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探析

时间:2022-08-29 10:50:21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探析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重要作用,但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欠缺,教学思想的陈旧等弊端,使得学生创造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甚至还会对学生的创造潜力的挖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本文立足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进行探析,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寻找最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创造力 培养策略

小学生是一个思维、性格都非常活泼的群体,且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思想方式都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在此阶段需要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重点培养,尤其是创造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对于小学语文这门传统学科,本来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及学习习惯、文化素养方面有重要作用,但由于传统教学方式及陈旧的教学思想,使得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方面严重欠缺,加之面对当前教学目标与时俱进的改革,小学语文教学已不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尤其是针对挖掘学生性格潜力。因此,本文立足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进行探析,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寻找最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1.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语文是传统学科,小学语文主要是对语文的基本生词和简单的文章进行教学,老师采用的方法也都是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课上老师讲、学生听,课下进行反复的机械练习,且练习方式也是老师规定的,譬如背课文、写生词等。这些教学任务学生都只是机械地完成,不需要自己思考,也不需要有任何创新,时间长了,学生也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接受”的学习方式,逐渐丧失主观思考能力,更不用说创造力了。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未来的思维方式及学习习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下的教学方式完全让学生的天性受到压制,学生的创造力几乎无处施展。总的来说,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及教学思想对于学生学习潜力的挖掘及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的培养都有抑制作用,这些都是非常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的。

2.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

学生的创造力对于学生高效学习、钻研学习有重要作用,有良好创造力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能够有全新的视角,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更能够发挥自身的创造力,继而充分挖掘主观能动性,高效优质地完成学习任务。小学语文教学侧重对语文生词等基础知识的教育,教学的内容大都是学生不熟悉的,学生有极强的新鲜感与求知欲。如果这个阶段学生的性格特征能得到有效把握与发挥,就可以让学生爱上学习,培养出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动手实践的创造力。语文学科教学主要是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有效进行教学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高有积极意义,语文课文中的很多文章渗透了作者的不同思想,有很多甚至是天马行空的想法。在知识的海洋中学生可以任意畅想和遨游,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这对于学生发展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很大作用。小学语文教学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想还是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重要作用。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探析

综述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可知,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很多抑制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因素,非常不利于小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亟待解决。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探析如下。

3.1生活化教学的融入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实践过程中的第一步就是要改变传统课堂的沉闷氛围,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完全放松自己,轻松融入课堂教学,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发挥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敢想敢做”,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进行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可以增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打破学生的心目中老师严肃苛刻的形象,消除学生心理上认为自己应该处于一种只听讲不发言的状态,有效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对于教学的高效开展是有积极意义的。生活化教学中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让生活的元素在课堂上再现,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需要注重课本题材的选取,老师课堂上题材的有效导入及课后老师进行有效检阅,也就是学生的及时科学反馈。这就可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知识的来源,发挥自身创造力,并在课堂上对知识进行整合,这能有效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在创造力培养的同时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有积极意义。

3.2自主学习能力的激发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需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尤其是对于语文这样的学生具有很大学习空间的学科,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有积极意义的,因此要有效进行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就需要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有效激发。传统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的活跃天性受到抑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有效进行发散性思考,就可以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与意义。同时能有效端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让学生的学习思想得到彻底转变。自主性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发地进行学习,最大限度地激发主观能动性,让以往的任务学习变成兴趣学习,让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讲授和听取变成合作与交流,这能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创造最佳环境,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3.3课堂形式的多样转变

课堂形式是课堂教学效率与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好的课堂形式可以让老师高效优质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尤其是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文字的魅力,语言的动感,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主观创造理想世界。小学语文教学本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加之传统教学方法呆板单一,很容易造成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失去兴趣,因此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就必须转变课堂形式。课堂形式的转变没有固定模式,但需要围绕以学生为主的中心点,以老师为主导力量,以教学大纲为准绳,同时再以贴近学生生活,灵活轻松的课堂教学形式进行。譬如在课堂上老师对新课文的讲解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将教学目标转化为问题,向学生发问,让学生能够主动带着问题思考,同时让学生对故事情节未来的发展进行构想,这样就可以尽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使学生养成习惯,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意义。

学生的创造力对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取得更大的进步有绝对的促进意义,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思维活跃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使得小学语文教学存在很多不利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因素,因此在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进行相应改革,但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逐步实施,在不断总结中形成一套对于学生创造力培养有实际意义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鸯平.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微.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8).

[2]王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4(25).

[3]孟祥宇,刘娜娜.学习策略研究与英语听力教学[J].外语教学,2006(1).

上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下一篇:寻觅半壁江山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