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认识的当代经济学定理的相对性

时间:2022-09-21 10:54:10

基于可持续发展认识的当代经济学定理的相对性

摘要 当代经济学是市场经济理论,是人们了解市场经济的必备知识。然而,当我们把这些经济学定理放置在一个“大经济系统”中,就可以发现它的说服力大打折扣,更严重地是,它还背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说明,当代经济学定理具有相对性。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经济学进行变革。

关键词 经济学定理;“大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0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1-0011-03

当代经济学在我国曾一度被认为是庸俗经济学而大遭伐挞。后来,随着思想认识的进一步解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人们发现,当代经济学原来就是市场经济理论,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济运行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为此,当代经济学便成为人们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必备知识,成本-收益分析成为最常用也是最便捷的分析方法,帕累托效率也成为衡量和测度社会状态的重要标准。经济学定理到处被使用,有些人甚至对当代经济学定理的认识达到了痴迷的地步。然而,在这里所要说的是,如果用可持续发展观来审视当代经济学,那么,它的许多定理都是相对的,只有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才是正确的。

1 经济系统的缺失

当代经济学在研究经济问题时,首先把物品区分为自由取用的物品和稀缺物品。前者是不用付出代价就可以得到的物品,它不构成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或对象;而后者必须付出代价才能获取,它是经济物品,构成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在这个分类下,经济学家构筑的经济系统分为两个基本部门:厂商和居民户。厂商为市场提供物品和劳务,它是产品市场的供给者,又是要素市场的需求者;居民户是产品市场的需求者,又是要素市场上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的供给者。瓦尔拉斯定理说明了这个系统的运作规律。从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来考察,则可以由此而计算出GDP的大小。在产品市场上,可以按照支出法计算GDP;在要素市场上,可以按照收入法来计算GDP。如果把这个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的话,则可以导入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和对外经济关系。

这样的经济学理论是严密的,它构成了现代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

然而,由此而构筑的经济系统毕竟还是太小了,因为它没有涵盖生命支持系统,没有考虑支持人类经济活动的生态系统或者自然界。如果我们把经济系统看得足够大,即重新构筑一个“大经济系统”(见图1)的话,则原来的经济学命题和定理的作用范围就会受到限制。

(1)放在“大经济系统”中,经济学中自由取用物品的使用也是有代价的。洁净的空气、舒适的环境等曾被看作是无限的,但现在看来,人类的经济活动,使这些曾被看作是自由取用的物品变得越来越稀缺,使它们成为人类经济活动不得不考虑的内容,从而也成为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2)在经济系统中,没有充分考虑物理学上的一个基本定理,即物质不灭。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都是物质转换过程,而不是创造和消灭的过程。当投入物为一定时,产出物则为一定量可以消费的物品和废料以及污染物,有用的消费品在使用或消费中也会产生废料,这些资源并没有在实体上被消灭,它仍然停留在物质流中。同时,由于熵增,将会使这个几近封闭的经济系统变成一个死结构。

(3)GDP存在着误导。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1996)曾说过,尽管GNP(GDP)并没有申请专利权,也没有在科技博物馆中展览,但它的确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1]。然而,GDP仅仅说明了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除此之外,再不能说明任何其他问题。不仅如此,它还有许多遗漏,譬如环境价值,虽然环境的影响一般没有相应的市场表现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经济价值。

(4)经济学很少考虑自然资本或者生态资本的价值。在生产函数Q=f(Xi)中,Xi为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才能、制度等,土地即为所使用的自然资源,但在这里并没有把自然资源作为一种资本形态内生于生产过程中。自然资本或者生态资本由森林、土壤、河流、海滨、湖泊、沼泽、海洋以及大气等构成,生存于森林、河流、海洋中的生物也构成自然资本。

2 背离可持续发展思想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要求:人与人之间对于环境资源选择机会的公平性;自然与社会系统内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支持;在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可允许的界限内,达到在时空上对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

然而,经济学定理却常常违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现代经济学认为,一个企业家考虑每一种可变生产要素使用多少,取决于它的成本。在一种生产要素价格下降时多购买这种要素,而当价格上升时,就少买一些。当一种投入品的市场供给数量多,从而这种投入品价格较低时,厂商就会增加使用这种投入品;反之,当这种投入品数量偏少从而价格较高时,厂商就会减少使用这种投入品。由于生产要素相对价格不同,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得企业家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着不同生产要素的替代。当某种生产要素的价格高得使生产者不能接受时,人们就会去寻找替代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不能用奔驰车拉货”的道理。价格在市场中起着配置资源的作用:传递情报;提供刺激,促使人们采用最节省成本的生产方法,把可得到的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目的;决定谁可以得到多少产品,即收入的分配。

根据这个理论,在初始状态下,某种自然资源如土地、煤炭等的存量都是丰富的,至于洁净的空气、无污染的淡水等自不用说,它们的价格都非常低,甚至不支付任何代价,企业家可以肆无忌惮地加以使用,等到这些资源耗费殆尽(价格也随着数量的减少而逐步提高)时,就产生了发现新资源的压力。具体而言,当淡水耗尽从而价格升高到人们不能接受时,海水的淡化处理技术就会有长足的发展。再进一步讲,通过政府的努力去节约资源似乎是徒劳的,因为市场价格机制就促使经济活动当事人自觉地去节约使用价格高昂的生产要素。图2显示了这种“完美”的市场机制。

然而,经济学定理在实践中的应用便造成了这样的后果:先破坏,后修复;先污染,后恢复;先浪费,后节约。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粗略地表明了这种情况(见图3)。

问题在于,EKC曲线是一条经验曲线,并非真实的环境晴雨表。1992年,Shafik 和Bandyopadhyay等人用10个环境指标与人均收入进行统计回归,结果发现只有城市SO2含量与城市空气的悬浮物颗粒两项环境指标大致符合EKC,而形成温室气体效应的最主要指标CO2含量以及城镇固体排放废弃物数量完全不符合EKC。1996年,Stern等人利用“世界发展报告”的全球资料,对形成酸雨的SO2含量进行预测,最后发现到2025年,如果人均收入达到7127美元,仍然不可能出现SO2排放量减小的库兹涅茨效应。著名经济学家阿罗(Arrow)指出:经济增长并非治理环境的万能药膏,促进GDP增长的政策并不能代替环境政策[2]。

从实际情况看,我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巨大的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也应该看到:①这种繁荣在相当程度上是建立在过分开采非再生性资源或可耗尽资源基础上的;②这种繁荣是建立在生态系统不断地恶化基础上的,而且许多情况下是不可逆转地恶化。由于环境的破坏在许多情况下具有不可逆的特点,许多资源在人类的时间尺度上不可再生。一旦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人类将永远失去美好家园。

在经济规律的驱使下,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农民为了利润而剥去覆盖在土地上的地衣――发菜(音为“发财”),使土地严重沙化,脆弱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近年来尤其是2000,2002,2006年春天弥漫在西北和华北地区的沙尘暴,都表明了我国的生态系统恶化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利润驱使的枪声,使可可西里的野驴、雪鸡、黄羊等已是凤毛麟角。现在,还不能确切知道SARS的病毒是否与食用野生动物有关,是否是“人们吃出了可怕的SARS”,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与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密切相关。

在改革开放20余年的发展中,我们改革经济体制,开始尊重经济规律,试图运用经济的办法来管理经济,使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也使我国的工业化程度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尽管我们一再声称,“决不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却在一步一步地沿着这条“老路”走下去。

3 结 论

美国经济学家福格特曾指出,“利润就是损失”[3]。当经济学定理在强调经济规律的时候,却没有足够重视人类还受着物理规律和生物规律的支配,以至于酿造了许多人类悲剧。因此,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同时,尊重自然规律。

就像物理学上的牛顿力学一样,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明时空既与物质的运动相联系,又与运动的物质相联系以后,它应用的空间范围就受到了限制。当代经济学的许多定理也具有相对性,它在认识单纯经济系统时是成立的,但当它放置在一个“大经济系统”以后,其作用空间和范围就受到了限制,从而其结论就不一定正确;同时,经济学仅仅揭示了经济规律运行的必然性,却没有注意到经济规律背后还有自然规律在“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就像房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4]。事实上,当代经济学仅仅是为我们认识经济现实提供了一种有用的方法和思路,还应该有其他的方法和思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美)Paul A 萨缪尔森.经济学(第十四版)(下)[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767.[Paul A.Samuelson. Economics(NO.14)[M].Beijing: Economic College Press,767.]

[2](奥地利)陶在朴.生态包袱与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的重量及面积计量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2~15.[Tao Zaipu.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Ecological Cloth-wrappers[M].Beijing: Economic Science Press,2003. 12~15.]

[3] (美)W・福格特.生存之路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70.[ William Vogt. The Way of Subsistence [M]. Beijing: Commercial Press, 1981.270.]

[4] (德)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2.[Carl Marx. Capital [M].Beijing: The People Press, 1981.270.]

Viewpoint on Relativity of Modern Economic Science based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IU Xue-min

(College of Resour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 Modern economics is the market economic theory. It’sthe necessary knowledge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market economy. However, when modern economic science is put in a “great economic system", it appears little convincing, and it even lapses fro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shows that modern economic science has relativity. It must transform the modern economic science with the idea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economic theories; “great economic syste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上一篇:行吟歌者黄夕倍 下一篇:构建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