题的多种解答,很有感想,写下来和各位读者一起分享.

例题:(2012年南通市二模考试第20题)已知α,β是方程x2-x-1=0的两个根,且α<β.数列{an},{bn}满足a1=1,a2=β,

an+2=an+1+an,bn=an+1-αan(n∈N*).

(1)求b2-a2的值;

(2)证明:数列{bn}是等比数列;

(3)设c1=1,c2= -1,cn+2+cn+1=cn(n∈N*),证明:当n≥3时,an=(-1)n??-1(αcn-2+βcn).

标准答案:因为α,β是方程x2-x-1=0的两个根,所以α+β=1,α?β=-1,β2=β+1.

(1)由b2= a3-αa2= a1+a2-αa2=1+ a2-αβ=2+ a2,得b2-a2=2.

(2)因为bn+1bn= an+2-αan+1 an+1-αan= an+1+an-αan+1 an+1?-αan

= (1-α)an+1+an an+1-αan = βan+1+an an+1-αan = βan+1-αβan an+1-αan=β,

又b1= a2-αa1=β-α≠0,所以{bn}是首项为β-α,公比为β的等比数列.

(3)由(2)可知 an+1-αan=(β-α)βn??-1. ①

同理, an+1-βan=α(an-βan-1).又a2-βa1=0,于是an+1-βan=0. ②

由①②,得 an=β n??-1.

下面我们只要证明:n≥3时, (-1) n??-1(αcn-2+βcn)= β n??-1.

因为(-1)n(αcn-1+βcn+1) (-1)n-1(αcn-2+βcn)=-αcn-1-βcn+βcn-1 αcn-2+βcn =-cn-1-βcn αcn-2+βcn=-cn-2-cn-βcn αcn-2+βcn

=-cn-2-(1+β)cn αcn-2+βcn=--αβcn-2-β2cn αcn-2+βcn =β.

又c1=1,c2=-1,c3=2,则当n=3时,(-1)2(αc1+βc3)= (α+2β)=1+β=β2,

所以{(-1) n??-1 (αcn-2+βcn)}是以β2为首项,β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1) n??-1 (αcn-2+βcn)是它的第n-2项,

所以(-1) n??-1 (αcn-2+βcn)= β2?βn??-3=βn??-1= an.

2.本题标准解法的改进或者另解,以及学生的常见错误

2.1关于本题第一问

我们在实际阅卷过程中发现,能与标准答案一样使用韦达定理求解的学生不到一半,多数学生选择求出 , ,然后在根据 , ,然后得到 .本身这种解法没有利用韦达定理所以计算相对而言较为复杂,所以大约有十分之一的同学竟然出现了 的简单运算错误.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1.全卷运算量较大,学生算至此处已然头昏脑涨.2.由于是全卷最后一题,时间非常紧迫,经了解多数学生是在还剩七八分钟时才开始做二十题,所以非常慌,由此可见稳定的计算心态对于“抢分”而言相当重要

2.2关于本题第二问

证明等比数列一般有两种证明方法:1.定义法 2.中项法.

标准答案中给出的是定义法.有两点个人以为需要补充.1.首先应当说明 再来说明 (非零常数)2.当得到 时,标准答案中用 来进行代换,笔者感觉学生不易想到,可以做如下改动,由于 ,所以 代人,即 这样对学生来说应该更容易接受.

当然此问还可以通过中项法来解决.具体解法如下.

评注:这两种解法都含减元思想,都有将 , 用 , 进行代换,并利用关于 的等式 进行减元.两种解法思路都容易想到,但是学生在具体解题时均出现了些小问题,定义法中学生答案较多,如 等等,给阅卷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有可能产生误判,而且中项法中存在假证或者跳去关键减元步骤的现象.

2.3关于本题第三问

标准答案给出的是求出 的通项公式,从而证明目标等式成立的做法,其中“同理, an+1-βan=α(an-βan-1).”这步对于不了解“特征方程法求数列通项”的学生确实有一定难度.笔者另外给出两种解法,供各位读者研究.

另解1:数学归纳法——相对而言比较简单的证法

当 时, ,又 成立.类似的,当 时,也成立.

当 时,设 以及 时成立

当 时,下面证明 成立

评注:这种做法相当简洁,思维也非常清楚,但是学生要得出证明,需突破两个难点.一、这是已知前两项推出后一项的数学归纳法,与学生熟知的前项推后项的数学归纳法有区别.二、强烈的目标意识,如提取 ,利用 的递推关系将 , 转换为 ,要清晰的知道证明的目标,并对比已有条件等式和目标等式的关系,才能作出正确的化简.

另解2.1:特征方程法——本题的最本质的解法

目标求出 ,代入目标等式,证明成立.

的特征方程 两根为 ,

的特征方程 的两根为 , ,由韦达定理可得 ,两个特征方程根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 , 的通项求法标准答案已经给出,下面仿照求 通项的方法,类似地求出 的通项.令 [1],则

.因为 ,所以

即 ,又因为 ,因此 …③,同理可得令 可得 ,又因为 因此 …④, 由③④可得, ,所以 ,至此我们求出了 和 的通项,只要将其代入目标等式证明成立即可.(有些繁琐,从略)

评注:根据 的二阶递推关系,得到相应的特征方程,并据特征根构造两个新的一阶递推数列,用类似于标准答案上给出的方法,得出了 的通项公式,又据两个特征方程根之间的关系( ),用α,β表示出了 ,可以看出命题者精心构造了两个关系密切的特征方程.如果 与 之间无等量关系,则无法证明 之间存在等量关系.

另解2.2:特征方程法的简化

其实我们还可以将目标等式进行化简,再来证明.由 ,由④式我们可以得到, ,即证 ,显然成立

评注:本解法与另解2.1相对比观察到 的直接关系,只需求出 的通项即可,另外此种解法还需利用④式.

另解2.3利用特征根待定系数求

由于 的特征方程 的两根为 , ,所以设 [2],由c1=1,c2= -1,求出 ,得到 的通项公式,以下不再赘述.

评注:要能用此种解法来做,必须彻底理解特征方程法求数列通项,并利用其中结论,此法简便易行,但是需要知识基础.

3.问题的本质揭示

本题的命题思路应该是以数列的二阶递推关系为背景,本质上是由数列的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前几年这种背景的题型在各省的高考题中经常出现.现将几种常用的利用特征方程求通项的方法展示一下.

1.一次特征方程:已知 以及 , ,其特征方程 ,根为 ,则 .这种做法即我们平时说的待定系数法求通项.

2.二次特征方程:已知 , 以及 , ,其特征方程

两根为 .①当 时, , 由 确定.②当 时, , 由 确定.经笔者研究发现当 时,如果要由二阶递推关系 构造等比数列,会有两种做法① ,

② ,而例题中的二三两问的命题思路,均可以从其中发现. 由于特征方程x2-x-1=0的两个根α,β不是整数,所以本题显得比较难以理解,我们不妨将例题改为:数列{an},{bn}满足a1=1,a2=2,an+2=2an+1+3an,bn=an+1-3an(n∈N*),证明{ bn }为等比数列.这样由于特征根为3,-1,所以整个例题便较为简单明了.当然我们还可以将线性递推数列推广至分式情形和高次情形,但由于高中数学使用不多,所以这边不再列举。

上一篇:浅析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提问技巧 下一篇:浅谈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的偏移与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