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学《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思考

时间:2022-09-21 03:00:56

【摘要】各环节具体操作要求如下: 课堂设计——将社会需要设计为相应的课堂学习行为,形成以培养专业能力为核心、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为两翼的课堂教学预案。 示范引导——主讲教师进行操作...

职业中学《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思考

[摘要]《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职业中学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笔者通过 “任务驱动”教学法来构建教学模式,解决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计算机硬件操作上能力欠缺的问题。

[关键词] 任务驱动 计算机组装维护 动手能力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一种怪现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对具体的计算机硬件知识一窍不通,对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上出现的一些简单问题缩手无策。而我们在一些电脑市场或电脑维护店看到的工作人员往往没有什么计算机学历,或者根本不是学计算机的但是他们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非常熟练。我们会问他们怎么会的,他们通常回答是:做的多了、熟了,就会了不需要懂得太多知识。这种现象使我们意识到我们以前对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中职教育传统的课程设置具有学科化、理论化倾向,而忽视了专业化、职业化的训练,讲的多做的少。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构建教学模式,可以解决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计算机硬件操作上能力欠缺的问题。

下面具体探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四类主要的知识块如何按照“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⒈ 硬件组装

各环节具体操作要求如下:

课堂设计——将社会需要设计为相应的课堂学习行为,形成以培养专业能力为核心、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为两翼的课堂教学预案。

示范引导——主讲教师进行操作示范,在此过程中结合录像、课件、网络、软件进一步向学生展示操作的全过程。

模仿试做——学生在观看完老师的演示后开始动手实际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个别错误与一般错误。

纠错重做——及时纠正个别错误,集体讲评一般错误,之后让学生重做一些步骤。

复述总结——最后老师对操作步骤进行复述,特别提醒容易出错的步骤和环节,总结整堂课技能要点、方法要点和社会需要要点。

例如,在“为系统安装网络硬件”课例中,抓住其中的网卡安装、插槽选择、金手指的接触情况、网卡类型的选择,IP地址的设置等几项关键技术,而在网络原理、网络ISO的分层则一带而过只作简单介绍。教师先讲解示范,接着由学生试做,同时教师巡回指导,发现个别性问题,及时指导解决;针对一般性问题,教师则讲评纠错;之后对一般性问题容易出现的环节,让学生重做有关步骤。

⒉“故障检测”

上课前教师提前预设若干个可控制故障,上课开始时分组讨论每个故障产生的原因,在讨论的基础上小组尝试排除故障。这种模式采用问题驱动来展开。各环节具体操作要求如下:

课堂设计——将社会需要设计为相应的课堂学习行为,形成以培养专业能力为核心、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为两翼的课堂教学预案。

预设故障——根据课程进程,教师课前预设若干个可控故障,可以有硬故障,也可以有软故障。

分组讨论——就计算机的预设故障,分组进行讨论,力求对故障产生的原因取得组内意见基本一致的解决方案。

尝试修复——根据组内讨论的解决方案,组员之间分工合作,开始尝试修复故障。

纠错重做——对不能修复故障的小组,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纠正解决方案,重试修复故障。

分析总结——教师针对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学生解决方案存在的问题,以及表扬和肯定学生所用的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协作精神等。

例如,在本课程中的硬故障:“开机后显示器没有显示“,先检查电源,如无故障再判断可能导致本故障的硬件是显示器或显卡或是内存。那么再使用”交换法“一一用相同的部件进行替换,基本可以找出故障部件进行更换而不需问故障原因。至于故障部件的维护那就不是我们所考虑的了。“启动时主机发出三长声两短声”;软故障“某些硬件不能正常识别”等。这些故障都可以运用这种模式来进行教学。

⒊“软件安装”

本模式教学以问题或任务为驱动展开。各环节具体操作要求如下:

课堂设计——将社会需要设计为相应的课堂学习行为,形成以培养专业能力为核心、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为两翼的课堂教学预案。

软件介绍——介绍所要安装的软件背景知识,包括软件的开发商、版本的演化、最新版本的功能等。

安装提示——提示安装步骤、注意事项、关键参数等,以及安装过程中涉及到的新概念。

学生安装——学生开始进行安装操作。

个别辅导——教师巡视,发现个别问题,及时进行个别辅导。

总结提高——对于共性问题进行集体讲评;对于顺利完成安装任务的学生或小组,提出安装附加任务或增加难度。

这种模式的案例,如⑴安装WindowsXP操作系统,可附加的任务是安装Windows2000操作系统。我们只需按照安装向导的提示进行系统安装不需要去追究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⑵安装双操作系统,可附加的任务是安装三个操作系统;⑶“安装应用软件OFFICE”,可以安装另外的软件如WINRARWINMAP等等。

⒋“软件测试”

这个过程采取任务驱动来展开。各环节具体操作要求如下:

课堂设计——将社会需要设计为相应的课堂学习行为,形成以培养专业能力为核心、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为两翼的课堂教学预案。

布置任务——软件测试包括两类任务,一是匹配性测试,一是系统优化测试。教学中可以选择某一类任务或两类任务组合进行。

分组操作——学生在明确任务后开始分组测试。

结果报告——对小组测试参数进行分析,形成一个有说服力的组件选择方案或匹配优化的测试报告。

比较分析——对各小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用数字来说明被测试组件或硬件系统匹配性的优劣。

这种模式的案例,如⑴不同品牌主板、内存与硬盘之间匹配性测试;⑵在运行3DS时,扩充内存对性能改善情况的测试;⑶同一块主板选用ATIRADEONX1300显卡或选用nVIDIA7300显卡的性能表现测试。当然我们也是借助于一些测试软件直接给出的数据进行判断如:1.测试软件HWINFOV4.6.3,测试和比较CPU速度,测试硬盘和CD–ROM速度,测试硬盘和CD–ROM是否支持UDMA、测试温度、风扇转速、IRQ和DMA占用情况2.测试软件CONFIGV9.15a,测试L1CacheL2Cache内存的实际传输速度;3.测试软件WinTune98,显卡性能测试,测试UDMA硬盘的性能等。

总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模式的转化,而唯有不断增加任务实训的课程比例,学生才能真正获得实际的动手能力。

上一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意识培养问题探讨 下一篇:浅谈提高幼儿混龄区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