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竹文化研究述评

时间:2022-09-21 07:38:27

三十年来竹文化研究述评

摘 要: 三十年来竹文化研究在党和政府的直接推动下快速发展,其成效主要集中于竹文化与少数民族、竹文化与文学、竹文化与绘画、竹文化与旅游开发、竹文化与园林景观、中日竹文化比较等领域;其缺陷主要体现在文化的独立性不足、研究框架贪大求全、研究队伍薄弱等方面。

关键词: 竹文化研究 成绩 缺陷

一、方兴未艾:竹文化研究概览

竹文化研究正式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党和政府是竹文化研究和开发的最重要推手。政府相关部门直接组织过一些有影响的活动,如评选和命名“竹乡”活动、举办竹文化节、兴办旅游休闲及科研开发基地等。宣传部门也通过不同平台广泛宣传竹文化。政协等部门组织收集乡土资料,编纂有地方特色的书籍,如《嵊州竹文化》、《青神竹文化》、《益阳竹文化》、《咸宁竹文化》等。不少中小学将竹文化引进校园,成为生态教育的一部分。

在这种联合推力下,竹文化研究逐渐走向机构化和规模化。1993年,中国竹业协会成立。1997年,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竹藤组织成立。高校和学术单位也成立了各种不同层次的研究机构,专业刊物如《竹子研究汇刊》、《世界竹藤通讯》等陆续创办,一批以竹文化研究为中心内容的政府立项课题相继出现。

竹文化研究的具体工作是从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开始的。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才陆续出现一批标志性的学术著作。1992年,周裕苍推出《中国竹文化》,这是一部研究和选集兼而有之的著作,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是其特色。1994年,何明等的《中国竹文化研究》面世。该书阐述较之周著更全面,理论自觉意识更突出。1999年,何明等推出《竹与云南民族文化》,此书田野调查和文化理论并重,选题新颖富于现实意义。2000年,关传友的《中华竹文化》问世,该书从物质和精神两大领域论述了竹文化的广泛影响和应用。2001年王平所著《中国竹文化》运用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研究方法,展现了中华民族竹文化绚丽多彩的全景。2003年,吴静波等的《竹文化》侧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竹文化关系的独特视角进行了探索。2006年,彭镇华等的《绿竹神气》在第5届中国竹文化节上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该书规模空前,选编、图片、考证相结合,被认为是集大成式的权威的著作。

竹文化研究走过了三十年,总结其研究状况实有必要。以上是对竹文化研究的鸟瞰,下面则力图更细致地呈现出各领域的成果。其中“竹文化与文学”部分从略,具体可参看拙文《三十年来咏竹文学研究述评》(《文教资料》2010年7月上旬刊)。

二、奇风异调:竹文化与少数民族

我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世居竹产区,形成了无所不在的别有风调的竹文化。竹文化与少数民族的关联已然成为研究热点。

首先,相关的著作有所涉及。何明等的《竹与云南民族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是迄今唯一论述竹文化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专著。全书分三编:“物质篇”,从竹与文明进程说起,从吃、住、行、用到农业生产、种竹护竹习俗、竹编工艺等都介绍翔实;“精神篇”,主要论述了各种崇拜和巫卜术,也介绍了乐舞在审美表现中的多重功用;“展望篇”,就云南竹文化的开发前景提出了若干建议。专著之外,很多相关著作如《中国竹文化》(王平著,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巴蜀竹文化揭秘》(屈小强著,巴蜀书社,2006年版)等,都从不同角度涉猎了少数民族竹文化。它们重点都放在西南少数民族区域,或在事例与事象上采用少数民族的成果,或干脆专辟新章集中论述少数民族图腾崇拜、竹乡风俗,等等。

其次,相当数量的论文探讨较为深入。这些论文或总体论述,如关传友的《论云南省的民族竹文化》(《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4期)即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详细论述了云南地区的民族竹文化,认为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竹建筑、竹食品、竹服饰、竹制交通工具和设施、竹器物、竹乐器、竹制生产工具等方面;精神文化主要由竹崇拜、竹民俗、竹歌舞、种竹护竹习俗等构成。或单就一个民族的竹文化展开全面的调查和论述,如关传友的《论云南哈尼族的竹文化》(《世界竹藤通讯》,2008年第5期),王时的《夜郎竹文化》(《民族论坛》,2003年第7期),等等。龙倮贵的《试论彝族竹文化》(《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对竹生彝人的神话传说,顶礼膜拜的竹图腾、竹祖灵,以及禁忌之风,乃至竹制法器之习,都作了客观描述。文章认为:“竹崇拜的原始形态为男性生殖器崇拜,竹节即男性生殖器官。”观点颇为注目。

少数民族竹崇拜包含有丰富的文化信息。罗曲的《布依族的竹崇拜》(《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11期)列举了布依族民俗节日中蕴含着的竹崇拜意识和习俗,描述了该族日常生活中生老病死都与竹事相关的事实。王平的《南方少数民族竹崇拜的起源及特征》(《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4期)认为,竹崇拜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土著文化,其主要特征可分为三方面:一是南方诸族的竹崇拜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差异;二是这种竹崇拜主要体现在神话传说和习俗方面;三是这种竹崇拜从地域和民族分布来看,都已经形成了较大范围的“竹文化圈”。

三、墨缘心音:竹文化与绘画

画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竹画最早见于汉代石刻竹叶碑。竹子走入画纸后,发展迅速,乃至形成画史上一大流派――墨竹画派。竹文化与绘画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将画竹技法与文化介绍结合起来,出现了一批侧重教育的书籍。如《墨竹要述》(卢坤峰著,河北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墨竹教程》(莫各伯编著,岭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等。一些竹谱类的著作也属此范畴,如《墨竹画谱》(刘福林著,中国和平出版社,1991年版)等。

(二)出现了一批画册集。有的是为了配合政府竹文化活动而编集,如《名画家画竹乡:2007中国(安吉)竹文化节》(《名画家画竹乡》编委会,2007年版)等。有的是美术出版社为了研究和欣赏的需要,影印或编纂古代名家的竹画,如《墨竹谱图》(吴镇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等。

(三)一批研究性的著作相继问世。首先,各种版本的美术史,对竹画尤其是墨竹画派多有留意。其次,各类竹文化研究的著作,往往将竹与绘画作为一部分,在特有的体例和理论框架中进行阐论。如《中国竹文化研究》(何明等著,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十一章,便是运用符号学理论来论析竹画文化的。最后,专门论竹画的书也偶有出现,《湖州竹派》(冯超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是其中写得较有特色的一种。

(四)学术论文的关注点较为集中。焦点之一是整体观照。如何宝年的《竹文化与绘画》(《文教资料》,2001年第4期)的亮点在于从总体上探讨了墨竹画派盛行的原因。卫欣的《墨竹与中国文人画的审美特征》(《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论述了竹子从绘画形象转化为绘画符号,并且最终还原为审美对象的过程,进而以墨竹为中心探究了诗歌中的自然美和原生态美,儒家人伦道德审美与文人画中审美关系的流变,揭示了墨竹题材成为文人选择的原因,阐释了文人画的审美特征。

焦点之二是研究对象多为墨竹。有对其画论进行论述的,如余连祥的《中国古代墨竹画论中的几个基本范畴》(《艺术广角》,2002年第6期)总结出“师法自然”、“成竹于胸”、“书画同源”、“写竹神气”四个基本范畴,并进而论述墨竹画的四重境界。元代墨竹画家柯九思历来评价分歧很大。万新华的《柯九思墨竹艺术论》(《东南文化》,1999年第4期)就柯九思艺术师承、作品及其风格特征、画品进行了缜密的论析和比较,得出较为平正的结论:“尽管柯九思艺术对后世影响不大,但我们不可否认他在历史上承先启后的作用。”丁厚祥则试图阐释墨竹与禅宗的相通之处。他在《文人画、墨竹与禅宗》(《艺术百家》,2008年第6期)中,以王维、文同、金农等人的墨竹画为蓝本,分析了“以竹悟禅”、“以禅悟竹”的实例,阐释了禅宗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对中国古代墨竹画的影响。

四、徜徉翠林:竹文化与旅游开发

利用竹文化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是政府正在积极推动的一项战略。竹文化旅游是朝阳产业,加强对它的研究有重大现实意义。

目前尚未出现专门的学术专著。不过各种旅游辞典和教材都将竹文化纳入其体系,这多少可以见出一些进步和影响。如《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江西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即专列“浙江竹文化”条目来介绍,教材《新概念旅游学》则专设一节“论发展竹文化旅游业”来探讨。

学术论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总体论述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二是具体论述到竹产区资源的利用问题。

《中国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王富德等,《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6期)认为竹文化旅游资源内涵丰富,涉及竹与自然、竹与城镇、竹与村寨、竹与民居、竹与饮食、竹与运动、竹与生态养生、竹与文学、竹与艺术、竹与传统工艺、竹与交通、竹与园林等诸多方面。开发和利用好“复合型旅游资源”,可以带来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方面的效应。邹芳芳等在《建造蕴含竹文化的竹旅游景观研究》(《林业经济》,2008年第3期)中将竹旅游景观资源和造景方式各归纳为六种。文章注意到竹与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工艺文化、艺术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关系,以及竹具有其独特的竹韵、竹色、竹境等自然美学特性。董文渊等的《竹林生态旅游环境解译系统的构建研究》(《竹子研究汇刊》,2004年第4期)则是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较为细致地论述了竹林生态旅游环境解译系统构建的原则和方式。

浙江省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走在全国前列。很多论文都以该省竹产区作为研究对象。如《安吉竹文化与旅游》(骆高远等,《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5期)、《浅谈安吉竹文化与产业开发》(张宏亮等,《世界竹藤通讯》,2007年第4期)《天目竹文化初探》(何钧潮等,《竹子研究汇刊》,2003年第3期)、《从多视角探索龙游竹文化》(唐朝亮等,《科学文化》,2000年第8期)等。蔡敏华的《基于竹产业优势的浙南丽水生态文化旅游初探》(《竹子研究汇刊》,2008年第4期)探析了竹文化旅游价值的表现,论述了丽水竹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必须遵循的原则,并对开发项目和品牌建设提出了设想。

浙江省外的类似论文也不少。如杨梅的《试论赣南客家竹民俗文化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增刊)描述了客家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的竹民俗,特别建议竹文化民俗旅游的开发应与赣南红色旅游相结合。马文银的《邵阳生态旅游开发》(《热带地理》,2005年第3期)提出了邵阳竹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应建立欣赏观光型、休闲体验型和文化商贸型的基本模式。

五、巧夺天工:竹文化与景观园林

据《拾遗记》载:“始皇起虚明台,穷四方之珍,得云冈素竹。”说明至迟在秦代,竹子就开始用于造园。竹子的秉性和节操与文人多有投契,故竹与文人园林关系密切。邱希阳等在《小议竹与文人园林》(《竹子研究汇刊》,2006年第6期)中对文人园林发展史的脉络作了划分,认为两晋时期是起源期,隋唐是形成期,两宋是兴盛期,明代和清初是极盛期。金荷仙等的《竹文化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运用》(《竹子研究汇刊》1998年第4期)是文化与实践结合的一次尝试,文章对竹子的生物特征,文化内涵,以及造景方式作了重点说明。

与许多醉心于古典的研究者不同,张鸽香的《浅谈竹文化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则将目光引向现代。文章从对策和实践的角度,从七个方面分析了竹文化在园林中的具体应用。陈维越等的《竹在中国人居环境应用的渊源与发展》(《北方园艺》,2007年第3期)似要将范围从园林扩展到人居环境,文章认为园林工作者在使用竹子造景过程中,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和创作理念,在空间塑造、表达方式、生态开发方面进一步拓展,这样才能创造出理想的、高层次的人居环境。

探讨竹类景观美学特征是造景理论的基础。这类论文中的代表是陈荣定等的《竹类植物景观美学剖析》(《竹子研究汇刊》,2004年第3期)。该文分别从景观美的多重性、景观形式美的构景要素、景观的组合美、景观的构景原则、景观的物理层次、景观的意境及其创造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在方法上采用信息传播原理、接受美学等理论,作者声称:“这些探索对于全面把握竹类植物景观的美学特征是一种新的尝试。”

用来成景造园的竹子统称为观赏竹。它是构成园林的重要元素。王慷林编著的《观赏竹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收录近百种竹类,以原产中国或集中分布于中国的类群为主。书中对每种竹子的主要形态特征、主要生物学特性、生活环境、产地或分布地、园林特性、经济用途及繁殖方法等都有描述。谢孝福编著的《观赏竹》(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版)扼要介绍了我国栽竹历史与竹文化史,竹的生物学特性与分布,庭院栽植及其盆栽与盆景制作等方面。陈启泽等的《观赏竹与造景》(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年版)、陈其兵的《观赏竹配置与造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版)两书关注的主题相同,但各有侧重。前书亮点之一在于“赏析篇”,书中配有近300幅彩图,对名园竹景、民间竹刻等作了精到的点评和赏析;后书重点介绍了古今观赏竹配置与造景的学用手法及观赏竹在各种城市绿地中的应用。两书的出版,代表了该领域的最新成果。

六、辨同别异:中日竹文化比较

竹文化研究经历了一个不断开疆拓宇的的过程。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研究者将眼光投向国外,其中以日本竹文化,以及中日竹文化比较成就最为突出。这除了相邻的地理因素外,当然与日本本身的竹文化发达有关,更与日本深受汉文化影响分不开。

陈爱琴等的《日文竹类专业词汇之研究》(《竹子研究汇刊》,1997年第4期)率先站在中日语言文化比较的高度来对竹类专业词汇展开探讨。文章就“日文竹类专业形态术语之研究”、“日、中文竹种名互译探讨”、“日文中的竹文化语言之研究”三个问题作了切实的论析,文中还辅以图表说明,简切生动。

《日本竹文化符号及其内核特征的研究》(《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6期)和《日本竹文化现象及其内涵》(《浙江林学院学报》,2008第3期)是毕雪飞的两篇力作。两文相辅相成,可视作姊妹篇。作者认为,日本人“惊讶于神秘的竹笋一夜之间冒出,将其视为男根的象征,代表旺盛的生命力和较强的繁殖力”。日本竹文化体现了日本民族仔细的观察力和精致的思考方式。“与中国竹文化相比,日本竹文化应用领域更为广泛。在日本,竹文化符号的反映上与中国竹文化相同,具有浓重的宗教、美学、文学、艺术、民俗等特点。在日本,竹既是神道祭祀的载体,又是禅宗禅趣的代表,同时又是理想以及坚忍不拔的人格的象征”。

从神话和巫术的角度去比较,这是一个别致的视角。徐晓光《瓜、桃、竹与人的出生――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日本植物崇拜神话比较》(《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3期)即是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日本有关瓜、桃、竹等植物崇拜神话及始祖神话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日本民间由于风土环境及生产、生活方式的相似,因而在植物崇拜神话的母题情节上也有着惊人相似的地方。何宝年的《中日古代竹筮文化比较二题》(《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4期)就中日之竹筮选取两个文化现象来比较,即(一)竹花与竹实;(二)竹与凤凰。通过仔细排比,作者得出结论:“中国的竹筮文化比日本更为丰富。竹与凤凰的传说和竹花竹实兆凶的思想给日本影响很大。而日本的竹筮文化也有些与中国不同的地方,即日本的竹花竹实不仅有祥瑞之兆,而且有喜庆的象征。”

七、白璧微瑕:竹文化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纵观竹文化研究状况,在肯定其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不难发现其缺陷。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的独立性不足。只有精神层面的文化成为一种高贵和独立的存在,文化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但现在人们使用的是一种宽泛意义上的文化概念,即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在这个观念的指导下,加之中国人实用理性的思维惯性和惰性,便很容易将文化物质化,精神反而沦为物质诠释的工具。具体到竹文化研究,就是将竹子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放在目的性位置,而竹子的精神文化价值只是附庸和点缀。

(二)研究框架贪大求全。举凡与竹沾边的,几乎都纳入了竹文化研究体系。这就直接导致在一些标志性的著作里,过于追求全面,从“器”到“道”,无所不包。由于篇幅的限制和作者知识结构的差异,在论述时很容易“大而化之”,肤泛之弊在所难免。当务之急是对竹文学、竹哲学、竹音乐、竹绘画等深入挖掘,细而论之,努力打造各领域内的专著。这样便进一步加强了资料文献的梳理,使之更加专业化,提高研究的理论品格。

(三)研究队伍相对薄弱。三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孜孜不倦的学者,如何明、廖国强、王平、关传友等。但后继乏人,梯队有断层的危险。在组成人员上,绝大部分研究者来自林业战线,这么一道风景线,整齐是整齐,但未免单调。目前应该充实一些文科领域,如美学、文学、哲学、艺术等部门的学者参与其中,使研究队伍多样化。各类竹文化研究机构人员整合力度也不够。不仅要广泛吸纳各专业的研究者进机构工作,而且要开展专业之间的交流活动,让文科和农林理工科类知识相互渗透交叉,以丰富和改善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其素质。

基金来源:浙江农林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南宋诗歌发展史论”,编号2351000679。

上一篇:以人为本促进高校人事管理 下一篇:前奏曲和赋格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