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西方媒体的弦外之音

时间:2022-09-21 04:16:43

读懂西方媒体的弦外之音

“五一”劳动节刚过,公司里的同事就在议论,一线城市楼市成交量大大萎缩,股市出现了大跌。没说几句,就有人把话扯到西方媒体身上,说是他们好像又嗅到了什么味儿,迫不及待地预测中国经济即将崩溃。

其实,预言中国经济即将崩溃或中国经济即将成为世界超强的语言游戏,10多年来一直没有消停过,“中国崩溃论”与“中国”是一对如影随形的孪生兄弟。早在今年1月,美国《新闻周刊》把中国将因房产泡沫破裂而陷入经济崩溃,置于该刊预测的“2010年十大世界预测”第二位,排在“美国增兵阿富汗奏效”之后。随后,华尔街的“空头大师”查诺斯也断言,中国房地产业就像“迪拜的1000倍,甚至更坏”,中国经济正滑向崩溃。英国《金融时报》也发表文章称,中国将重蹈日本的覆辙,奔向日式资产泡沫的末路。

人们不会忘记,几个月前的哥本哈根气候高峰会,撕碎了西方的伪善面具,迫使美国不得不顾及以中国为首的第三世界的立场,这不但使“环保道德盟主”易手,同时又形成了欠发达国家为了实现现代化而与欧美强力抗争的局面。于是,不知不觉间西方社会一方面酝酿出中国的“大国责任承担论”,一方面又出现敌视中国的氛围,纷纷抗议中国的立场太“霸道”,但因为实现全球经济复苏与金融平衡还须依靠中国合作,所以对华龃龉总算有所收敛。

至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中国展示了不凡的组织能力和物质基础,马上有欧洲媒体出来搅局,说“大西南旱情只是有所缓解而并未彻底解除,王家岭未能再次创造生命和救援的奇迹,而玉树地震灾区的废墟和瓦砾还正在清理之中……无论如何,上海世博会远远没有民生和生命重要。因此,低调一些是明智的。”

难道说,因为发生了矿难、旱灾、地震,上海世界博览会就应该办成丧礼一般。前些年,一场寒流让中国南京的某个民工冻死,许多中国媒体立刻想到用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来慨叹世风日下,而同期欧洲冻死了43人,而大部分欧洲人和欧洲媒体却觉得很正常,没有什么可抱怨的,用几个镜头或几行字交代了事。

回想起来,10多年来总是有一些西方媒体,经常发表一些别样言论,挑中国的毛病。不是说中国太强了,就是说中国快要完蛋了。中国太强了,不行,中国人凭什么活得这么滋润?这会威胁西方的生存;中国太弱了,也不行,你留下的烂摊子谁来收拾?这会影响全球安定。总之,是好是歹全凭他们说了算。

左摇右摆,由此可见一斑。

西方世界的心态有时真的让人看不懂,他们的真实用意是什么?英国前首相帕麦斯顿的座右铭“A country does not have permanent friends, only permanent interests.(一个国家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是英国外交不变的立国之本,其实也是西方国家一贯的立国之本。只要能获取利益,采取什么方法,对别人有什么伤害,都可以忽略。斯威夫特有句名言:我相信在政治中有一条神圣的“马雅维里”定律:“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另一部分人就要作出牺牲。这是我们愚蠢吗?不是!是我们选错了游戏!”利益博弈是西方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一部分人的利益轮替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周而复始。目前中国借助制度创新和知识创新,正在把以前摸着石头过河所走出来的小路扩建为大路大桥。它是超大工程,西方自然会觊觎其中的利益,却又担心分不到一杯羹,“中国崩溃论”与“中国”只不过是其复杂心态的写照。

西方列强玩弄国际话语霸权这套诡辩术,至少已有100年以上的经验。时至今日,他们又发展出“软实力”式的霸权,如“中美国”、“中德国”之类堂皇的陷阱。中国人若不先修补这门西方话语霸权学,将被诱入思维迷魂阵,走得踉踉跄跄,狼狈不堪。

上一篇:流水线上的青春 下一篇:拷问陈光标,该STOP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