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国际分工地位

时间:2022-09-21 08:05:08

浅论中国国际分工地位

摘要: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经济政策,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在这一过程中,比较优势理论成为了指导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我国利用本国的国际竞争优势取得国际分工地位打下了基础。但是,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各国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我国能否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着稳定的国际分工地位,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国际分工;比较优势;新生产要素;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产业转移

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5-0251-03

一、比较优势使中国成功参与到国际分工中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主张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但是结合当时的国情来看,我国钢铁类金属总量并不富余,这种政策不但浪费了资源在劣势产业上,而且会制约优势产业的发展。这也是严重违反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所以当时我国的进出口规模很小,无法参与到国际分工中。

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认清了当时经济的基本现状: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比较稀缺的特点,调整了对外贸易的战略,很大程度上矫正了之前扭曲的产业状况。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比较优势将国际分工从之前的绝对成本差异推广到比较成本差异,国家之间进行优势互补,实行“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贸易原则,这种方式可以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同时享受到国际分工带来的好处,并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稀缺,生产技术落后,但是劳动力充足而且成本低,就可以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生产劳动密集型等初级产品,以此来打开国际贸易的市场。也正是从这时起,我国对外出口产品开始拥有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并在国际分工中拥有了初级的地位。

二、我国长期所处国际分工地位的特点及分析

通过利用比较优势理论,中国有效地利用了自身的一些优势,比如,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宽松的对外开放政策,引进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加速工业发展,使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处于世界前列。但是在带来对外贸易大幅扩张的好处同时,也带来了不利的一面。

(一)“尴尬”的微笑曲线

分析中国历年来的贸易进出口的结构,可以发现中国的工业品出口每年都在增加,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在2003年就超过了90%,加工贸易约占整个贸易的一半,在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中国的工业能力特别是制造业的能力十分突出,所以有一段时间许多专家学者将中国称为“世界工厂”。世界工厂的最初含义是指某个国家的生产结果是向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源源不断地提供制造品。世界工厂的形成不仅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制造业的庞大规模,也显示了这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的能力。但是,之后世界工厂根据不同国家所处的国际分工地位而又被划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来料加工型的世界工厂。它主要依赖于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而又丰富的劳动力优势,并以此来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与生产,将本国作为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第二种是以零部件的生产为主的世界工厂,虽然它仍不能控制整个价值链的核心部分,但是相比第一种它拥有部分的生产技术。第三种是具有独立的研发能力和品牌,并负责全球的销售网络。这种类型的出口商通过核心技术以及品牌的掌握控制了生产价值链的核心部分。根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家电、纺织品、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些非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上,很少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品牌和大型的制造业跨国公司。所以,我国长期以来是属于第一种类型的世界工厂,与其说是“世界工厂”,不如说是“世界加工厂”。

(二)“Made in China”陷入两难境地

伴随着中国出口产品量的不断扩大,中国早已成为承接世界制造业转移的重要基地,“Made in China”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21世纪初,中国企业大多已采用OEM的制造方式来扩展对外贸易,即只有产品生产在中国,其他都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伴随着国际分工的日益细化,许多大型国际制造企业纷纷将生产等附加值比较低的环节外包,即使利润较低,在生产环节上各国之间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虽然在OEM生产方式下的回报比较低,但是,考虑到企业并没有进行品牌投入,其投入的资本也较少,故资金的回报率并不是很低。所以,采取OEM的生产模式无疑是企业在投资选择中效益最大化的方法。如何在保证GDP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提高我国国际分工的地位也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三) 比较优势与分工地位孰轻孰重

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通过外部市场的产业内贸易现象已经越来越常见,而且我国产业内贸易多为与美国等这些发达国家进行往来,往往表现为我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发达国家则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根据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假设两个国家存在两个产业,一个是生产无差异产品的农业产业,另一个是生产差异产品的制成品产品,比如布产品。进一步假定布的质量是不存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生产出来的连续的不同的质量,用ρ值表示。其含义表示生产质量为ρ的单位布产品需要一个单位的劳动和ρ单位的资本。故ρ值愈大,质量愈高,所需要的资本就越多。所以对于任何质量的布产品,价格关系式为:

P1(ρ)= C1(ρ)= W1 + ρR1

P2(ρ)= C2(ρ)= W2 + ρR2

字母下的数字表示两个国家,W表示劳动力的工资,R表示特定资本的报酬。假定W1>W2,并同时有R1

W1 + ρ'R1 = W2 + ρ'R2

可得出:ρ'= (W1-W2)/(R2-R1)

这样将两国生产其他质量布的单位成本差异为:

C2(ρ)- C1(ρ)=(W2 +ρR2)-(W1+ρR1)

=(W2-W1)(ρ-ρ')/ρ' ―――――― (*)

由(*)式,国家2生产的布产品要想有比较优势,满足C2(ρ)< C1(ρ),在W1>W2的条件下就要ρ

根据新俄林模型,我国应该采取上述出口政策,即生产并出口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但是这种贸易模式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改善。我国目前仍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中,目标是逐步淘汰这些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不改变出口贸易的模式,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势必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无法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这样对我国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有不利的影响。此外,我国现在的比较优势并不持久。按照H-O模型,我国在煤炭、石油、纺织等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比较优势,所以应该出口此类商品。我国虽然人口多,但是劳动生产率并不高,这种劳动力的资源优势是否绝对显著并不一定,而且工资报酬低这些特点是否会随经济发展而逐渐减弱也是一个质疑的问题。

三、 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有效途径

(一)在OEM中寻找机遇

充分发挥和利用中国现有的优势是为本国在国际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基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要一直依赖此优势来保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OEM可以成为中国在提高国际分工地位过程中的一块跳板。首先,中国通过承接国外转移的产业,可以学习研究国外部分先进产品的制造过程来提升本国的技术水平。此外,因为品牌具有扩散效应,所以在OEM生产中,国外品牌的影响力也可以渗透到中国自主品牌中。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生产加工的主要企业,产品的质量是打响自己品牌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虽然目前我国对外贸易企业仍以OEM为主要的生产方式,但是仍可以从中吸取到部分高新技术来弥补本国在此方面的落后与不足。与此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出口产品的质量问题,让“made in China”也成为一种“品牌”的保证,这也正是在2009年中国政府斥巨资在美国CNN等各大电视台宣传“中国制造”的原因之一。

(二)挑起“微笑曲线”左弧――“软件”与“硬件”同样重要

正如前文所述,技术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处于“微笑曲线”左端的企业借以获得高额利润的依据。正是由于我国企业的技术开发与创新投入低,技术创新能力不高,致使我国许多行业的关键核心部分依赖于外国,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着跨国公司的“打工仔”。所以,在提高我国在产业价值链地位过程中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从边缘化技术向核心技术发展。历史表明,也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在经济危机中才能独善其身。在进行技术自主研发的过程中,“软件”与“硬件”同样重要。所谓“硬件”,就是以供研究的设备、实验室等客观环境。所谓“软件”,就是指人力资本,宏观制度,信息等。根据新生产要素贸易理论,以上这些新要素对贸易分工格局都有很重要的影响。首先,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创新成果是在科研人员的素质水平上产生的,人才的能力水平直接影响了技术的创新水平。所以我国应该增加教育的投入,政府除了要提供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还要提供再教育和科技领域的投资以克服知识壁垒。在进一步增加对基础教育投入的同时,也要保障在前沿性基础研究中的必要投入,以培养和保存必要的学习跟踪能力,为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基础。此外,在宏观调控方面,国家应该大力推进并鼓励自主创新,加大对新兴产业、关键技术领域的支持,利用税收优惠等政策激发企业的技术创新积极性。第三,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市场信息把握的多少往往会左右企业的生产决策,甚至影响企业的命运。信息作为一种无形资源,可以和有形资产结合成为一种新型的生产要素。在现代的国际贸易中,国家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集中于商情战,所以可以通过及时准确把握市场信息,提高我国的比较优势,从而有助于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

(三)利用产业转移打开对外贸易新领域

产业转移是把本国已经没有优势的产业向国外或其他地区转出,把本国拥有优势的产业转入的经济活动。由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客观存在,发达国家便通过国际贸易等方式将本国处于衰退期的产业向外转移。此外,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工业化阶段的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制造业,但是进入后工业时代之后,服务业会成为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统计数据表明,在发达国家中,服务业增加值所占GDP比重已经超过70%。在中国,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我国的第三产业虽在近年来也有飞速的发展,但是发展水平还是较低。现代服务业的特征被概括为“三高”,即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增加值。现代服务业也是发达国家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可以为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注入资金并给服务业的发展开辟新的技术来源。这样;不但扩大了我国对外贸易的领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还推动了我国产业链向“微笑曲线”右端延伸,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四、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用外资和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外向型经济特征日益突出。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开始在更广的领域内融入世界经济,并在国际分工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产品内国际分工参与垂直专门化程度是衡量一国国家分工地位的重要指标。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利用Hummels等学者提出的I-O模型方法,测量了中国总出口中垂直专门化比重(即中国出口品中来自国内生产的价值与来自别国提供的价值的相对价值比重),如下表:

从上表来看,在中国的总出口中,垂直专门化程度已经从1992年的14.2%增加到2003年的21.8%,垂直一体化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国在12年的垂直一体化程度上升幅度与OECD国家20年左右时间的垂直专门化程度上升幅度相当。说明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地位有了显著提高,而且速度较快。

此外,随着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科技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并已经初步形成了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资本密集转变,逐步参与国际高端产业分工。据统计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在总量迅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了出口商品产品结构的显著升级。如下表:

从上表可知,工业制成品的内部结构在逐年发生变化,以纺织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在逐年下降,以机械、化妆品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在逐年上升。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一国的生产力水平与其在国际分工中的角色是息息相关的。而根据经济增长理论,提高生产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技术的进步与资本要素的积累。我国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大国,这一比较优势已经帮助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并占有了一定的地位。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由中前期到中后期的过渡、我国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加强,产业技术集约化趋势会愈加明显,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将进一步升级,这有助于我国在更多的产业领域中以竞争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此外,在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我国的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将仍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成为又一支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参考文献:

[1] 张幼文,黄仁伟.2008中国国际地位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01.

[2] 戴宏伟.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7.

[3] 黄兆银,王峰.全球竞争中的“中国制造”[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00.

[4] 陈继勇,周茂荣.中国对外开放与国际竞争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95.

[5] 金芳.全球化经营与当代国际分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82.

[6] 赵春明.国际贸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2.

[7] 张亚斌.内生比较优势与中国贸易结构转换[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44.

[8] 王长胜.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52.

[9] 羊绍武.产业转移战略论[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79.

上一篇:计算机病毒类型及其防范措施 下一篇:当前农村耕地流失及其控制对策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