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2-09-21 03:33:05

长武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1月10日在长武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长温志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长武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经济新常态,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全面建成富裕、和谐、美丽、幸福新长武迈出了坚实步伐。

——这五年,我们勇立潮头、大干快上,发展的步子越来越坚实。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6年,预计全县生产总值达到71.2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90.4亿元,规模工业产值达到84.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2.2亿元,这五项指标均较2011年翻了一番。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2亿元,是2011年的1.15倍,财政总支出达到14.7亿元,是2011年的1.76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6447元、8786元,较2011年分别净增7578元和3141元。这一串串令人振奋的数据,凝聚着全县上下的艰辛努力,成为我们五年工作最真实的反映。

——这五年,我们勇于开拓、敢闯敢试,创新的路子越走越宽广。工业经济“由弱变强”,彬长旬高端能化基地首个煤化工项目建成试运营,结束了“挖煤卖煤”的历史;电商产业“从无到有”,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公司+基地+农户”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开创了促农增收的新途径。探索形成了“绿色生态、矿区服务、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商贸服务”五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模式,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成功样板。启动各类改革任务211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14项,成功组建了县政务服务中心,镇村综合改革、商事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这一个个发展的创新探索,体现着全县上下的担当作为,成为我们五年实践最精彩的华章。

——这五年,我们勇担使命、不忘初心,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7900多套,建成了全市最大的县区应急避难广场。全县所有行政村自来水、硬化路、卫生室、农家书屋、娱乐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入治污降霾,广泛增绿造绿,守住了弥足珍贵的“长武蓝”。长武中学新校区、标准化县医院投入使用。为全县农村群众免费接通了有线电视,我县成为全省第一个“数字有线电视+公共视频专网”政府全购买的县区。五年来11.4万名贫困群众告别了贫困生活,建成113个幸福院,让946户特困群众吃住无忧,619户贫困群众户均出资1万元住进城镇商品房。这一件件暖心的实事,彰显着全县上下的为民情怀,成为我们五年奋斗最动听的音符。

五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五个方面工作:

(一)扭住加快发展第一要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围绕转型发展“主旋律”,在换挡调速、优化结构上持续发力,实现了总量与质量的同步提升。连续三年实施“农民增收十大工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品牌农业,农民增收的基础更加坚实。粮食连续五年喜获丰收,总产稳定在5万吨以上。苹果面积发展到28万亩,产值达到15亿元,是2011年的1.4倍,优果率达到85%,较2011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长武苹果在国家会议中心“闪亮登场”,“长武红”被评为“中国果品百强品牌”。核桃面积达到10.8万亩,实现产值5000万元;蔬菜面积发展到2.37万亩;建成规模养殖场(户)47个,畜牧业实现产值4.6亿元,是2011年的1.8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流转土地3.5万亩,建成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4个,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8家。201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预计完成33.1亿元,是2011年的1.84倍,年均增长13%。以资源有序开发和综合利用为主线,大力推进“三个转化”,“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建立。胡家河煤矿、彬长矿区生产服务中心建成投运,60万吨甲醇、高家堡煤矿、万华矿山装备制造项目进入试运营,亭口水库大坝主体建成,孟村煤矿正在进行隐患治理施工,大唐彬长发电厂二期具备开工条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1家,煤炭产能由2011年的300万吨提升到1500万吨,累计生产原煤3415万吨、甲醇74万吨,发电288亿度。煤电、五里铺两大工业园区入驻企业19家,成为全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园区。2016年,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39.6亿元,是2011年的3.14倍,年均增长25.7%。以打造陕甘宁边际非公经济投资“洼地”为目标,着眼于扩大就业、繁荣市场,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相继引进京东、苏宁等知名电商品牌,全县注册电商经济组织达到36家,年线上交易额达到2300万元以上。西北最大的县级汽车销售中心海纳汽车城建成运营,义乌商品交易博览城被列入中商联“百城万亿”增长与发展计划重点培育项目,百富源粮油公司在上海股交中心Q板挂牌上市;修复保护了革命活动旧址,昭仁寺景区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十里铺窑洞文化景区、红星森林公园、浅水塬丝路民俗生态园初具雏形,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正在加快形成。设立3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安排1000万元贷款风险抵押金,撬动银行贷款1亿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群众创业致富。全县共建成创业孵化基地4家,新增非公企业330家、个体工商户2041户,非公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48.18%,较2011年提高了3.48个百分点。

(二)坚持项目建设第一抓手,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做足做好建设、管理、招引、争取“四篇文章”,项目总量不断扩张,拉动效应显著提升。五年来,全县共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92个,完成投资460亿元,其中,108个县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47.5亿元,18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6亿元,建成了一大批投资大、产出高、效益好的重大项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全面推行重大项目包抓、项目协调推进、定期检查通报和考核奖惩等工作机制,出台了项目管理“四个办法”和《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若干规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文件,有效规范了项目审批、资金使用、招投标、建设过程和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形成了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先后多次赴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开展招商,成功引进了大唐、陕煤等一大批知名企业。五年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项目58个,合同引进资金434.7亿元,落实到位资金248.3亿元。紧盯国家投资动向,积极向上协调,五年累计争取国家投资项目915个,涉及资金238亿元。

(三)突出全域发展第一方略,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坚持“精致、人文、生态、宜居”的理念,着力扮靓陕西“西大门”,开创了城乡统筹推进、一体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局面。县城框架进一步拉大,建成区面积扩大到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8.9%,较2011年提高了6.6个百分点。累计投资133亿元,连续五年实施“城建十大工程”,建成了新都会商业步行街、牛弘北路、陶南路等一批城建项目,开通了1路2路公交,县城集中供热基本全覆盖;长武火车站、亭口二级汽车站建成投运,城乡服务功能更加健全。启动了支撑陕西“西大门”的8个镇办基础设施升等改造工程,不断发展和完善各项硬件,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亭口、丁家率先步入部级重点示范镇,小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全面推广五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建成了以枣园镇惠家生态民俗村、相公镇青龙山乡村生态旅游景区等为代表的14个美丽乡村,探索出了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的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子。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累计投资2.73亿元,建成农村公路207.5公里,七强路、亭巨公路巨家至三台段、长宁公路县城至方庄段等工程全面完工;建成新农村重点村55个,完成了农村低压电网升级改造;实施土地复垦项目81个,复垦整理土地5152亩,净增耕地3930亩,建成高标准农田5万亩;日供水1.21万吨的城乡水源改扩建工程投入使用,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94处,解决了12.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深入开展“城市容貌大提升、农村环境大整治”活动,探索出了以“枣园经验”和“洪家模式”为代表的环境卫生整治“长武模式”,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四)着眼生态质量第一品牌,环境优势逐步凸显。牢固树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理念,坚守生态红线,铁腕治理污染,实现了绿色发展、永续发展。连续三年实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大工程”,深入推进千里绿色长廊、“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建设,治理水土流失62平方公里,植树造林21.5万亩,建成绿色家园示范村52个,绿化道路150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4.8%。大力倡导低碳生活,扎实推进建筑、工业、交通、公共机构和农业农村节能,广泛推广应用清洁能源,万元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5.8%。持续加大对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排放的监管力度,建成了亭口污水处理厂、大唐彬长发电厂脱硝脱硫提标改造等工程,全面完成了市上下达的污染减排任务。深入开展“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淘汰黄标车329辆,拆除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158台,取缔露天储煤场13家,完成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13家,全县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0天,“长武蓝”成为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底色,成为我县对外宣传的靓丽名片。

(五)牢记民生改善第一责任,发展红利充分释放。全面落实“两个80%”要求,坚持每年为群众办理“十件实事”,五年累计投资85.6亿元,实施民生项目352个,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获得感。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创新实施精准脱贫“九大方略”,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2亿元,完成16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和31个整村推进项目村建设任务,搬迁贫困群众1.1万户4.5万人,全县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12.5万人减少到2016年的1.05万人,我县被评为2015中国改革案例单位。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投资6.4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3所、中小学41所,建成寄宿制学校18所,组建了初级实验中学,建成了市级标准化职教中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全覆盖,全面启动13年免费教育,高考成绩连续多年稳居全市第二。卫计事业健康发展,投资907万元,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3所,建成村级卫生室160个;实施了优生促进、母亲健康、计生家庭创业“三大工程”,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6%,累计报销医药费用114.6万人(次)2.77亿元,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深化药品“三统一”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我县医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全县人民享受到了更为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数字影院投入运营,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室140个、文化广场105个、农家书屋16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4%以内;“五大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城乡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累计发放低保金2.04亿元、医疗救助款2600万元、救灾款1361.4万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排。投资1700多万元,为老城区41个住宅小区接入了供热管网,2600户8500多名群众享受到了集中供热的温暖。社会治理不断深化,扎实推进依法治县,“六五”普法全面完成。倾力打造“首善长武”,持续加强平安建设,公共视频监控覆盖城乡,“两率一度”始终位居省市前列。安全生产“三基”“三化”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此外,统计、审计、供销、气象、邮政、通讯、保险、金融、档案、双拥、民宗、残疾人、红十字会等各项事业和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五年。五年来,我们立足全市争一流、全省创先进、全国出经验,先后荣获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等十多项国字号荣誉和全省绿化模范县、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十佳县、全省现代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县、全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先进县等数十项省级荣誉,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市服务支持工业发展先进单位,平安建设、招商引资、扶贫开发等工作连续多年走在全市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及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辛勤工作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驻长武警官兵、离退休老同志和所有关心支持长武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五年砥砺奋进,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五年探索实践,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切体会到:办好长武的事情,必须始终树牢绝对忠诚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同频共振、步调一致,坚决有力地贯彻落实中、省、市和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必须始终保持加快发展的节奏不放松,以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气魄,在实干中破解难题,在创新中厚植优势,立足爬坡过坎,矢志追赶超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城乡群众;必须始终强化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府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方式推动工作,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必须始终牢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严字当头、管处用力,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持续转作风、强素质,为创造人民满意的工作业绩提供坚强保证。这些在实践中形成的成功经验和宝贵财富,是未来发展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必须矢志不移、长期坚持。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和全县人民并肩奋斗、克难前行,创造了令人振奋的辉煌成就,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只要我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倍加珍惜团结奋进的好氛围,不断地去坚持、去传承、去创新,长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回顾过去五年,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县域综合实力不强,经济体量依然偏小,全县GDP总量仅为全市的3.2%,处在全市中下游水平。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60%,且“一煤独大”,农业产出率低,服务业发育不足、层次不高,产业类型较为单一。三是群众收入增长缓慢,尤其是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后劲不足,与全市农民收入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四是财政保障压力较大,财源结构单一,刚性支出逐年增多,后续财力不足,收支矛盾日益突出。五是部分干部干事创业、克难担当的精神还不够,不愿为、不敢为、不会为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党风廉政建设任重道远。对此,县政府将高度重视,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新一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是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也是实现追赶超越的关键阶段。纵观大势,政策机遇叠加,未来五年长武发展时不我待。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持续升温,“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使长武由过去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腹地转变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和陕西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国家脱贫攻坚和加快革命老区建设的强力推进,为我县争取更多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省市践行“五个扎实”、奋力实现“追赶超越”的战略要求,以及培育以彬长麟为中心的渭北台塬区域经济增长板块、打造彬长旬高端能化基地和支持长武建设陕西“西大门”的总体安排,为我县雁行破阵、领先翱翔带来了广阔空间。分析现状,发展基础坚实,未来五年长武发展大有可为。经过多年的持续奋斗,我县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产业支撑更加有力,区位优势日益凸显,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升,汇集了人气、聚旺了商气、激活了财气,蓄积了厚积薄发、追赶超越的巨大能量,长武已经具备新常态下实现中高速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永续支撑。面对重任,内生动力充沛,未来五年长武发展底气十足。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干部群众心齐气顺,18万长武儿女人心思进、万众追梦的信心空前高涨,为我们谋求更高层次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在加快长武各项事业发展的“新长征路上”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按照县第十六次党代会绘制的宏伟蓝图和总体部署,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施“创新引领、项目支撑、产业升级、城乡一体”四大战略,突出“民生优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绿色崛起”四项重点,强化“解放思想、依法治县、深化改革、从严治党”四大保障,努力打造“一城三基地”(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城市和陕西重要的现代能化基地、现代农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全面建成“富裕、和谐、美丽、幸福”新长武!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

——县域综合实力持续攀升。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09.6亿元,年均增长9%;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7亿元,年均增长8%;奋起追赶超越,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中进入前37位。

——全面小康目标如期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0692元、14805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9%、11%;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城乡群众同步迈入小康生活。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1%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7.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20天以上,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县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8%以上,教育、医疗、文化资源更加均衡,群众衣食住行等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今后五年的工作重点是:

(一)崇尚创新,强化追赶超越的产业支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基点、第一动力,深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创新,推动三次产业互动融合、协调发展,倾力打造咸阳北部最具活力的产业发展高地。大力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和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工作进程,不断扩大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循环农业规模。到2021年,全县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覆盖率达到85%以上,建成15万亩优质核桃基地,新建规模养殖场(户)40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0家。以建设彬长旬高端能化基地为契机,深入实施工业经济翻番计划,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做好煤与非煤两篇文章,主动对接、融入“中国制造2025”,加快形成七大产业集群。到2021年,全县规模工业产值达到149亿元,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50%以上。实施发展小微企业、做强中小企业、推动大众创业“三大工程”,围绕汽车销售、建材家居、餐饮服务、食品加工、商贸物流、电子商务、休闲旅游等商业板块,培育更多市场主体,打造陕甘宁边际非公经济投资“洼地”。到2021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6亿元,非公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48%以上。

(二)注重协调,丰富追赶超越的内在底蕴。“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牢固树立“全域景区化”理念,深化产城融合,实行“多规合一”,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一体发展。紧扣“精致、人文、生态、宜居”理念,发扬“工匠”精神,加强供气排污、市场、停车场等设施建设,加快老旧基础设施提标改造步伐,实施“海绵城市”、立体绿化、“城市点亮”工程,着力彰显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城市特色。到2021年,全县城镇化率提高到51%。狠抓五个“优美小镇”、三个“综合示范区”建设,用足用好移民(脱贫)搬迁、压煤村搬迁等政策,不断为城镇积聚人气商气;持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成各镇办街道改造提升工程,强化产业支撑,补足功能短板,让城镇更有实力、更富活力、更具魅力。全面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大农村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工作力度,着力绘就一幅环境优美、物阜民丰、浸透乡愁的美丽乡村和谐新画卷。到2021年,全县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29个。

(三)厚植绿色,彰显追赶超越的独特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始终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使长武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广泛开展植绿造绿,将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区域绿化、景观建设等有机结合,全面构筑绿色“防火墙”。到2021年,全县完成营造林7万亩,有林地面积达到31.7万亩。加快红星森林公园、长亭湖、公刘湖等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建成城市湿地、镇级污水处理厂等生态环保工程,加强重点流域和煤矿采空区、压煤村等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完成7个省级生态示范镇创建任务,打造更多的生态示范村,让群众享有更多的绿色福利、生态福祉。开展“防治雾霾天·守护长武蓝”五年行动,强化“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等措施,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着力消除重污染天气。严把项目准入关口,认真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加强执法检查,畅通举报渠道,依法严惩各种环境污染行为,坚决不要“带污染的GDP”。

(四)全面开放,打造追赶超越的强大引擎。开放是经济繁荣的必由之路。主动顺应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大趋势,积极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互惠合作,不断拓展我县工业产品、农副产品县外销售市场。主动与彬旬、陇东等地沟通协作,携手推动陇彬——徐州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工程加快建设,共同争取西气东输支线等重大工程早日实施,打造合作共赢、良性互动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等工作,让改革“红利”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全面迸发。深入实施“互联网+”工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仓储物流等新业态,培育和招引一批面向西部、辐射周边的商贸流通企业,将长武建设成陕西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主动参与西洽会暨丝博会、杨凌农高会等会展活动,积极承办省、市各类商贸交流活动和文体活动,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行、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重,紧盯国际国内500强和产业领先企业,以能源转化、装备制造、现代农业、商贸物流、旅游开发等为重点,集中力量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以重大项目的引进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制定出台鼓励人才回乡创业优惠办法,支持长武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办经济实体,加快形成“人回乡、钱回流、企回迁”的雁归经济效应。

(五)实现共享,培育追赶超越的内生动力。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始终坚持“两个80%”要求不动摇,办好民生实事,促进社会公平,努力让全县人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劳有所得,生活更美好、日子更幸福。全面完成长宁公路、亭枣公路、长枣公路等主干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开通县城3路公交。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成日供水能力2万吨的县城第二水厂,全面解决城乡群众饮水问题。认真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深入推行精准脱贫“九大方略”,综合运用光伏发电、乡村旅游等措施,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户不落、一个不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建成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等重点工程,使城乡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到2021年,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巩固率均达到100%。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行三医联动、分级诊疗,建成中医院迁改建、标准化妇幼保健院等医疗卫生项目,着力打造健康长武。持续扩大“五大保险”覆盖面,实现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不断完善大病救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低收入家庭救助、五保供养等社会保障制度,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新城大剧院、室内体育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让全县人民充分享受文化“大餐”。扎实开展“七五”普法,持续深化“平安长武”建设,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开展安全隐患常态化排查整治,尽最大努力让群众安居乐业、平安幸福。

三、2017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新一届县政府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承载着全县人民的信任、重托和期待,我们将按照对陕西“追赶超越”的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力谱写长武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新篇章。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达到77.1亿元,同比增长8.3%;农业总产值达到34.8亿元,同比增长5%;工业总产值达到101.2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规模工业产值达到94.7亿元,同比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2亿元,同比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45亿元,同比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6亿元,同比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695元,同比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708元,同比增长10.5%。

围绕上述目标,县政府将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深入脱贫攻坚,在加快小康进程上实现新突破

加快移民搬迁。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原则,精准识别搬迁安置对象,用好存量房、增量房安置等政策措施,严把安置面积、补贴标准、资金拨付和后续生活“四个关键环节”,紧盯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加快已开工的5个安置点建设进度,确保年内完成590户2104人的移民脱贫搬迁任务。精准对接贫困人口需求,通过发展产业、企业务工、投身公益、自主创业等多种形式,解决好易地搬迁群众的长远生计和后续发展问题,让搬迁群众就业有岗位、创业有门路、增收有渠道,真正实现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

强化脱贫支撑。紧扣“两年脱贫摘帽、三年巩固提高”目标,全面落实“五个一批”和“九大方略”,确保1.05万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深入推进产业脱贫,支持贫困群众发展畜牧养殖等产业,力争年内全县驴存栏达到3000头,建成光伏发电系统875千瓦。加强贫困群众就业培训,全方位开发就业岗位,力争1800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扎实推进教育扶贫,认真做好贫困生资助、留守儿童关爱等帮扶工作。充分发挥农村低保、各类救助的兜底作用,妥善安排因病致贫、因灾返贫和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持续深化生态扶贫,大力发展杂果经济和林下经济,实现全县所有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用好“公益中行”精准扶贫互联网平台,架起中行与贫困户之间的连心桥、脱贫桥、致富桥,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

加强群众教育。坚持把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下大力气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决心和信心,坚决摒弃“等要靠”思想和政策依赖心理。大力开展“送知识下乡、送技能上门”等活动,引导贫困群众学技术、创市场,自主创业致富,用自己的双手摘掉“穷帽子”,着力消除“以穷卖穷”、好吃懒做、坐等索要等现象,实现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确保脱贫的稳定性、有效性和持久性。

实施动态管理。继续实行县级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等帮扶制度,调整充实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联络员,加大帮扶力度,拓宽帮扶渠道,细化目标,挂图作战,确保贫困群众增收有产业、脱贫有门路、长远有保障。不断加强建档立卡工作,健全贫困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定期对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状况进行全面核查,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建立严格、规范、透明的贫困退出机制,坚决防止“被脱贫”“数字脱贫”等现象发生。

(二)加快转型升级,在壮大产业实力上实现新突破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高产、优质、生态、观光”发展理念,做好“粮稳产、果提质、畜集约、菜精细”四篇文章,全面开创龙头引领、多点支撑、品质提升、繁荣开放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5万吨以上。稳步壮大“两果”产业,年内新建苹果园1万亩、核桃园5000亩,唱响“马栏红”长武苹果品牌。实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工程,改造老果园5000亩,扩大绿色、有机、无公害果园面积,有效淘汰低端产能。加快发展畜禽养殖业,壮大“公司+基地+农户”养殖规模,构建以肉驴生猪养殖为主导、其他畜禽养殖为补充的特色养殖业体系,扎实做好畜牧防疫工作,确保大家畜存栏达到3万头,生猪存栏达到3.3万头。支持群众发展设施蔬菜、食用菌种植等特色产业,年内新建设施蔬菜600亩。全面推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引导农业规模化经营,力争年内流转土地达到耕地面积的20%以上,培育市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2个;加强与正大集团、黑萨牧业、蒙驴公司等企业对接联系,力争年内引进农业龙头企业3家。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战略,积极探索将网络物联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打造农业信息化全产业链,让农民搭上“互联网+”这班“时代快车”,成为“大数据”时代的新型农民。

持续壮大工业经济。以打造彬长旬高端能化基地核心板块为目标,抓住去产能机遇,发挥我县煤炭资源储量丰厚、煤质优良优势,下大力气推进煤炭就地转化,力争在补充和延伸产业链条上取得重大突破。突出实体经济,强化政策扶持,积极帮助煤炭、煤电企业提质增效、广开销路,力争全年生产原煤1100万吨、甲醇55万吨,发电50亿度以上。加强与省市沟通衔接,力争年内大唐彬长发电厂二期、万华装备制造项目二期正式开工建设,高家堡煤矿完成联合试运转,60万吨甲醇项目达产达效,矿区物流配送中心建成运营。加快推进陕西煤化能源有限公司等企业上市步伐,不断壮大企业综合实力。抢抓陇彬——徐州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机遇,力促华电彬长煤电一体化项目尽快落地。完成金醇古酒业、同康药业等传统企业扩能技改工程,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

加快繁荣第三产业。坚持把非公经济作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的新引擎,做大商贸物流业,做强现代服务业,做精旅游业,为县域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大力营造“亲”上加“清”的新型政商关系,对采用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全部向民间资本开放。加快尚德昭仁财富广场等项目建设,力争义乌商品交易博览城一期工程主体完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进一步拓展我县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网上销售市场,力争年内发展电商经济组织20家。加快建设红星森林公园、丝绸之路第一驿站等旅游景区,谋划开发昭仁寺、长亭湖大景区,全面提升旅游产业规模。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力争年内培育个体工商户500户,新增私营企业40家,非公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48%。

(三)狠抓项目建设,在增强发展后劲上实现新突破

聚力争取项目。紧盯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围绕煤炭资源转化、农产品深加工、市政建设等领域,聘请专业机构深度策划包装一批符合县情民意、契合发展规划、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优质项目,千方百计列入中、省、市盘子,形成接续有力的项目建设格局。抢抓国家实施脱贫攻坚、革命老区县建设等机遇,加大与省市相关部门的联系衔接力度,争取更多项目和工作得到省市的支持、更多的优惠政策向我县倾斜。

全力招引项目。加强与沿海产业聚集区的沟通联系,充分运用小分队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等新模式,瞄准规模大、实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提早衔接、主动跟进,着力引进一批装备制造、现代农业、商贸物流、乡村旅游、生态观光等非煤产业,年内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0个以上。加强与中船重工、山能、陕煤化等企业的对接洽谈,促进200万吨煤制油、煤制乙二醇、68万吨煤制烯烃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年内招引一个规模较大的煤化项目落户我县。突出精准招商、严格选商,坚持“四个不要”原则,有效落实项目包抓和限时办结、流失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项目招一个、落一个、成一个。

合力建设项目。今年,全县计划投资172亿元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其中,安排县级重点项目40个,年度计划投资45.1亿元。严格落实“五个一”包抓机制,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建立项目建设“一次性告知机制”和“工作完成责任清单”,全面推行工业用地“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供应方式,以及“弹性土地出让年限”的供地政策,不断降低项目收费成本、土地成本、融资成本,力促项目顺利实施。充分利用冬闲时节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开春后即可动工建设。

发力管好项目。严格落实《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要求,切实规范项目设计、招投标、资金使用、施工许可等建设程序,将项目策划包装、资金争取、落地建设等各个环节全部纳入考核范围,加强源头管控,强化现场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和违规违章企业,全面落实质量安全环保终身责任制,打造廉洁工程、精品工程、放心工程。

(四)建设美丽城乡,在促进一体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高起点编制规划。强化规划引领作用,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加强与省市沟通衔接,确保《县城总体规划(2014—2030)》年内颁布实施。按照适度超前、突出特色、合理布局的原则,精心编制《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专项规划,全面完成40个行政村建设规划修编工作,为城乡规范有序建设提供蓝图和依据。精心做好亭口丝路驿站、五里铺工业园入口等重要城市节点和景观规划设计,着力彰显长武特色、打造城市亮点。

高标准建设城乡。按照“中心城区带动、优美小镇支撑、新型社区辐射、美丽乡村组团”的思路,强化示范引领,完善设施功能,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一体发展。启动实施北大街拓通棚改、牛弘南路、沧海路建设等项目,改造升级部分地下管网,全面提升城区绿化、亮化、美化水平,努力把县城建设得更加精致、更加怡人。以镇区基础设施“五个1工程”为抓手,持续推进三个综合示范区及五个“优美小镇”建设,加快城镇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使城镇承载力和带动力更强。加快浅水塬移民安置点等新型社区建设,力争年内搬迁入住。大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三年行动”,扎实推进农村绿化、亮化、美化、硬化“四化”工程,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深入挖掘乡村特色,全面推广枣园惠家、丁家十里铺等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年内建成新农村建设重点村11个,绘就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风景线。

高效能管理市容。按照管理与服务并重、整治和疏导齐抓的思路,不断完善城乡环境卫生监管网络。依法从严治理违规占地、私搭乱建现象,坚决维护城乡建设秩序。坚持动态巡查和日常监管相结合,突出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公路沿线等重点区域,集中整治马路市场、乱扔乱倒、交通混乱等突出问题,坚决消除管理漏洞和卫生盲点,营造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不断加强对广场、公园、公厕等公共场所的管理维护,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为群众提供舒适便捷的公共服务,力促城市形象大提升、镇村环境大变样。

(五)强化生态建设,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深入植绿增绿。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为抓手,按照“山水林相依、点线面结合、乔灌草搭配”的思路,深入实施植绿增绿工程,突出城镇街道、河岸流域、交通沿线、公园绿地等关键部位,做好见缝插绿、沿路植绿、拆违还绿、集中补绿“四篇文章”,让人民群众过上“大树下的幸福生活”。年内完成营造林2万亩,绿化美化道路30公里,建成绿色家园示范村11个。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质监测,做好水源地保护、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河道管护、地质灾害防治等综合治理工作,新建基本农田5000亩,治理水土流失18平方公里,着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屏障。

铁腕治污降霾。全面启动“防治雾霾天·守护长武蓝”行动,加大对重点企业、建筑工地等领域的监管力度,扎实开展扬尘污染、秸秆焚烧、餐饮业油烟等环保专项治理,落实燃煤锅炉拆改、淘汰黄标车等措施,促进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加快陕西煤化能源有限公司卫生防护区群众搬迁二期工程进度,开工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保障亭口污水处理厂满负荷运转,不断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建立部门联合执法和有奖举报制度,依法从重从严从快打击超标排污、偷排偷放等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让违法者付出付不起的代价。

深化节能降耗。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坚决把好项目“环评”关,认真抓好在建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严禁高耗能、高排放企业进入我县。深入推进建筑、工业、交通和公共机构节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大重点企业能耗监管力度,力争全县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4%以上。持续开展节能机关创建活动,加快传统产业节能改造步伐,大力推广使用新型材料和清洁能源,确保圆满完成市上下达的节能降耗任务。

(六)致力改善民生,在增进群众福祉上实现新突破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新城区幼儿园等项目建设步伐,确保今年秋季开学投入使用,彻底解决县城小学大班额和适龄幼儿入园难问题。不断深化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继续实施13年免费教育,建立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德育工作常态化机制。抓好中医院迁改建、标准化妇幼保健院、县医院传染病楼等项目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不断完善三级医疗网络,全面提高城乡医疗服务水平。稳妥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为母婴提供更优质的计生医疗服务。深入实施文艺下乡、文化惠民工程,坚持开展全民读书节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健康积极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切实提高社保水平。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让城乡居民享受到同样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和服务。稳步推进失业、工伤、生育、养老、医疗“五大保险”扩面工作,全面落实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孤儿关爱政策和权益保护制度,为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坚强保障。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严格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严查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全面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法治长武建设,认真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切实提高公民法律素养。不断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加强餐饮服务、食药安全、特种设备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领域的监管治理,营造安全规范、公正公平的市场秩序。大力推行“诉访分离”,引导群众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权益、解决问题;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和积案化解,坚决打击无理缠访、聚众闹访等违法行为,着力打造阳光、法治。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从快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大重点行业和领域检查整治力度,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各位代表,今年,县政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顺应人民期待,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将工作重点进一步向民生倾斜,财力物力进一步向民生投放,继续实施四个“十大工程”,全面增进群众福祉,改善群众生活,让全县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着眼于增加农民收入,实施粮食增产增收、蔬菜产业增收等“农民增收十大工程”,装满群众“粮袋子”、丰富“菜篮子”、鼓起“钱袋子”。着眼于增进民生福祉,投资3.9亿元,实施“两馆一院”建设、县乡道路升等改造等“民生十大工程”,让全县人民共享更多的改革发展红利,拥有满满的获得感。着眼于提升城镇服务功能,投资4.5亿元,实施北大街拓通搬迁棚改、牛弘南路拓宽等“城建十大工程”,为群众修好身边路、点亮屋边灯、解决入厕难,让城乡环境更美丽、人民生活更舒心。着眼于优化生态环境,投资2.02亿元,实施红星森林公园景观提升、社会造林增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大工程”,把“长武蓝”生态品牌叫得更响、更亮,让人民群众看到更多的蓝天白云和璀璨星空!

四、全面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重任千钧惟担当。今后五年,长武面临新的形势、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异常艰巨复杂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将勇担历史使命,提高施政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实干政府和廉洁政府。

(一)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牢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行政施政。进一步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坚持在县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主动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全面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与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切实提升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让政府政策更透明、权力运行更透明、办事流程更透明。

(二)坚持为民宗旨,建设服务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加快职能转变,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加快网上政务大厅建设,全面推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工作模式,切实提高政府效能。坚持“勤政为民”理念,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冷暖忧乐放在心头,最大限度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坚持勤勉履职,建设实干政府。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一抓到底的精神,干实在事、说实在话、做实在人。切实减少会议和文件,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用更多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形成“埋头苦干、少说多干”的良好政风。强化目标管理考核,用好“三项机制”,加大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力度,坚决整治庸懒散、为官不为、推诿扯皮现象,确保政令畅通、高效运转。

(四)坚持从严管理,建设廉洁政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严格遵守“八项规定”,管好用好政府资金,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不断降低行政成本。加强重点领域监督,紧盯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强化财政监管、审计监督,严肃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快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树立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天时人事日相催,万千帆影踏浪来。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只争朝夕的豪迈干劲、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勇于开拓促赶超,向着全面建成富裕、和谐、美丽、幸福新长武的目标大踏步前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上一篇:本溪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舟山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