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北机场C3地块航空货运站的设计

时间:2022-09-21 11:34:40

重庆江北机场C3地块航空货运站的设计

摘要:C3航空货运站的设计以航空物流高效便捷为立足点,投入运营后,能有效处理空运货物,减少了货物装卸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和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关键词:货运站、吞吐量、工艺、建筑、消防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图1C3航空货运站鸟瞰图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位于重庆市东北方向的渝北区,作为一个直辖市的枢纽机场,目前拥有正在运营的C1国内航空货运站和C5保税港区国际航空货运站,其货运处理能力为41.5万吨/年,其中,国内货运站能力为25万吨/年,国际货运站能力为16.5万吨/年。

作为我国重要的直辖市机场,41.5万吨的年处理能力无法满足现有业务的需求,必须要新建货运站以满足发展要求。为了满足重庆机场2020年110万吨货物处理能力,本期工程充分考虑利用现有货运设施,在整个重庆机场北部的C3地块上新建货运站、货代仓库及配套设施,实现重庆机场“南客北货”的整体布局。新建货运站的处理能力为68.5万吨/年,其中,国内货运处理能力为49万吨/年,国际货运处理能力为19.5万吨/年。

C3货运站概况

C航空货运站不仅为重庆机场、航空公司的所有客、货航班服务,而且还为与机场签订协议的其他国际、国内航空公司的客、货航班提供全面的货运运输空港地面服务,是一个功能齐全的枢纽型现代化航空货运站。其处理的货物包括普货及邮件、冷冻、冷藏、保鲜、贵重物品,还有动物,另外还需处理IATA航空运输规定中的九类危险品。由于重庆当地特殊的山地地形、与飞行区的对接关系以及今后的出租管理等因素,设计方把C3地块的货运站分为面积相等3栋建筑。该货运区按年吞吐量68.5万吨规划设计,建筑用地面积1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5亿元。

整个货运区由多个功能子项组成,包括2栋国内货运站、1栋国际货运站、综合配套楼、辅助生产用房和货运库,以及特运库等。图1为整个C3货运区鸟瞰图。

C3货运站设计特点

1.总平面布置合理

C3航空货运站建设用地为东西长,南北窄的T形地块,如图2所示。其中,地块一东西向用地红线长808.92米,南北向红线宽225.51米,用地红线面积为259.238亩;地块二的南、北、西三边均为市政路,东边为封闭的保税区路,其南北向用地红线长894.97米,东西向用地红线宽238.00米,用地红线面积为319.345亩。地块一南侧为空侧货机坪。建设场地内地势为东南向高(403米)、西北向底(368米)。所处区域全年盛行东北风。

∧图2C3航空货运站建设用地

根据建筑防爆、建筑防火的有关规定,以及方便货运车辆进出、符合货运流程的设计原则对两个地块进行总平面布置。

地块一的布局:考虑国内货站和国际货站的管理方便和近远期的发展需要,将一栋国际货站布置在地块一的西侧地段,两栋国内货站布置在国际货运站的东侧地段。三栋建筑的南边为空侧,主要为待装货物和运输通道;北边为陆侧,主要为卡车卸货和车辆停放场地。将辅助用房、特运库、熏蒸房布置在布置在地块一的东侧,在整个建筑群落的下风侧,特运库与周围所有建筑物的安全间距均大于30米,熏蒸房与周围所有建筑物的安全间距均大于50米。办公用房分别布置在三栋货运站北端的二层。基地北侧为预留发展用地。如图3所示。

∧图3C3航空货运站总平面布置图

地块二的布置,考虑到建筑物使用管理方便,将货代分为两个区域,每个区域布置有四栋货代仓库,分别位于地块二南北两侧,货运综合配套楼位于地块二的中部。货运综合配套楼内布置有职工食堂、职工宿舍、银行、办公等。

2、交通设计流畅

在航空货运站设计中,车流的便捷和顺畅是设计的重点。根据这一特点,考虑到货运站的地理位置,将交通流向的主要出入口均设在北侧,与市政货运南路相接,国际和国内均采用中间进一边出的交通流向方式,可使货车直接进入该区域,无需绕行,极大地满足了货车行驶的需要。如图4所示。

∧图4C3航空货运站出入口

设计中考虑了大货车、中型车、小型车三种车型的车位,根据使用要求设计各类车型停车位数量,可以满足目前的使用要求,并且为今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货运站的主要对象是货车和小汽车,结合机场规划并且考虑到今后的发展,设计中空侧主要为货物堆场和平车运输,陆侧主要为停车场,两侧基本上均为硬化地广场,。其他主要连接道路宽为12米,次要道路宽度为6米。

3、工艺设计先进

该货运站是社会运输服务型物流系统工程,具有航空货物快速过站的通道性质,可以对目前各种机型的客机、货机运载的集装货物和散货进行处理。国际货运站的货物和处理作业在海关监管下进行,与国内货站进出港区的货物作业严格分开。

根据地块一进深较短的特点,将货运站沿长度方向布置,从而使得国际、国内货物处理区的陆侧车辆完全分流,便于海关对国际货物处理区的监管。

国际、国内货运站的运营管理及业务办公用房布置在每一栋货运站的陆侧区域内,办公主要布置在货运站二楼,基本达到人流与货流自然分流。

营业大厅紧临收发室布置,在整个货运站底层陆侧的正中位置,方便了货主办理手续,并合理组织人流、物流、信息流,缩短了文件传递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

货物处理区均采用大跨度、大柱网的结构形式,便于叉车、拖车等设备作业,并适应未来工艺布置调整的灵活性。

国际、国内货物处理区之间的中转货物可通过空侧站坪的运输通道来运输中转。

航空货运站主要设备的选择满足高速、准确、安全可靠、运行稳定、寿命长、故障率低的基本要求,并兼顾价格、节能等方面的技术合理性。

4、建筑设计适应工艺流程布置的要求

为达到物流建筑的快速直通要求,建筑体形以矩形为主。货物处理区室内净高,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设置不同的空间高度。工艺的主要物流交通通道兼作建筑的消防通道,满足防火要求。为适应功能需要,在处理区的空陆侧分别设置了贴临办公,方便就近办理手续和有关办公需要。另外,贴临办公区适当设置了工人候工室和更衣间,避免设置在处理区,造成空间浪费和影响工艺布置。

5、消防设计符合要求

(1)总图消防

国际、国内货运站两侧均设有坡道连接,消防车可通过坡道与空、陆侧相连而组成环形车道,以满足规范要求。

在总平面布置中,利用通道和广场,每一个防火单元都设有消防环路和消防扑救面,并且消防通道均不小于4米,转弯半径均大于12米,满足消防规范要求。

(2)建筑消防

国内、国际货站的货物处理区按丙类厂房建筑设计,耐火等级为一级,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防火分区面积不限。货物停留时间不大于72小时。

站房内特殊区域单独设置防火分区,满足防火要求,如集装货架区和营业厅。

根据重庆机场消防部门专家意见:要求将国际货运站的出发区域和到达区域分为两个防火分区。因为在国际出发、到达区域布置有海关监管扣货场,机场消防部门无权对海关扣押货物进行消防管理,储放时间难以得到控制。所以要求加强消防措施。

货物处理区为门式钢架结构,所有钢结构承重构件均应做防火涂料处理,耐火时间满足一级耐火极限要求。防火隔墙为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特运库与其他建筑物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并设有环形消防车道。该库储放九大类危险品,每类物品都储放在单独的区域内,每个区域都用防火墙隔开。九大类危险品分别为:爆炸品、易燃固体、易燃液体、杂项危险品、气体、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放射品。对于不同物品的化学性质和灭火方法的不同,采用了相应的防爆、泄压、防雷、防晒、通风保温、防火等安全防护措施。库内地坪采用碰撞不发火地面。库内的电气管线按防爆要求敷设。

(3)给排水消防设置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炮、喷淋)。国际、国内货运站贵重物品库、信息中心机房和特运库设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各单体建筑物均配置建筑灭火器。室内明装消火栓管、自动喷水管、自动扫描射水高空水炮管道均采用消防管材。

(4)其他消防措施

根据消防规范,结构、电气等专业做了相应消防处理。同时,货运站中设置防排烟系统和火灾报警及消防取决动控制系统,满足消防要求。

总体上,C3航空货运站的设计以航空物流高效快捷为立足点,并体现出人性化设计。投入运营后,航空货运站能有效处理空运货物,减少了货物装卸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和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上一篇:浅谈工程项目审计管理 下一篇:浅谈沙湾电站冲砂闸基础固结灌浆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