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乡村旅游

时间:2022-10-02 08:39:18

浅论我国乡村旅游

[摘要]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消费方式,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文章首先对乡村旅游的涵义进行了探讨,并总出乡村旅游的特点,阐述了发展乡村旅游业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和旅游业的意义及其开发现状,并提出了开发乡村旅游的不同模式。

[关键词] 乡村旅游乡村意像旅游模式

随着国内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青睐和推崇,特别是在城市中工业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田园风光更使人留连忘返,耳目一新。发展乡村旅游是为了寻求一种使旅游业平衡发展的方式,防止城市和沿海地区旅游发展速度过快,以达到保护国家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目的。

一、乡村旅游的涵义

乡村旅游是指在农村地域中合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和加工,把观、赏、游、购等融为一体,使游客领略到都市所领略不到的大自然的意趣和现代新型农村的一种特殊旅游产品。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就是以乡村的生态环境和新鲜的空气为元素,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从而设计出有新意、有特色、有吸引力的商品。

乡村旅游主要包括农业旅游、森林旅游、民俗旅游、牧场旅游、渔村旅游和水乡旅游等。它既能满足国内外旅游者精神方面的需求,又能给人以物质方面的享受。回归大自然,享受大自是现代都市人调节精神情绪的一种愿望。通过参与在乡村的观光度假、探亲访友、考察体验等。一可观赏田园景色、绿色农业;二可参与田园、牧场、渔场、林场的耕作,亲手采摘果实、采集中草药、剪毛、挤奶、放牧、捕鱼等活动;三可分享丰收果实,品尝农村独特风味的小吃;四可以较低价钱购买当地出产的;新鲜度高、污染少的土特产品;五可参与具有地方特色的娱乐项目,如少数民族节庆活动;六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等。

乡村旅游是向往绿色之旅的一种集观、尝、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与都市旅游和其他形式的旅游相比,具有其自身的浓郁的乡土气息、鲜明的地区差异、多彩的民族风情、众多的参与体验、实惠的旅游消费等特点。

二、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1.为旅游领域拓展了新天地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向传统农业延伸的新尝试,通过旅游业的推动,将生态农业推到了历史的前台。旅游业到农村去开辟广阔的天地,借农业经济的优势求发展,农业借旅游业的优势求进步,两种产业相互促进,相互联姻,相得益彰,开发乡村旅游将更加丰富中国农业大国旅游业的特色与内涵。

2.为农村经济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利用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农业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经过规划设计,形成一个具有田园之乐的休闲旅游度假园区,既可高效地发挥农业生产功能,又可提高农业收益,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树立新型农业生产观点,缩小城乡差别。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巨大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3.为城市旅游热点扩散提供广阔场所

目前,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已近极至,各旅游热点的发展已近饱和,旅游流加重了景区的负担,因此,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向外分流,减轻城内压力,过热的城区景区要向外散热,发展城市边缘地区的乡村旅游,这是分散城市旅游热点的最佳策略。目前,我国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近郊多有这种新型旅游区,例如,大连西郊度假村、冰峪度假村、大连凌水农场等。乡村容量大,承受力强,可以疏散旅游热点城市的游客压力。乡村旅游能充分满足都市游客走进自然,求新求异的旅游需求,缓解都市生活压力。随着乡村旅游进一步开发,将会更新人们的旅游观念,为旅游业的发展开拓新领域,为开展生态旅游创造新的前景。

三、乡村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乡村旅游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由初期的自发阶段发展到现在的自觉阶段。自我国国家旅游局将1998年的旅游活动主题确定为“华夏城乡游”始,掀起了我国乡村旅游的高潮,乡村旅游在我国方兴未艾。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认识及开发等误区。

1.认识误区

(1)把乡村旅游等同于农业观光,把乡村旅游作为一种专项旅游产品来开发。乡村旅游是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旅游项目的一种旅游形式,农业旅游资源只是乡村旅游资源的一个部分,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只注重对农业旅游的开发,大肆兴建“观光农业园”是不够的,把乡村旅游等同于农业观光更是片面的,乡村旅游的产品类型多样,既有能满足旅游者特殊需要的如修学旅游、购物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类型,也有普遍意义上的观光型、度假型旅游产品。因此,乡村旅游已不再是一种专项旅游产品,而应该被视为一种与城市旅游等旅游形式相对存在的独立形态的旅游形式。

(2)把乡村旅游文化狭义地理解成由农业文化和民俗文化结合而成。在乡村中,除了农业以外,还有工业、商业、建筑业等,农业文可以为乡村旅游所利用,其他各行各业的文化也一样可以为它所用。而且实际上,在我国的乡村旅游开发中,早已渗透了工业文明和商业文的成分,如江苏华西村利用乡办工业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江西井岗山农业观光园大力加工红米、竹笋等土特产向旅游者出售等等。因此,乡村旅游文化应该包括乡村各行各业的行业文化,是乡村农业文化、工业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等各种文化的综合。

2.开发误区

(1)开发中偏重自然生态,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当前,部分乡村在开发旅游时,过分依赖非自然的科学技术手段,大兴土木,城市化倾向明显,努力将乡村建设成为城市居民的“后花园”、“游乐园”,一味注重乡村自然生态的开发,而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生活、乡里亲情对旅游者,尤其是对城市旅游者的精神的愉悦和净化作用。实际上,乡村旅游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努力把乡村建成旅游者的“精神乐园”才是乡村旅游开发的正确方向。

(2)开发具有盲目性,高品位项目匮乏。近几年来,我国有些地方完全不问本地区旅游业是否成熟到了需要观光农业园区的时候,就盲目上马,全国各地的农业园、农艺园、瓜果园、饲养场等不断涌现,难以胜数。而且这些项目的开发大多停留在观光层面,对乡土文化挖掘较少,做得稍好一点的也就是向旅游者介绍一些农业知识,因此,这些项目的文化品位普遍不高。

四、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乡村旅游最重要的需求是一种对乡村意像的梦想,是对乡村之美的追求,这种由乡村的意像给人们所带来的乡村之美,是乡村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永不衰竭的源泉。而乡村意像是人们对乡村的整体感觉和印象,是人们对乡村的反馈和映射在心理上的积淀。乡村意像强调的是乡村的整体氛围,而乡村旅游的开展客观上也必须以这种整体氛围为基调。任何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都必须服从和维护乡村意像这个整体,这就要求重新认识乡村旅游。一方面不可开展与乡村意不相称的旅游项目,诸如在古村落中修建星级宾馆,把有特色的传统民居整修成高楼大厦,在乡村民俗活动中加进现代化游乐项目等,这些必然会导致乡村意像的破坏直至消失,从而降低乡村旅游的魅力;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各种具体手段维护这种乡村意像,增强乡村整体的凝聚力。

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具体开发方面,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的乡村旅游均在向集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然而,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兴起的诱因不同,各地乡村旅游的内容各有侧重,根据区位不同,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在不同地区均有其特殊性,其中主要的模式包括:

1.乡村田园风光模式

这是最为普通的乡村旅游模式。旅游者以某处城镇为基点,群体外出游览,骑自行车、徒步或乘三轮车穿梭于农田乡村之间,呼吸着混有泥土芳香的空气,感受锦绣般的乡村景致满足游客回归自然返璞归真。

2.旅游农业开发模式

主要通过创造农业观光特色,农村群落景观、科技农业景观等来吸引游客,在这些地方,客人可以参加各类采摘活动获得农事活动体验,通过采摘活动及参与农事活动,品尝亲自采集制作的食品,对都市居民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如桂林雁山的无公害园地、兴安县的橘园、葡萄园、草莓园等,一年一度的采摘活动,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同时,也为当地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地域风情文化模式

这些地方将原始的自然生态、秀丽的自然山水与人文生态景观、特色的历史文化和原始的乡情风俗构成一个个特色浓郁,带有极强的文化与生态色彩的乡村旅游地。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许多古代民居群和传统的民俗风情,从而可以开发出文化韵味甚浓的乡村旅游产品如各种节庆活动、手工、烹饪等。

4.居民住宿旅游型

由于都市的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日益增加,城市人对乡村生活的悠闲和恬静十分向往,对传统的生活方式十分怀念。因此,到农村去小住几天,已经成为比较流行的一种休闲方式,在乡间,人们可以从事不同的农事活动如采摘、品尝、垂钓以及农家访问,传统庙会和考察生态农业等。来放松心情,洗净城市所带来的铅华。

上一篇:增值税逃税因素分析 下一篇:大型风景区旅游容量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