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端服务为导向的高职助产教育策略分析

时间:2022-09-21 08:25:46

以高端服务为导向的高职助产教育策略分析

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以高端服务为导向的助产服务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然而我国助产科学起步较晚,高职助产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求。因此,必须加强高职助产教育,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助产专业人才。本文结合高端服务的相关概念及高职助产教育现状,对高职助产教育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端服务 助产士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8.028

Abstract As people enhance the quality of life, with high-end service oriented service delivery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However the midwifery Science in China started late, vocational midwifery education still exist some shortcomings, can not meet the current needs of the society. Therefore, we must strengthen the vocational midwifery education, to cultivate more high-quality midwifery professionals. The related concepts and vocational midwifery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high-end services, to explore the strateg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education.

Key words high-end service; midwifery; vocational education

随着《产科男医生》、《爱的妇产科》等电视剧的热播,人们对其中涉及到高端服务、助产方法等问题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产科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助产行业必将迅速发展。高职院校助产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相应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助产与护理操作技能,能够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临床助产、护理、母婴保健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①然而我国关于助产高端服务的研究相对较少,教学模式也不够完善,因此加强研究力度,提升高职助产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1 产科高端服务体系分析

产科高端服务体系是一种先进的产科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在体系中融入了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例如心理学、营养学、生理医学等),注重以人为本,关注产前、产时以及产后的全程服务,从而为孕产妇提供全方位的照顾。产科高端服务体系在很多国家都有广泛的应用,很多发达国家都有专业的助产士注册、教育和培训系统。有无数临床实践证明,在正常的生育与分娩服务中,应用高端服务体系,能够显著减少剖宫产率、分娩期干预、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程,从而提升产科服务质量。②产科高端服务体系的应用,应实现以下三个目标:一是通过预约就诊制度,缓解门诊的就诊压力;二是通过低危和高危孕产妇的分开管理,减轻产科医生的负担和压力,确保母婴都能够就得到更加细致的照顾;三是结合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各个环节的服务数据进行保存和整理,从而为临床研究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推动产科学科的健康发展。

2 高职助产专业教育现状

我国的助产专业起步较晚,21世纪以后随着高等护理教育的快速发展才开始在一些医学院校出现。③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目前高职院校助产专业教育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2.1 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高职院校中,助产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医学基础(包括解剖生理学、人体结构学、病原学、免疫学等)、专业基础(包括内外科护理、儿童护理、急救、重症监护等)与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助产学、妇科护理、母婴保健等)。这些课程重理论性而忽略实践性,且并不能体现助产专业特色,也使得在校学生缺乏相应的专业能力。

2.2 教学方式较为落后

在实际教学中,助产专业课程类型比较多样,但是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例如在高级助产、妇科护理等课程中,依然是教师占据课程的主体地位,实训、实践课程相对较少,偏重理论知识教育,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2.3 仿真实训难

由于助产士的服务对象特殊,如果实训教学中的仿真程度不高,与真实的分娩过程差距较大,会对助产士的技术水平造成一定影响。然而由于资金、技术等因素限制,很多学校的仿真实训并不能达到预期水平。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理念下,很多高职院校开始与用人单位合作,致力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但效果还不够理想。

3 基于高端服务的高职助产教育策略

3.1 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创新教学方式。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还比较落后,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也偏低。为提升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积极采用新技术(例如多媒体技术、虚拟技术)、新方法(例如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④(2)制定科学的助产教育方案。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与教学需求,指定科学的教育方案。教育方案要满足以下要求:一是课程设置要与相关的行业进行结合,明确课程设置的重点、难点,并对教学成效必要性的评估,制定完善的助产专业标准,对高职教育的课程进行研究与开发,根据行业需求实施教学改革,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二是建立专业网络学习的平台,对高职助产教育的相关资源进行系统的规划,建立完善的共享学习平台,提高高职助产教育的质量;三是大力开展社会卫生服务等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职业精神以及责任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四是实施全程教学评价,采用专家督导、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的三方评价体系,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教学质量。

3.2 开设人文教育课程,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当前环境下,人们对助产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从高端服务的角度来讲,助产士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才能更好地与产妇沟通,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人文教育课程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语言文字修养。语言文字修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助产专业学生要想提升语言文字修养,必须经过长期不间断的语言训练,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人际关系修养。人际关系的维护是助产士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如何与产妇及其家属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对于助产服务质量至关重要。人际关系修养也是人文教育课程中最重要的内容。(3)职业道德修养。助产士为产妇服务,是一项神圣的工作。作为一名助产士,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态度,用良好的精神风貌面对每一名产妇,才能缓解产妇的紧张心理,更从容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助产士还要树立正确的伦理观、道德观,坚持职业操守,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践行道德规范,强化道德意识。(4)知识文化修养。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技术、新设备不断被应用到助产服务中,助产士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更快地掌握先进技术。还要扩展助产士的文化视野(包括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增加知识储备,才能满足不同类型产妇的服务需求。

3.3 构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教师的教学水平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有决定性影响。高职院校应当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确保教师的教学理念与行业需求同步,并积极引入人才,建立高水平教学团队。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还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与医疗卫生单位合作,建立相应的助产专业教研室,以此为重心,大力开展产学研紧密合作 ,做好相应的课程设计以及实训基地建设;(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专业的助产护理人员,到学校进行演讲和教学工作,并对学校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策略和师资建设、学生就业等提出专业的指导意见,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方向;(3)对师资结构进行改善,强化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参与相应的培训或者学习,提升其专业素质以及教学水平。⑤

3.4 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

高职院校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合理利用医院、家政服务公司等用人单位资源,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地学习机会,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工作环境,从而有针对性地学习。此外,学校要关注行业动态,紧跟时展需求,以高端服务为导向,根据行业需求对产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及时改革教学策略,从而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3.5 建设科学的实训基地

在助产教育中,实训课程是非常关键的,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一是需要紧跟时展需求,以高端服务为导向,对现有的助产实训基地进行相应的改建和重构,提升实训基地的整体性能,参照实际工作流程,设计产前服务、产时服务以及产后服务三个不同的服务模块,并增加相应的专业拓展服务模块,构建“教、学、做”一体的仿真实训室,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和管理规范,同时依照高端服务的相关要求,对相应的设备进行配置和完善;二是应该对实训室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设置专门的负责人,并由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共同组成实训领导小组,比例一般为1:2,每一个工作室承担相应数量的实训项目,将项目落实到个人;三是应该对职业能力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参照相关行业标准以及要求,制定出相应的助产职业技能标准,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互结合起来,确保学生能够达到“实习就能上岗”的程度。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助产领域,原有的服务发展方向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始向高端服务方向进行转变。在这种背景下下,高职院校应该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以高端服务为导向,对现有的助产教育策略进行改进和创新,打破一直以来束缚学生职业能力成长的瓶颈,确保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共同提升,为社会提供高端技术性人才,推动助产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注释

① 叶芬.高职助产专业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策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5(17):33-34.

② 张瑞花.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开放式高职助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4(3):7-8.

③ 冯敬华,廖春玲.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双师型”助产教学团队的建设[J].现代医药卫生,2015(12):1890-1892.

④ 程瑞峰,马李琛,郑巧灵.高职助产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研究――以助产技术课程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2(11):122-124.

⑤ 郑巧灵,程瑞峰.高职助产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操作技能分级”研究――以“妇产科操作技能”实训项目分级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2(9):93-94.

上一篇:“留守经历大学生”疏离感浅议 下一篇:浅议高职英语课程体系的多元化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