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四有”伴随每一个学生的幸福成长

时间:2022-09-21 06:15:46

让“四有”伴随每一个学生的幸福成长

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反映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根本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小学阶段是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键期,让每个孩子“有健康的身心”、“有良好的习惯”、“有广泛的兴趣”和“有发展的潜质”,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学校把培养“四有”学生作为育人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首先,要培养学生“有健康的身心”。健康的身体是每一个孩子终身发展的前提基础,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应把孩子的健康发展作为首位考虑。像学校内容丰富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每学年开展的趣味运动会和田径运动会,足球、网球等多彩的体育社团活动,让孩子们在参与中锻炼了体魄、增强了体质。当然,不仅是健康的体魄,还应有健康的心态和完善的人格。比如,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该如何选择?是选择自暴自弃,还是勇敢面对?这需要老师用爱和责任关心每个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灵和性格养成。当孩子在某一方面出现问题时,教育的良机也出现了,恰当的教育可以很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校长室门口的“心之桥信箱”,卡通的画面、红心的造型拉近了和孩子们的距离,学生非常愿意把心理话与校长进行倾诉;校园网上的“连心桥信箱”、布置舒适的心理咨询室,孩子们遇到问题可以发邮件、与老师聊聊,学校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了心灵舒展的空间。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要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去创造快乐人生,就必须激励孩子从点滴的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我校以“六好习惯伴成长”培养为抓手,内容涵盖生活、礼仪、学习、劳动、道德、思维六个方面,涉及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中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从一年级入学的“引桥习惯课程”,到分年级段实施的“2+1”习惯培养工程,搭建了“六习惯、四指标、三段式”的好习惯培养体系。每学期各有侧重、循环上升,从点滴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学校还坚持正面激励,开展了六好习惯“点赞”活动、寻找学校好习惯代言人等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将“最美行为”在学校传播。如今,“六好习惯伴成长”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在潜移默化中润泽了学生的心灵。

学校还应该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各种事物、对各个学科浓厚的兴趣,这是学生创造和发展的基石。在实施国家、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学校根据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从“科学探究、文化历史、艺体修养、身心健康、生活技能”五大板块入手,初步设立二十余门学校课程,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使课程实施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常态化。学校还开设了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科技小能人、头脑奥赛、机器人、小浪花文学社、白帆剧社、英语模仿秀、合唱、舞蹈、葫芦丝、古琴、民族打击乐、足球、田径、游泳、轮滑、PS图像处理、海洋研究、DIY手工制作、国际象棋、国际跳棋、轮滑、魔方、幻想画、儿童画、海洋教育、趣味数学、舞蹈、合唱、机器人等40个学生社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社团课上,老师重在激发兴趣、引导体验。以科技头脑奥赛社团和机器人社团为例,孩子们愉快参与,边玩边思,在合作中动手实践。正因为有了这份兴趣和放松,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培养,近两年来我校获得了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机器人项目的多个全国冠军,并连续两年代表中国参加了在美国举行的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决赛,机器人比赛也将于近期赴法国参加世界决赛。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她必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

6-12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不仅要奠定好知识技能的基础,还要引导孩子有面向未来的美好梦想,帮助他们注入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学校还应该注重孩子发展的潜质,关注孩子的能力培养和持久的学习力形成。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应将“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贯穿其中,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让每一个孩子能主动求知,健康发展,认识世界,迎向未来,全面积淀未来发展的潜质,真正将“健康身心、良好习惯、广泛兴趣、发展潜质”的四有学生伴随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成长!

上一篇:励精图治谋发展 献身职教写春秋 下一篇:儒家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