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软件产业集群现状研究

时间:2022-09-21 06:18:20

成都软件产业集群现状研究

【摘要】通过对成都软件产业集群现状各个层次的分析研究,探究其取得成就的原因与优势,以期为成都软件集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其它软件园的发展提供经验与借鉴。

【关键词】软件产业 集群 高新区 公共政策

成都软件产业最近数年来,从弱到强,从分散到集中,逐步成为真正的中国软件名城,这里聚集着SAP、NEC、GE、EMC、NCS、Maersk、WIPRO、DHL、Manulife、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3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其中40%为外资企业,有26家世界500强企业,120家行业知名企业,10家世界软件企业30强,11家全球外包企业100强。仅仅在天府软件园,从业人员近4万人,总规划建筑面积370万平方米,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30余万平方米,是国内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软件园区。大企业小企业相辅相成,协调发展,2010年GDP达到534亿人民币,而销售收入则达到2780亿人民币,2011GDP接近800亿,销售收入接近4000亿。研究成都软件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状况及经验,对维持产业集聚发展以及其它软件园进行借鉴都有重要意义。

一、成都软件产业集群基本情况

目前,成都高新区软件产业集聚在“六大领域”颇具影响力和知名度。①服务外包领域。截至2009年底,成都高新区已聚集服务外包企业100余家。商务部合同备案外包服务1.55亿美元,同比增长12%。ITO业务稳定增长,RPO项目引进较快;②信息安全领域。成都高新区聚集了三〇集团、卫士通、赛门铁克等60多家企业,是中国最大的信息安全研发生产基地。2009年,高新区信息安全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8亿元;③行业应用软件领域。涵盖了管理软件和电子商务、网络安全防护、工程技术、开发测试、信息产品供应链集成、协同软件开发,如SAP、台塑网、甲骨文等;④嵌入式软件领域。目前已聚集了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摩托罗拉、阿尔卡特等,成为中国第四大通讯研发中心;⑤IC设计领域。通过引进英特尔、中芯国际、友尼森、TI等国际知名IC企业,吸引和聚集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地IC设计企业,形成了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的完整IC产业链;⑥数字媒体业领域。在数字媒体业发展上,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推动了游戏动漫等产业迅猛发展、亮点频出,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是极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主要包括网络游戏、手机游戏、视频游戏、动漫动画等领域。

二、成都软件产业集群的结构分析

(1)经过近年来的迅猛发展,成都软件产业集群不断升级,已初步形成了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的功能性聚集、有机化互动、产业链支撑和生态型发展的格局。区内各种要素市场不断发展、相关的孵化园、培训中心、产权交易所等科技支撑机构日益健全,为软件完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了展环境,形成了“以软件产业为中心、以公共政策为推手、以四大服务平台为支撑、以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为纽带、以产学研政良性发展互动为保障”的产业集群网络化生态发展格局。

(2)成都软件园内产业集聚群内规模以上企业已经有近600家,其主体情况下表1所示:

三、结论

(1)成都软件产业集群表现出较强的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增长能力。同国内其它软件园相比,成都在众多方面都占在很大优势,更是位于中西部之首的地位,其强大的创新能力、竞争力这些优势都显示着成都软件园巨大的前景。成都软件园集聚不仅仅是单个公司的简单加总,而是基于同业企业相互促进、产学研政良性互动的群体性互动。由于人员的流动和非正式的交流,隐性知识得以在集群内传播;同时,由于政府主动引导企业的差异化了展,产业集群并没有陷入同质化竞争,也因此避免了基于简单模仿的集群锁定问题。

(2)成都软件产业集群依赖于人才资源、公共政策和人文环境。①富集的IT人才和科技资源成为成都软件产业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成都历史上是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的功能性和战略性部署区,有为国防和民用发展而奠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大量科研院校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电子科大等高校每年培养十万左右的IT毕业生,这些因素为成都软件产业提供了基础条件和创新资源;②不断完善的政策措施成为软件集群创新发展的强大推托,成都各级政府把软件产业确定为战略性、前导性和支柱产业,集中资源全力推进,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行业竞争氛围。一方面,政府以各种优惠的政策引导企业向园区内集聚,形成并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空间的“空间场”和“生态域”;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出台扶持政策,降低群内企业创业创新的交易成本和风险,吸引创新人才流入、形成一套有利于创新型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③天府之国的成都,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融,塑造了人们乐观、宽容、阳光的心态,这样一种心态对于软件企业的合作和公平竞争至关重要。另外,在宽松的环境中,研究开发和创作人员获得更加自由的发挥空间,企业也更容易实现长远目标而持续投入。

参考文献:

[1],李聪,陆燕萍. 成都市软件产业集群企业网络演化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1,(10).

[2]黄源.促进成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J]高校讲坛,2008,(26).

[3]水主编.产业经济学[J].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上一篇:股票最优组合确定预测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神经网络与模糊数学的个股短期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