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缓解幼儿入园焦虑

时间:2022-09-21 09:33:37

如何有效缓解幼儿入园焦虑

【摘要】 幼儿入园前都会有着不同的入园焦虑,表现形式不一,这种情形如果不加以适当的影响和干预,表面上会给老师和孩子、家长造成身体方面的疲倦,其实内心里的伤害更是让教育者不堪忍受!那么,如何有效缓解幼儿入园焦虑,解除幼儿与亲人短暂分离的痛苦?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解决,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 幼儿入园焦虑;有效缓解焦虑;最佳效果;途径和方式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幼儿园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应当主动通过环境教育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适应教育。这样才能够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减少分离焦虑。据此,笔者认为:幼儿园实施“养成教育”,要以教师个人教育素养的提升,通过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创设出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育网络环境,使家庭、社区、幼儿园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从而为幼儿能够尽快适应集体生活,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分离焦虑。那么如何能有效做到以上这样,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有效途径和方式。

一、 幼儿入园前家长要向孩子进行假设性入园生活的美好情景展示,让孩子对 去幼儿园和老师,小朋友一起游戏、快乐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于此同时,要学会和幼儿园老师互动,交流,减少陌生感。

1、家长准备让孩子进幼儿园之前,就应该给孩子一个想象的空间描述:如果进幼儿园的话,会有多么美好的情景展现!然后带着宝贝和幼儿园老师有零距离的接触后,他会感觉幼儿园老师很温暖、可信赖,会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还说过:[2]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这就是说,如果孩子从心底里面就对幼儿园生活有向往的话,他会有积极的内在行动来投入这样的设想活动中,心理上也会解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就会从心里接纳将来生活的地方,会减少焦虑情绪的发生,积极地投入幼儿园环境进行创造性地活动,这也是幼儿期孩子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如果有时间的话,家长就亲自领着宝贝到已经选好的幼儿园进行实地游戏,生活体验,让孩子真正地从“你设想的想象的生活游戏”在亲自体验中得到验证:在幼儿园的生活就是很开心,快乐的真实感觉,他会很快融入环境,接纳所面临的一切变化,从而也不会在亲人短暂离开后大哭大闹,有不适应等焦虑的表现产生。另外,幼儿园的老师提前家访 也可减缓幼儿焦虑。 家访可以使教师与幼儿建立友好的感情,认识和了解新生的特点,也让孩子更进一步地认识老师。老师可询问幼儿叫什么名字?几岁了?喜欢吃什么?在家最喜欢谁等等。临走的时候别忘了送一件幼儿喜欢的小礼物,使孩子感到老师是可依恋,可信赖的人。

2、家长带着孩子和老师一起玩亲子游戏,让宝贝对幼儿园一日生活有所体验,进一步加强幼儿对陌生环境的适应,感受与“陌生人”相处的全过程,让幼儿从内心感受和接纳“陌生人”,并感觉到“陌生人”其实并不可怕。这也会减少幼儿的焦虑情绪。

幼儿园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孩子如果适应性差的话,依然会对新环境有恐惧感,对老师和将要相处的同学,家长有排斥和距离感,那么家长在带孩子去幼儿园报名的时候,就可以初次将老师和见到的陌生人介绍给孩子认识,老师也要有热情的行为来感染孩子,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给孩子一个非常有亲和力的,温暖感觉,在以后的生活里,自然而然的就会喜欢你,接纳你。正式开学前几天,请家长带幼儿参观教师里布置一新的漂亮墙饰,温馨的睡房,有趣的游戏室,并玩一玩幼儿园的大型玩具,让幼儿觉得幼儿园里有许多东西在吸引着他,从而减少对幼儿园环境的陌生感。另外,幼儿如果真正离开爸爸妈妈,独立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了,幼儿园老师要多多地准备一些和幼儿见面时的物品,如:好玩、好吃 、好看的东西;玩具电话或手机一部,随时“打电话”给哭闹孩子的爸爸妈妈,好让爸爸妈妈“早点来接宝宝回家”。班里的玩具最好人手一个。如:发光发响的枪,会哭会笑的娃娃,小皮球、拨浪鼓等等。另外做好动静交替工作也特别重要。老师可以带幼儿到室外玩大型玩具,转移幼儿的注意力。还有,孩子都是喜欢看动画片的。老师可以准备一些 《 海绵宝宝》 《 猫和老鼠》 等动画碟片,适当的放给孩子们看 。

3、“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先生说的,事实也是如此。对孩子的教育时时处处都存在着,无论是有声的还是无声的。父母的言行身教会直接影响幼儿对人对事的看法。在幼儿园里,每个孩子就是每个不同家庭教育的映射。人,就是环境的产物,进而造成心理活动的不同的发展。所以,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亲首先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就对孩子起到一个榜样和引导的作用,你要友善相信地和周围人交往,孩子就会耳闻目睹你所作所为,从而会很快融入环境,适应环境。

要帮助孩子顺利通过从家庭到幼儿园的过渡期,家长要从以下几点就做起,也会让孩子顺利适应集体生活,减少焦虑。首先:从小培养孩子与小朋友交往和共处的习惯。如经常请别的小朋友来家玩,或到别的小朋友家串门。让孩子与小朋友一起玩玩具,做游戏。这样,孩子会喜欢交往,性格活泼,一旦上幼儿园,会很快适应环境。其次:幼儿在家的零食比较多,一方面老师可允许幼儿从家里带点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另一方面幼儿园也要准备一些香蕉、橘子、 糖果、点心面包、适合温度的白开水等。让他们感觉幼儿园就像自己的家里一样,自由的吃,自由的喝,自由的玩,然后就不会很“想家”,也不会很想“爸爸妈妈”。

上幼儿园前,经常请一些入了园的小朋友到家来玩。从他们的交往中,让孩子逐渐了解幼儿园的一些生活和学习情况。比如讲故事 、 玩游戏等,让孩子了解新环境。孩子对即将要去的新环静――幼儿园充满了新奇、陌生甚至恐怖的感觉。消除这种紧张情绪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未开学前带孩子去幼儿园走走,看看。让他(她)看看幼儿园的游戏场地,看看活动室的摆设和墙上的画,边看边做作介绍,并告诉幼儿他即将来这里,还有许多小朋友将和他一起玩。特别是幼儿园有庆典活动的时候,自然会产生兴趣,萌发上幼儿园的念头。平常在家时,家长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如自己穿衣服、穿鞋子、洗脸、自己用餐、大小便等等。这样不但有利于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对孩子独立人格和自信心的培养也是大有益处的,让孩子带一些熟悉的物品去幼儿园。孩子上幼儿园时,给他带上最喜欢的玩具或图画书等,这可以给孩子一种亲切感,减少陌生感和焦虑情绪。最后:家长也要正确对待孩子入园时的哭闹现象。大多数孩子初到幼儿园时,见到陌生的环境,难免会产生恐惧心里而哭闹。这是正常的,过一段时间慢慢会好的。家长不可因孩子哭闹而随意责骂,也不能一见孩子哭闹就心疼而随即带回家,这样只会导致孩子哭闹时间更长。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家长应相信,孩子上幼儿园,不但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在幼儿园里,可保证孩子有所受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计划性,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不要中途去幼儿园看孩子,也不要让孩子经常迟到、早退 、旷课。这对孩子的教育是不利的,应按幼儿圆规定的时间接送孩子。要随时了解幼儿园里的情况。每天都应该问问孩子在园里的情况,包括老师、 同伴和一天的游戏情况。孩子在讲的时候,大人要耐心地、 有兴趣地听。如果孩子只是简单地回答“玩”,“画画”,大人就要问得详细些,启发孩子讲完整的句子。这既可以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又可以培养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兴趣。

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以不同的角色来适应孩子的情感和心理要求,以教育素材为主,充分挖掘素材的情感教育,进一步增强孩子对老师的信任感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说[3]“老师在活动中不仅是幼儿活动的引导者,同时也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参与者……”这就是说:在幼儿园里,老师要学会转换不同身份、角色来和幼儿游戏,学习,玩耍,既要在生活上像妈妈一样照顾年幼的他们,同时还要是老师,朋友和他们玩耍,他们的视觉,思维来说话,办事,他会很快喜欢上你,愿意接近你,想和你说话,聊天,这就是初步的信任。情感是教育中的重要元素,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充分重视幼儿情感的发展,进而促进其主体性的发挥。为此,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传情”作用,关注幼儿的情感反馈,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4]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只有幼儿的情感获得发展,幼儿教育教学才能获得好的效果,幼儿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展与发挥。良好的师生情感正有助于发展幼儿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积极的情感,[5]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应用情感策略,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发挥自身的“传情”作用,在观察幼儿情感发展和情感表达特点与规律的基础上,注意根据幼儿的情感反馈对教学活动做出适时的调整,从而促进幼儿情感与主体性的积极健康发展。

[6]“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以游戏的手段来进行教育教学的”这也是《幼儿园工作规程》上的要求,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进行幼儿园生活学习的各环节转换,以丰富的环境教育、实物教育、情境教育来对幼儿加以影响的过程,当你和孩子心无隔阂地相处时,就不会对你有异样的看法,就会没有陌生感,就会在心理面真正地接纳你,心理上就会很轻松,就会开怀,就会对老师无话不说,心理沟通无限!焦虑情绪自然就会解除!

结 论

综上所述:在幼儿入园以后,只要以你的爱心,温柔的语调,和蔼的态度、激情的引导,适当的玩具,可口的食品等来对待幼儿,他们也会在情感和内心里用开放的心态来接纳和感受、适应新环境,进而增加了对老师和周围同伴的信任感,减少恐惧和陌生感,会很快地适应新环境,有效地减少与亲人分离的痛苦,从而有效地消除内心焦虑情绪,能够以积极的心态融入幼儿园集体生活,从而减少(减轻)分离焦虑。

参考文献:

[1] 梁志。学前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0

[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名言名句。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4] 《苏霍姆林斯基》情感教育理论

[5] 《当代创新教育》2010年第17期

[6] 《幼儿园工作规程》

上一篇:初中物理“电”初探 下一篇: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张晓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