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混凝土地面施工裂缝的原因与处理措施

时间:2022-09-21 07:41:22

厂房混凝土地面施工裂缝的原因与处理措施

摘 要:地面施工项目要保障质量,在工业厂房的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地面空洞、裂缝或起砂等质量问题,这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根据具体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文章研究了混凝土地面出现裂缝的原因,然后针对混凝土地面的具体情况,总结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混凝土地面;施工裂缝;原因;处理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工业厂房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工程倾向用大跨度钢结构进行建设,它的特点是施工效率高,建设周期短,而且大部分混凝土地面施工项目的面积都超过了上万平方米,运用这个技术可提高建设效率。与之前的施工项目相比,混凝土地面出现裂缝是最难解决的技术问题,也是最常见的质量问题。文章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及遇到的具体困难,分析大面积工业厂房建设中出现混凝土地面裂缝的原因及治理方案。

1 工程概况

此项目是某省工业厂房建筑,属于单层钢结构设计,厂房的东面属于框架结构筑成的二层办公楼;该建筑属于面积较大的混凝土地面项目,地面特点是水平地势高,具有耐磨及抗压特征;该项目地面为素土夯实结构,三七灰土垫层为150mm厚,C15混凝土垫层加厚至150mm,垫层下方设水泥浆一道(内掺建筑胶),C25混凝土面层厚50mm,强度达标后在表面均匀涂抹一层金属耐磨粉,厚约2~3mm。

2 地面裂缝产生现象

2.1 裂缝方向

一是顺着地面浇筑方向形成纵向缝隙,其角度近似垂直地面;二是设备、地面凹陷、钢筋柱角等,在建筑物和地面有45度斜角时出现缝隙;三是地面浇筑范围内形成无规则的横向和纵向裂缝。

2.2 裂缝产生时间性

个别地面裂缝是施工后形成的,另外一些是施工后很长时间内形成的,裂缝的出现是从地面表层结构开始的,慢慢延续到地表以下结构,从外到内,并且从小变大,随着时间的延续,有些裂缝还会向外部扩展。尽管地面裂缝的形成不会对建筑物的功能造成影响,但会影响外在质量。

3 厂房混凝土地面产生裂缝的原因

3.1 混凝土湿度与温度

此地区的昼夜温差明显,经常刮风,混凝土在硬化时会发生气化反应,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产生拉应力,气温低时会在混凝土地面表层产生拉应力,那么结构内部的湿度不会有明显的变化,但当气候干燥多风时,湿度会有明显变化。温度与湿度的变化会对混凝土形成裂缝带来一定的影响。

3.2 地面基础力学问题

引起混凝土地面出现裂缝的原因也可能是地面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混凝土施工的时候,也会因为力学原因形成裂缝,从而影响施工质量。力学裂缝包括干燥、碳化收紧等,当混凝土发生硬化时,随着内部水分的蒸发而导致结构收紧,无法随意延展,从而形成力学裂缝。另外力学裂缝的产生原因也可能是其他问题。混凝土在硬化时需要提前拆模,若时间不够就会降低混凝土强度,从而形成力学裂缝,这也会影响施工质量。本项目建设相对独立,混凝土基础的上部属于钢结构建设,开工的时候利用纵向轴线手段进行开挖,可能会出现地下出水、地质不稳定等问题,原土层结构渗透性差,回填之后也不可能恢复原土层结构,因此会导致积水,增加含水量,同时,横向轴线挖掘的时候会给回填环节带来麻烦。内部钢柱和附加墙根的夯实工作无法保障质量。

3.3 新旧混凝土的互相影响

此工业厂房的地面构造是利用C15混凝土垫层建造,表面层是C25细石混凝土,并且涂有金属骨料粉末。此建筑工艺的不足之处是与当地自然气候不符。而且结构有分层特点,极易形成空洞,结合性差,表面厚度不合格会形成地面裂缝,而且解决方案难度大。

3.4 开缝时间与间距问题

第一,本工程的建筑网结构是8m的方格,由于美观需要,可把地面划分为8m的方格孔隙,缺点是分板明显,超过了最大6m分缝,会导致明显的变形,且内部应力较强;第二,垫层与面层的缝隙无法对接;第三,地面的切缝时间不合理;第四,后切缝存在死角,且深度和力度不足。

3.5 基础柱部位未设置伸胀缝

很多地面施工项目经常忽略这点,有可能是厂房内柱墩较多,施工困难,也可能是留缝影响外观,很多项目在施工中都会忽略此部位的留缝需要。正因为没有了留缝环节,混凝土地面的单边或多边都受到限制,增加内部应力,导致混凝土地面形成裂缝。

4 厂房混凝土地面裂缝的防治与处理措施

4.1 温湿度的预防与应对

温度与湿度也是引起混凝土地面形成裂缝的主要原因,此地区通常是利用塑料薄膜的方法进行预防,不过,覆盖塑料薄膜仅仅减少了湿度的影响,但无法控制温度变化,并且塑料薄膜材质轻,覆盖面不全,易掀开,塑料也易出现缝隙。因此,想要处理好温度与湿度的问题,就要利用泡沫海绵、草席等进行覆盖,这些材料吸水性好,有保温功能。在施工时,要把门窗封闭结实,避免风吹,也要不定时浇水防护,一般养护龄期不少于7天。同时也要重视原材料的监管,采购收缩量弱的水泥,比如粉煤灰水泥,要注意控制水分,禁止施工期间添水。

4.2 地基力学裂缝的处理

想要处理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问题,最佳方法就是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保障素土与三七灰土垫层的夯实质量,在对基层喷水时,预防局部出现积水的现象。具体环境要求是完成防洪排水任务,如基槽中出现积水,就要及时处理。原土层属于强分化砾岩结构,所以挖掘完成后要及时回填,确保分层夯实任务顺利完成,也要对回填土进行检验,必须符合规定的密实度,保障回填土质量,在基槽挖掘后,不要把风化土用来做回填。

4.3 新旧混凝土相互影响的处理

要处理新旧混凝土影响引起的裂缝问题,对C15混凝土垫层的处理不可用塑料薄膜来解决,因为垫层表面会很光滑,无法增强与面层混凝土的粘合。浇筑面层细石混凝土的时候,垫层表层要做好清洁,要干净无积水,涂建筑胶时注意层面集中,确保面层浇筑均匀。要准确把握好垫层与面层的浇筑要求,不可拖延,不然会受到时间变化的影响,出现变形,引起裂缝。不过,最佳的方案就是修改设计,要统一标记混凝土,也要一次性浇筑完成,涂金属骨料粉末时要均匀。可见设计虽然很关键,但也要考虑到项目的具体情况,不然,会导致施工难度增加,影响施工质量。

4.4 对分格缝、伸胀缝以及切缝深度与时间的设置与控制

要控制好分格缝的切缝时间与深度,这也是预防混凝土地面形成裂缝的主要方法。可把分板方格设置更小如4m,尽管会引起后切缝数量增多且带来较大的工作量,不过可以有效预防地面裂缝。基层混凝土和面层混凝土的缝隙要一致,但具体操作时是非常困难的,可以利用混凝土统一浇筑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设置预留缝隙的时候,一般通底缝要大于12m,以4m为距离来留缝,其深度要超过混凝土高度的2/3,留缝角度要垂直,深度要一致。提前留缝会引起表层崩裂,推迟留缝无法防治地面裂缝的形成。最合理的留缝时间需要根据混凝土强度来设置,一般在浇筑24小时后进行。假如温度低,强度提升不明显的话,可稍微推迟,但不宜过久。留缝要深入边缘,不要有死角或出现未全部切开的现象。处理混凝土地面的时候,在施工内部的柱墩附近,栏杆或隔离墙附近,设备装置附近等均预留伸胀缝,其大小约为20mm,其内可用柔性物质填充,比如砂浆、沥青麻丝等,其表层可用硅酮密封,符合美观要求,方便做踢脚线镶贴。这个方法可有效地预防大面积混凝土地面形成裂缝。

5 结束语

总之,根据此地区大面积厂房的混凝土地面建设形成的裂缝问题,探究诱发原因,并总结出了一些预防、治理的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新技术与新型材料的不断出现,相信一定可以全面解决混凝土地面出现裂缝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陈玲萍,徐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l1(l7).

[2]石永利.泵送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4).

[3]彭景,曹新明,田洪烷,等.不同配箍形式下混凝土柱延性的试验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6).

上一篇:防浪林遭受天牛虫害旱柳的树种改良 下一篇:高寒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