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业水平测试看高中历史新课程中的教学问题

时间:2022-09-20 11:06:34

从学业水平测试看高中历史新课程中的教学问题

摘 要: 文章就当前学业水平测试情况分析高中历史新课程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并为加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奠定基础,为解决课程教学问题提供正确的方向。

关键词: 学业水平测试 高中历史 新课程 教学问题

1.引言

本文主要对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历史考试现状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含考试结果、命题方法、特征,这对完善高中历史教学及完善历史教材考试具有重要意义。据有效数据显示,分析18095份高中历史试卷的难易程度,其中难度为75%,平均难易程度为82%;材料分析3题,总分30分;判断题6题,总分12分,总体难度为60%。对考生失分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准确反映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2.从学业水平测试看高中历史新课程中的教学问题

2.1解决问题力度较低

学业水平测试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属于较为有效的测试方式,不仅具备“小型高考”的称号,而且是江苏省对高中历史进行测试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兼具高中会考、高考考试资格这两种职能,通过“小型高考”的学生可以在高考中获得加分。在学业水平测试中要重视试卷、试题设计,并加强试题考查。

就目前情况来看,测试试题设计较为简单,尤其对主观题的设计,难度偏小,虽然设计时会将历史学习技能、方式等融入试题中,但仍有部分历史测试效果让人不大满意,并未根据实际材料提取信息,进行设计,例如:高中历史必修试卷中第21题,“打破经典物理学的绝对化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的成就是”,虽然题目文字较少,但关键信息、词语较为准确,学生一目了然,根据“物理学”、“辩证看世界”等关键信息可以得出较准确的答案,同时与此存在关联的题目不必再根据其他内容解答,很容易得出答案,比较容易拿到分数。此外,还有部分材料解析题需要对材料进行阅读分析作答,如通过阅读材料三分析思想主张对法国社会变革起了什么作用,由于材料中只明确讲出了“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阅读了博马舍的剧本后,便对该剧本产生了嘲笑”,包含剧本内容,但学生较难根据内容寻找关键词,因此大部分学生只抄下了材料,未能抓住关键词,同时没有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融入答题中,说明学生没有有效将所学知识与材料中的知识相结合,获取答案。

2.2专题之间缺乏相对联系

学业水平测试中存在条件、影响、意义、原因等试题,解答时基本都要求学生通过对同一阶段的不同历史情况进行连接。学生采用这一方法解题的比较少,如“阅读图表进行解答,分析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事件发生的意义”,对于上课期间不重视对历史事件进行练习的学生而言,解答比较难,同时容易偏离答题关键,出现失分现象。如“世界贸易组织在建立的时候,对世界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并具备哪些重要意义”。由于学生学习期间较少将历史事件进行联系,因此部分同学会把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影响理解为经济区域化造成的影响,还有部分学生会理解为政治影响等。

学生中存在对历史问题了解有限的影响因素,如材料解析题中“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从医学、天文学、数学等方面举例证明利窦玛的结论。答题期间学生基本只会从材料中寻找答案,并不断重复表达材料内容,很少将自身的想法融入历史单体中。部分学生在答题期间思路较模糊,分不清标志的意思等,这些问题明显牵涉到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同时由于各题目之间缺乏联系,导致学生无法获取全面的解答信息,在解答期间未能根据实际情况解答问题,只能泛泛而谈,未能提出有效建议。

2.3不同类型教材对答题造成的影响不一

学业水平测试不但可以反映学生的测试水平,还可以显示出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体现出不同类型教材对答题造成的影响有所不同。例如:在江苏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期间,就江苏版与人教版中相同的内容进行考察,相同内容主要指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中体现的主要内容及重点,选取相同内容。如历史教材中有的,无论是图片还是文字,不管在辅助教材中出现的还是课文系统中存在的,只要通过文字明确表达出的知识内容,或者隐藏性文字。但就当前情况来讲,不同版本的高中历史教材其答题期间造成的影响会有所不同,并且部分教材中文字表述的内容优于隐藏性教材中讲述的内容。

3.结语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知识体系及选取的辅助教材对学生会产生较大影响。以上通过学业水平测试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旨在让人们认识到对学业水平测试进行科学设计的重要性,了解影响历史教学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尚丽娜.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2):120-155.

[2]仇杰.提高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2(13):159-210.

上一篇:初中语文作文批语浅尝 下一篇:打造充满生命活力的高中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