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原因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9-21 12:42:31

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 要 目的:了解和理解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急诊科护士心理体验,为预防干预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近2年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急诊护士进行深入的沟通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遭受工作场所暴引可此起受暴力者委屈愤怒和恐惧等一般不良心理体验。同时也会产生工作厌倦,离职想法,工作满意度下降。结论: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对急诊科护士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应给受暴者人文关怀,并采取措施预防,控制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

关键词 急诊科 工作场所 暴力 护士 心理伤害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是指医院工作人员在其工作场所收到的辱骂威胁或袭击,从而造成对其安全信服和健康的明确或含蓄的挑点,严重妨碍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影响了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急诊科护士接诊的都是急、危重及突发事件的病人,病人就诊时间没有规律,亲属陪护人员及病人求医心切,而急诊科护理工作最大,常处于被动状态,是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通过了解急诊科护士遭受暴力后感受为预防控制急诊科工作场所暴力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15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年龄23~44岁,护龄3~27年,文化程度中专6名,大专9名。

方法:依据WHO的定义将工作场所暴力分为心理暴力和身体暴力两种,其中心理暴力包括口头辱骂威胁和语言的性骚扰(无身体上的接触),身体暴力包括打、踢、拍、扎、推、咬及躯体的性骚扰(有身体的接触),据调查15名护理人员遭受到心理或身体暴力情况,且时间发生在当班时。

本研究采用访谈形式,内容是有重点的开放式问题列如“请你谈谈当时遭受暴力的情况,你当时的反应如何,事情发生后你有什么样的想法等”。访谈时间约30~50分钟。访谈隐去研究对象的真实姓名,访谈过程中充分鼓励访谈对象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和感受,笔录成文字进行分析。

结 果

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原因:①肇事者酗酒78例;②患者病情无好转或自认为无好转57例;③没有落实肇事者的要求43例;④医疗费用高41例;⑤企图限制肇事者的行为(吸烟、饮酒等)33例。⑥肇事者精神障碍28例;⑦患者死亡25例;⑧人手不够19例;⑨对服务不满意17例;⑩候诊时间长候诊室拥挤嘈杂15例;医疗差错2例,其他2例。

讨 论

工作场所暴力本身可以被看做是世界复杂性和敏感性的一面,工作场所暴力往往会导致受暴力者不良心理体验。这种不良体验包括一般的心理体验和对工作的心理体验。本研究通过访谈形式对15名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急诊科护士进行了质性研究,发现遭受暴力不仅会引起受暴者一般的负性情绪,如委屈、愤怒、恐惧等,同时也会引起工作低微感,工作满意度下降,离职意向增强,感受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

干预控制急诊暴力的对策:①提高急诊护士对工作场所暴力的应对能力:通过宣传和培训强化急诊护士对工作场所暴力的防范意识和知晓干预应对能力。②提高医院的应对能力:建议在急诊科附近设置治安室并实施全天巡逻制度,保证治安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同时作为医院要和上级领导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制定工作场所暴力联动预案以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医院应增加保安人员,加强巡视,并建立快速救助报警通讯途径,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人员安全。③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要加强急诊护士的业务学习,提高护理水平。同时要加强素质教育以提高急诊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技巧,争取在工作中赢得患者及其家属更多的信任。国家和卫生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和颁布防范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法律法规。

公共场所暴力的发生对急诊科护士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使受暴者产生委屈、愤怒和恐惧等不良心理体验,同时也会产生地位低微感,工作厌倦,工作满意度下降和离职想法。应给予受暴者人文关怀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

上一篇:临夏地区黄酒监测分析及建议 下一篇:急诊护理服务的风险管理与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