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宜之计不能脱离基本战略取向

时间:2022-09-21 08:40:33

权宜之计不能脱离基本战略取向

段培君

中央党校战略学研究室主任、教授

追求经济增长与追求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追求经济质量与效益的提高、追求转变发展方式与创新、追求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是统一的,不能把速度目标与其他目标割裂开来,而应当在整个体系中确定其重要地位。

在科学发展中实现经济增长,这个提法看似平常,但在当前的背景下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又好又快发展的声音有所弱化,似乎为了保增长,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要求可以退居第二位。科学发展这一必须遵循的重大战略思想,似乎在应对金融危机的特殊情况下可以有所调整。

这是一个错误的短视的战略观点。笔者认为,越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越应当坚持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因为金融危机所引发的,正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危机,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之道恰恰是科学发展。越是在危机时刻,越是要求领导者有坚定的战略取向,有临危不惧的战略勇气,有高超的导向艺术。相机而出的权宜之计是需要的,但是,权宜之计和策略不能脱离基本战略取向。切忌把战略与策略对立起来,把又好又快对立起来,以重复以往的发展模式来实现经济增长。这在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单位的投资活动中,已经有所显现,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科学发展中实现增长,需要明确经济增长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方面,而不是游离于科学发展目标之外的东西,在科学发展的整体目标中把握增长的目标。17大报告在论述这一目标时说,要使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是强调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目标体系。追求经济增长与追求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追求经济质量与效益的提高、追求转变发展方式与创新、追求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是统一的,不能把速度目标与其他目标割裂开来,而应当在整个体系中确定其重要地位。

之所以如此,也因为我们追求的增长是“以人为本”的增长,是应当从更高层面的经济观来把握的增长。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看,如果经济增长损害了更大的生态圈平衡,则不仅“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难以实现,而且经济资源将在更大的范围内配置失衡,导致更高层次意义上的不经济后果。所以,必须把追求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方面来看待。

在科学发展中实现增长,也需要从手段的层面上把握。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把经济增长与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这些发展的途径,有机结合起来。即使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影响经济增长的方面除了劳动力、自然资源和资本外,也涉及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创新。没有创新,资本的不断积累就会面临边际效益的递减,也不会有新的产业部门出现。自主创新通过生产方式的突破性转变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它所推动的劳动力知识技能的提高和技术装备水平的现代化,也间接提升了劳动力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所以,应当从上述方面的有机结合中实现经济增长。

在当代背景下,世界经济发展日益显示出其主导机制是创新。在这一意义上,波特强调的竞争优势比比较优势更为重要。也是在这一意义上,笔者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一定阶段的要求,也是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趋势。需要在当代经济发展规律的意义上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机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出的转变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调整是保增长的主攻方向的要求,也才能理解17大报告所说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核心的论断。

笔者在去年年底曾写道:2009年是中国经济的战略机遇年、转折年和创新年。从战略上把握机遇努力开拓创新,既能克服当前危机,又能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历史性基础;如果只是应对眼前危机而不计长远,则将失去历史性机遇,后患无穷。当此多事之秋,需把握创新型机遇,扩大创新型内需,落实创新型政策,加速创新型改革,统筹兼顾,实现扩大内需的战略组合效应,努力实现新型的经济增长。

上一篇:力拓毁约中铝195亿美元注资等 下一篇:中国CPI、PPI短期内还会继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