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自治区民族体育旅游优势弱势探讨

时间:2022-09-21 09:59:53

少数民族自治区民族体育旅游优势弱势探讨

摘 要:我国幅员辽阔,旅游资源丰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少数民族体育旅游逐渐发展起来。体育旅游不仅能够快速的拉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能够开发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资源,对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而提出促进体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体育旅游 优势 策略 少数民族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6(a)-0214-01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自然资源丰富,非常适合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蒙古、新疆、、广西、云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都十分独特,各族人民都非常热爱体育活动,划龙舟、舞蹈、赛马、摔跤、骑马、射箭等体育运动在生活中十分普遍,而且有些体育运动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大型体育比赛中的必备项目,如摔跤、赛马等。体育运动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还能强身健体,增强人们的意志。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体育对民族体育事业的传承、发展以及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都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1 民族体育旅游概述

民族体育旅游主要是少数民族独特的风俗文化、当地的体育文化与旅游产业密切结合而衍生出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我国民族体育旅游项目众多,发展潜力巨大,已成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新亮点,对民族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少数民族发展体育旅游的优势

2.1 具有国际化的世界性高品质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体育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逐步增强,具有民族特色和独特地域风格的民族体育文化对人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强。遍观全球,非洲和南美洲在民族体育旅游方面的开发就十分成功,非洲黑人和南美印第安人聚居区各种神秘的且具有独特风格的体育活动就引起了世界各地的高度关注。这充分验证了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2.2 独具风格的惊险性、神秘性、精彩性

传统的文化体育活动不仅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而且还具有别具风格的精彩性和神秘性,对世界各国人民有着一种非常特殊的吸引力,如彝族的攀岩、哈尼族的磨秋、摔跤、斗牛,藏族的马术、射箭等,朝鲜族的跳板、秋千、云南少数民族的射弩等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观赏。

2.3 具有广泛的参与性

少数民族很多的传统体育项目不仅简单易学,而且还不限制参与的人数,如赛龙舟、登山、射箭、摔跤、等,另外像彝族的“阿细跳月”、黎族的“竹竿舞”等传统文化体育活动都是将歌舞艺术紧紧的融合在一起,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体育旅游中游客不仅能够看到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风景,还能深入其中体验少数民族的生活,这是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发展中一个很大的亮点。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充分利用了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民族风俗和当地的人文资源,这极大的降低了自然景区的建设成本,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 我国少数民族发展体育旅游的劣势分析

对少数民族的体育资源没有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反而更侧重于对少数民族自然景观的开发利用,没有认识到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潜力和独特优势。景区中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不到位,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以及藏族的赛马节等都没有得到重点的开发,景区中开发的大都是一些自然风光较好的海滨、山地等。静态景观多,动态景观少,导致景区的观赏性太强,对人文体育资源的利用相对不足,不能满足人们出游中所需要的各种参与性设置,导致游客旅游过程中枯燥、乏味,这些都极大的降低了旅游景区的活力、生机和对游客的吸引力。

在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中,旅游产品老化、资源枯竭、主题趋同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极大的降低了民族体育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另外景区中缺乏一些互动性强又别具一格的人文体育资源,各个景区的旅游主题基本趋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人们对景区的兴趣。

对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没有将自然环境与文化内涵完美的结合起来,文化内涵在景区中没有得以体现。很多地区只是单纯的强调文化内涵的重要性却没有将其运用到景区的开发建设中去,导致文化名称滥用以及文化符号剽窃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极大的降低了景区的趣味性及吸引力。

4 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健康发展的策略

4.1 坚持民族特色

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别具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这在世界历史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民族特色,传承民族文化,不能盲目的跟风。

4.2 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

我国的民族体育旅游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民族文化的个性化、差异化原则,树立全国性的市场品牌,并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将其推向国际。

5 结语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中应充分发挥民族体育文化的个性化、多样化特征,坚持少数民族的体育特色,从而塑造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族体育旅游。

参考文献

[1] 姜莹.少数民族自治区民族体育旅游优势弱势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0(12):218-219.

[2] 杨晓轼.旅游文化视域下少数民族村寨体育的发展路径[J].社会科学家,2013(9):75-77.

[3] 任莲香.体育全球化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J].甘肃社会科学,2010(1):81-83.

上一篇: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下一篇:粘钢和粘碳纤维技术在工程结构加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