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类型及其防范措施

时间:2022-06-03 11:16:27

计算机病毒类型及其防范措施

摘要:随着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计算机病毒已经渗透到信息社会的各个领域,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尽管病毒和黑客程序的种类繁多,发展和传播迅速,感染形式多样,危害极大,但还是可以预防和杀亡的。

关键词:计算机;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5-0249-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计算机病毒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目前,病毒已成为困扰计算机系统安全和网络发展的重要问题,各行各业必须增强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计算机病毒所带来的危害。据报道,世界各国遭受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攻击的事件数以亿计,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人类社会生活,给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威胁和破坏。随着计算机、网络运用的不断普及、深入,防范计算机病毒将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

一、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类型及特点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而在一般教科书及通用资料中被定义为:利用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缺陷,破坏计算机数据并影响计算机正常工作的一组指令集或程序代码 。自20世纪80年代莫里斯编制的第一个“蠕虫”病毒程序至今,世界上已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病毒。

(一)计算机病毒的类型

1.系统病毒

系统病毒的前缀为Win32、PE、Win95、W32、W95等。这些病毒的一般公有的特性是可以感染windows操作系统的 *.exe 和 *.dll 文件,并通过这些文件进行传播。如CIH病毒。

2.蠕虫病毒

蠕虫病毒的前缀是Worm。这种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进行传播,很大部分的蠕虫病毒都有向外发送带毒邮件,阻塞网络的特性。比如冲击波(阻塞网络),小邮差(发带毒邮件)等。

3.木马病毒、黑客病毒

木马病毒其前缀是:Trojan,黑客病毒前缀名一般为 Hack 。木马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进入用户的系统并隐藏,然后向外界泄露用户的信息,而黑客病毒则有一个可视的界面,能对用户的电脑进行远程控制。木马、黑客病毒往往是成对出现的,即木马病毒负责侵入用户的电脑,而黑客病毒则会通过该木马病毒来进行控制。现在这两种类型都越来越趋向于整合了。一般的木马如QQ消息尾巴木马 Trojan.QQ3344 ,还有大家可能遇见比较多的针对网络游戏的木马病毒如 Trojan.LMir.PSW.60 。这里补充一点,病毒名中有PSW或者什么PWD之类的一般都表示这个病毒有盗取密码的功能(这些字母一般都为“密码”的英文“password”的缩写)一些黑客程序如:网络枭雄(her.Client)等。

4.脚本病毒

脚本病毒的前缀是Script。脚本病毒的公有特性是使用脚本语言编写,通过网页进行传播的病毒,如红色代码(Script.Redlof)。脚本病毒还会有如下前缀:VBS、JS(表明是何种脚本编写的),如欢乐时光(VBS.Happytime)、十四日(Js.Fortnight.c.s)等。

5.宏病毒

宏病毒是一种寄存在文档或模板的宏中的计算机病毒。一旦打开这样的文档,其中的宏就会被执行,于是宏病毒就会被激活,转移到计算机上,并驻留在Normal模板上。从此以后,所有自动保存的文档都会 “感染”上这种宏病毒,而且如果其他用户打开了感染病毒的文档,宏病毒又会转移到他的计算机上。其实宏病毒也是脚本病毒的一种,由于它的特殊性,因此在这里单独算成一类。宏病毒的前缀是:Macro,第二前缀是:Word、Word97、 Excel、Excel97(也许还有别的)其中之一。凡是只感染WORD97及以前版本WORD文档的病毒采用Word97做为第二前缀,格式是: Macro.Word97;凡是只感染WORD97以后版本WORD文档的病毒采用Word做为第二前缀,格式是:Macro.Word;凡是只感染 EXCEL97及以前版本EXCEL文档的病毒采用Excel97做为第二前缀,格式是:Macro.Excel97;凡是只感染EXCEL97以后版本 EXCEL文档的病毒采用Excel做为第二前缀,格式是:Macro.Excel,依此类推。该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能感染OFFICE系列文档,然后通过OFFICE通用模板进行传播,如:著名的美丽莎病毒(Macro.Melissa)。

6.后门病毒

后门病毒的前缀是Backdoor。该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过网络传播,给系统开后门,给用户电脑带来安全隐患。如遇到过的IRC后门Backdoor.IRCBot 。

7.病毒种植程序病毒

这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运行时会从体内释放出一个或几个新的病毒到系统目录下,由释放出来的新病毒产生破坏。如:冰河播种者(Dropper.BingHe2.2C)、MSN射手(Dropper.Worm.Smibag)等。

8.破坏性程序病毒

破坏性程序病毒的前缀是Harm。当用户点击这类病毒时,病毒便会直接对用户计算机产生破坏。如:格式化C盘(Harm.formatC.f)、杀手命令(mand.Killer)等。

9.玩笑病毒

玩笑病毒的前缀是Joke。也称恶作剧病毒。这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本身具有好看的图标来诱惑用户点击,当用户点击这类病毒时,病毒会做出各种破坏操作来吓唬用户,其实病毒并没有对用户电脑进行任何破坏。如:女鬼(Joke.Girlghost)病毒。

10.捆绑机病毒

捆绑机病毒的前缀是:Binder。这类病毒的特性是病毒作者会使用特定的捆绑程序将病毒与一些应用程序如QQ、IE捆绑起来,表面上看是正常文件,当用户运行这些捆绑病毒时,会表面上运行这些应用程序,然后隐藏运行捆绑在一起的病毒,从而给用户造成危害。如:捆绑QQ(Binder.QQPass.QQBin)、系统杀手(Binder.killsys)等。

(二)计算机病毒特点

计算机病毒就是能够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存储介质(或程序)里,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的具有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作用的一组程序或指令集合。广义的计算机病毒还包括逻辑炸弹、特洛伊木马和系统陷阱入口等等。计算机病毒虽是一个小小程序,但它和通的计算机程序不同,具有以下特点。

1.寄生性

计算机病毒寄生在其他程序之中,当执行这个程序时,病毒就起破坏作用,而在未启动这个程序之前,它是不易被人发觉的。

2.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不但本身具有破坏性,更有害的是具有传染性,一旦病毒被复制或产生变种,其速度之快令人难以预防。

3.潜伏性

有些病毒像定时炸弹一样,让它什么时间发作是预先设计好的。比如黑色星期五病毒,不到预定时间一点都觉察不出来,等到条件具备的时候一下子就爆炸开来,对系统进行破坏。

4.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的可以通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有的根本就查不出来,有的时隐时现、变化无常,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通常很困难。

5.破坏性

计算机中毒后,可能会导致正常的程序无法运行,把计算机内的文件删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二、计算机病毒的技术分析

人们设计计算机的初期,目标主要是追求信息处理功能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而对于安全问题则重视不够。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接口界面、各个层的相互转换,都存在着不少漏洞和薄弱环节。首先,硬件方面的设计缺乏整体安全性考虑,软件方面也更易存在隐患和潜在威胁。其次,对计算机系统的测试,目前尚缺乏自动化检测工具和系统软件的完整检验手段,因此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为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再者,全球万维网(www)使“地球一村化”,为计算机病毒的蔓延创造了实施的空间。第四,新的计算机技术在电子系统中不断应用,为计算机病毒的实施提供了客观条件。国外专家认为,分布式数字处理、网络化通信、计算机标准化、软件标准化、标准的信息格式、标准的数据链路等都使得计算机病毒侵入成为可能。

实施计算机病毒入侵的核心技术是解决病毒的有效注入。其攻击目标是对方的各种系统,以及从计算机主机到各式各样的传感器、网桥等。从国外技术研究现状来看,病毒注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无线电方式

主要是通过无线电把病毒码发射到对方的电子系统中。此方式是计算机病毒注入的最佳方式,同时也是技术难度最大的。可能的途径有:(1)直接向对方电子系统的无线电接收器或设备发射病毒码,使接收器对其进行处理并把病毒传染到目标机上。(2)冒充合法无线传输数据。根据得到的或使用标准的无线电传输协议和数据格式,发射病毒码,使之能够混在合法传输信号中,进入接收器,从而进人信息网络。(3)寻找对方信息系统保护最薄弱的地方进行病毒注放。通过对方未保护的数据链路,将病毒传染到被保护的链路或目标中。

2.“固化”式方法

即把病毒事先存放在硬件(如芯片)和软件中,然后把此硬件和软件直接或间接交付给对方,使病毒直接传染给对方电子系统,在需要时将其激活,达到攻击目的。这种攻击方法十分隐蔽,即使芯片或组件被彻底检查,也很难保证其没有其他特殊功能。

3.后门攻击方式

后门,是计算机安全系统中的一个洞口,由软件设计师或维护人发明,允许知道其存在的人绕过正常安全防护措施进入系统。攻击后门的形式有许多种,如通过控制电磁脉冲就可将病毒注入目标系统。计算机入侵者就常通过后门进行攻击,如目前普遍使用的WINDOWS系统,就存在这样的后门。

4.数据控制链侵入方式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计算机病毒通过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控制链侵入成为可能。使用远程修改技术,可以很容易地改变数据控制链的正常路径。

除上述方式外,还有其他多种方式可以注入病毒。

三、计算机病毒攻击的防范对策和方法

在我们正常的工作中,怎样才能减少和避免计算机病毒的感染与危害呢?在平时的计算机使用中只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就会大大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1.建立良好的安全习惯。例如:对一些来历不明的邮件及附件不要打开,并尽快删除;不要上一些不太了解的网站,尤其是那些诱人名称的网页,更不要轻易打开;不要执行从Internet下载后未经杀毒处理的软件等。这些必要的习惯会使您的计算机更安全。

2.关闭或删除系统中不需要的服务。默认情况下,许多操作系统会安装一些辅助服务,如FTP客户端、Telner和Web服务器。这些服务为攻击者提供了方便,而又对用户没有太大用处,如果删除他们,就能大大减少被攻击的可能性。

3.经常升级操作系统的安全补丁。据统计,有80%的网络病毒是通过系统安全漏洞进行传播的,像红色代码、尼姆达、冲击波等病毒,所以应该定期到微软网站去下载最新的安全补丁,以防患于未然。

4.使用复杂的密码。有许多网络病毒就是通过猜测简单密码的方式攻击系统的,因此使用复杂的密码,将会大大提高计算机的安全系数。

5.迅速隔离受感染的计算机。当您的计算机发现病毒或异常时应立即中断网络,然后尽快采取有效的查杀病毒措施,以防止计算机受到更多的感染,或者成为传播源感染其他计算机。

6.安装专业的防病毒软件进行全面监控。在病毒日益增多的今天,使用杀毒软件进行防杀病毒,是简单有效并且是越来越经济的选择。用户在安装了反病毒软件后,应该经常升级至最新版本,并定期查杀计算机。将杀毒软件的各种防病毒监控始终打开(如邮件监控和网页监控等),可以很好地保障计算机的安全。

7.及时安装防火墙。安装较新版本的个人防火墙,并随系统启动一同加载,即可防止多数黑客进入计算机偷窥、窃密或放置黑客程序。

尽管病毒和黑客程序的种类繁多,发展和传播迅速,感染形式多样,危害极大,但还是可以预防和杀灭的。只要我们在办理劳动保障业务过程中增强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意识,采取有效的防杀措施,随时注意工作中计算机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就可以大大减少病毒和黑客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卓新建.计算机病毒原理及防治[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

[2] 袁忠良.计算机病毒防治实用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 武新华.反黑客技巧全接触[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4] 陈立新.病毒防治百事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清代会馆的行规业律与商品经济的繁荣 下一篇:浅论中国国际分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