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传统出版文化与现代出版文化的关系

时间:2022-09-21 12:31:56

试论传统出版文化与现代出版文化的关系

摘要:传统出版文化和现代出版文化不能单纯地以时间来划分,而应该从出版物质文化、出版制度文化及出版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结合起来作整体分析,它们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交错共生、相辅相成的。

关键词:出版文化;传统出版文化;现代出版文化

一、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

传统出版文化、现代出版文化是传统出版和现代出版活动中,出版人所具有的出版观念以及与出版观念相适应的出版制度、出版机构、出版设施、出版物及其影响等的总合。①也就是说,传统出版文化与现代出版文化是在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活动中孕育、发展而形成的文化样式。对传统出版文化与现代出版文化的研究,有必要从对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的认识出发。

对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当前人们基本上有两种看法。一是,力图从时间上对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加以区分,因传统出版的时间范围的不确定,这一问题又转化为对现代出版的确认。许多学者言及现代出版,均将其与更早的近代出版对举,但现今有关出版史著中,对近代出版的时间下限有着不同的划分,导致对现代出版的时间范围的认识不尽一致。二是,在更为宽泛的意义上谈论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而不涉及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的时间分野。如有学者认为:“现代出版是以多种现代媒体为手段的内容提供,其特征是以市场经济为基本前提,以高新技术作为物质基础,以大出版大市场为生产形态,以多媒体的共同发展为运行载体,以知识管理为产业原则,以国际规则为发展参照。”②有人指出现代出版“是高科技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③也有人单纯从技术方面区分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传统出版是“以纸介质和案头编辑工作为主要特征的出版工作”;现代出版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声光电为载体来进行的出版行为”。④进而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网络出版对举。

因此,对于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的认识实际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视角——一种是着重于时间上的区分,另一种是偏向于观念上的认识。从时间上看,与“近代出版”相对的现代出版,是一历史概念,可以找到一个大致的时间范围,这在探讨出版历史的发展时是必需明确的。如笔者以为,伴随着经济改革和思想开放而重新加快发展的中国出版业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步入轨道的,此后的20年出版业处于变革、发展的酝酿阶段,因此将20世纪80年代初期作为我国现代出版发展的开始,较为符合我国出版业发展的实际。另一方面,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之划分,除却出版的复制技术、经营方式、管理制度外,主要是用来指称两者在出版观念、形态、内容等方面的不同,其所内涵的时间意味不是很明确。我们所说的传统出版文化与现代出版文化即是在此意义上说的。这是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在出版活动中,出版生产力主要是指出版技术能力,“出版生产关系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出版业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因此,与传统出版业相较,现代出版业的发展、进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的现代化,一个则是出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⑤因此,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就并不仅仅单纯是时间向度上的概念,更是包含了技术,特别是理念与内容在内的综合体,对其划分应综合考虑。

二、传统出版文化与现代出版文化的差异

传统出版文化和现代出版文化应该从出版文化的三个组成部分——出版物质文化、出版制度文化及出版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统一起来认识。依此,现代出版进步发展所体现的技术的现代化、出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分别属于出版文化构成中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层面,并未涉及出版文化的精神层面——主要包括出版意识、观念及理论等。在我们看来,出版业属于内容提供(中介)者,而内容的提供(中介)者——编辑出版人受时代、社会、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学识、观念、思想,对于出版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出版技术、制度都是为此而服务的。因此,在探讨现代出版(文化)与传统出版(文化)时,除却技术、制度因素外,出版观念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可小觑。

1. 出版物质文化

出版物质文化是出版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其中最突出的构成因素莫过于出版技术,无论是传统出版文化还是现代出版文化,都表现出对出版技术的依赖,出版业每一次质的飞跃都是先进科学技术应用于出版的直接结果,为此出版技术成为传统出版物质文化、现代出版物质文化相区隔的最显著特征。相对于信息时代,富含工业时代色彩的传统出版文化带有大机器生产的特点;而现代出版文化成长于以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为生产力代表的出版活动,现代高新技术给出版业带来复制技术与内容载体的升级,进而带来阅读方式的巨变。新型出版技术也大地提高了出版业的运营水平,拓展了出版市场空间。这一切都使传统与现代出版物质文化之间产生疏离。

2. 出版制度文化

出版管理体制和出版运行机制是出版制度文化的重要构成因素。出版管理的方式与人们对出版属性的认识密不可分。由此来看,传统出版文化与现代出版文化在管理体制上的最大不同,在于政治化管理和专业化管理的区别。传统出版观将出版视为政治斗争和宣传的工具和手段,因而与此相应的管理体制是政治化的;现代出版既有商业性又具文化性,在注重出版的社会政治文化功能的同时,也须注重出版的经济效益。传统出版由经验管理逐步向制度管理转变;现代出版则由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⑥

出版运行机制主要指的是出版生产机制,是出版生产中各个环节相互协调而构成的有机运作体系,其本质是参与出版活动的各种要素在由显性出版制度(如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规范等)和隐性出版制度(如出版传统、出版观念等)构成的制度环境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活动过程。因此,出版机制对出版生产的各个环节发挥着巨大的调节和关键纽带作用,是社会需求与出版生产之间的中介环节。由此看来,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出版文化,由于整个社会的文化需求受到抑制,出版生产的计划性成为出版运行机制最显著的标志;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现代出版运营中,出版既是文化事业,更是文化产业,须紧紧围绕市场需求来进行。

3. 出版精神文化

出版文化最为集中地体现于出版观念。因此,传统出版文化与现代出版文化的不同,在最深层次体现为出版观念上的差异。在我国,传统出版文化是建立在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基础上的,其出版观念是与此相适应的。现代出版文化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其出版观念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特色。20世纪中叶至80年代前,出版文化理念以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为主导,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的启动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应运而生。如果说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下,出版主要依托其意识形态政治功能主要服务于政权和阶级利益,那么发展理念则着眼于国家利益和国民生活发展的利益考量。⑦这种转变集中体现于出版制度的变革,而出版制度的改革必然带来出版文化的转型,而转型的实现又将对出版实践有着深入持久的推动作用。

三、传统出版文化与现代出版文化的联系

对传统出版文化与现代出版文化“时代化”的理解主要源于对传统出版、现代出版所作的时序化认识,其根本原因是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作了实体化的理解。“由于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作了实体化的理解,就导致人们往往企图寻找、确立一个唯一的标准以便把所涉及的东西确定地归类于传统文化或现代文化中。这也意味着,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不能简单地作整体化的抽象讨论,如果这样,就在实质上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都视为一个逻辑上周详严谨的、抽象的、统一的整体。”⑧以此观照出版文化,我们就不能将传统出版文化和现代出版文化之间的关系理解为时代化的历时性关系,那不符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以及传统出版文化与现代出版文化的实际。

同时,过于纠结于传统出版文化与现代出版文化的“时间性”理解,恐怕还在于对“传统”的认识。有学者在谈到传统时说,“传统”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因此,我们不但可以在以往的意识中追寻传统,而且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⑨传统出版文化与现代出版文化并非全然割裂的,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现代出版文化与传统出版文化源于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其中现代出版文化是基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需求,并借助于这一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尤其是出版印刷技术、信息传输技术)而实现的,它体现了出版业发展的新趋势。从出版实践的角度看,现代出版文化的优势在于出版技术、出版观念和出版物价格等方面的因素,而传统出版文化则在阅读习惯、出版资源和出版人才等方面占据优势;一方的优势即是另一方的劣势,优势互补可成为两者合作的基础。我们今天所认可的部分传统出版文化,是因为其整个价值体系中有诸多因素同当前时代的价值系统保持了一致。也就是说,已进入传统出版文化范畴的东西,随着社会变迁、时代转型、价值观变化,常常被重新评价、选择、阐释,它可能被保持,从而进入现代出版文化,也可能被淘汰。因此,现代出版文化与传统出版文化的关系如唇齿,是密不可分的,两者走向融合是发展的趋势所在。所以说,传统出版文化与现代出版文化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而是交错共生、相辅相成的关系。

(杨军,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

*本文系教育部2011年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明代图书出版与社会文化互动研究”(11YJA87002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注释:

① 杨军. 出版文化研究:理论、现状与范式[J]. 出版科学,2009(4): 44-48.

② 王建辉. 现代出版的内涵[J]. 出版科学,2000(4):卷首语.

③ 蔡学俭. 现代出版与出版本质[J]. 中国编辑,2005(6):82.

④ 胡守文. 迎接现代出版对传统出版的严峻挑战[J]. 出版参考,2000 (9):1.

⑤ 师曾志. 现代出版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8.

⑥ 聂震宁. 以文化管理推动出版集团图书选题创新[J]. 编辑之友,2007 (1):16-19.

⑦ 蔡敏.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传媒文化转型研究[D].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 文,2003:12.

⑧ 孔令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共时性的存在[J].现代哲学,1997(2): 71-74.

⑨ 梁治平. 古代法:文化差异与传统[J].读书,1987(2):47-54.

上一篇:电影 21期 下一篇:刘忻:花花女孩的花花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