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叶霉病与灰霉病防治方法

时间:2022-09-21 02:45:32

番茄叶霉病与灰霉病防治方法

一、番茄叶霉病防治技术

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果、花。叶片被害时叶背面出现不规划或椭圆形淡黄或淡绿色的褪绿斑,初生白色霉层,后变成灰褐色或黑褐色绒状霉层。叶片正面淡黄色,边缘不明显,严重时病叶干枯卷曲而死亡。病株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严重时可引起全株叶片卷曲。果实染病,从蒂部向四周扩展,果面形成黑色或不规则形斑块,硬化凹陷。

2.防治方法:合理安排轮作。安排与瓜类或其他蔬菜进行三年以上轮作,以降低土壤中菌源基数。温室消毒。栽苗前按每110平方米用硫磺粉0.25公斤的剂量和0.50公斤的锯末混合,用点燃薰闷一夜的办法进行杀菌处理,过一天以后再进行栽苗,或用45%百菌清烟剂按每110平方米用0.25公斤的剂量薰闷一昼夜的办法进行室内和表土消毒。高温闷棚。选择晴天中午时间,采取两小时左右的30~33℃高温处理,然后及时通风降温,对病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2.1药剂防治

2.1.1粉尘施药或烟雾施药。傍晚时喷撒粉尘剂或释放烟雾剂防治。常用的有5%加瑞农粉尘剂、5%百菌清粉尘剂、7%叶面净粉尘剂、10%敌托粉尘剂等,每亩每次1公斤,7~8天一次;45%百菌清烟剂每亩次250~300克。

2.1.2喷雾施药。初见病后及时摘除病叶,喷洒药液全面防治,要注意叶背面的防治。可用2%Bo-10(武夷霉素)水剂150倍液、60%防霉宝超微粉剂600倍夜、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0%福星乳油6000~80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每7~8天一次,连喷2~3次。

2.2生态防治

加强棚内温湿度管理,适时通风,适当控制浇水,浇水后及时通风降湿,连阴雨天和发病后控制灌水。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打杈,以利通风透光。实施配方施肥,避免氮肥过多,适当增加磷、钾肥。

二、番茄灰霉病

1.症状:番茄花、果、叶、茎均可发病。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或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叶片发病多从叶尖部开始,沿支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初呈水浸状,展开后为黄褐色,边缘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健组织界线分明。茎染病时开始呈水浸状小点,后扩展为长圆形或条状病斑,浅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有灰色霉层,严重时致病部以上枯死。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此病由灰葡萄孢属真菌侵染所致。在温度20~30℃,相对湿度90%以上时,是该病发生的适宜条件。保护地一般从12月至翌年5月易发病。病菌借气流、灌溉水及农事操作传播。沾花是主要的人为传播途径,病菌从伤口、衰老器官等枯死的组织上侵入,开花期是侵染高峰期。

3.防治方法:

3.1药剂防治

3.1.1沾花药。定植后结合沾花施药,即在配好的2.4-D或防落素稀释液中加入0.1%的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0.2%~0.3%的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沾花或涂抹。近几年来单用“保果灵1号”可湿性粉剂效果良好,即每克兑热水0.5升充分搅拌,冷却后沾花。

3.1.2喷雾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粉剂600倍液;45%噻菌灵悬浮剂4000倍液;2%武夷霉素水剂15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

3.1.3粉尘施药可选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每次1公斤,用丰收5型或10型喷粉器喷粉,每7~10天用一次,连施2~3次。

3.1.4移栽前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1500~2000倍液或50%多菌灵或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淋幼苗。

3.1.5烟雾施药可选用10%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250克;3%噻菌灵烟剂,每亩每次250克。

3.2生态防治

保护地主要是控制棚室温湿度。一般上午迟放风,超过30℃开始放风,当降到25℃时,中午继续放风,下午温度维持在20~25℃,至20℃时停止放风,以使夜间温度保持在15~17℃之间,阴天打开通风口换气。加强栽培管理,定植时施足底肥,避免阴雨天浇水,浇水后应放风排湿,发病后控制浇水,病果、病叶及时摘除并集中处理,拉秧后清除病残体,注意农事操作卫生,防止染病。

上一篇:地膜覆盖甜瓜的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下一篇:大豆田里杂草的化学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