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20 10:38:49

教育信息化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各学科的教学和学校管理之中,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充分利用网上的资源加快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现代教育技术是学校管理科学化的主要手段

为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学校要面向社会建立科学、开放、灵活的管理机制。要在管理工作中做到从本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梳理出科学、合理、清晰的思想和方案,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期工作目标,建立并出台有关保证教育教学有序运行和快速发展的激励机制。学校要实行民主管理,集中群众的智慧,认真做好学校各部门的协调工作,指导各部门和各类人员制定工作计划并顺利实施。

学校管理的科学化主要指在学校管理中按照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管理的规律来组织、调整学校内部人际关系;协调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效能,实现教育目标。可以说,学校管理过程就是对学校管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的过程。学校管理人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收集信息了解管理对象,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信息加工处理制订工作计划或进行学校工作决策,通过指导信息实施对学校工作的调度与控制,通过反馈信息来检查和评价学校工作的效果。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学校管理信息系统

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手段,对学校管理信息进行全面的管理,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同时,学校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管理数学模型,将仿真、优化结合起来,为学校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提供有效信息。根据学校管理各职能部门的性质及任务,可将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划分为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职工管理、图书管理、财务管理、事务管理等,这些系统既是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子系统,又是相对独立的职能管理系统。

1.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通常包括学生编班、学籍管理、课程表编排与教学档案管理等子系统。系统要注意学生编班是按照年龄、性别、入学成绩等情况分析处理,并按照某些给定的原则把新生分配到各个班级。编班处理的原始数据来自学生管理系统中的招生管理子系统;学籍管理是教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校期间各科学习成绩的登录,统计,各种成绩表册及成绩报告单打印和传送,提供各种查询功能以便及时了解各科教学和各年级学习质量;课程表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教学工作在时空和人力上的调度。教学档案管理包括各年级、班级(专业)和各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师教学、统计报表及教学文件的登录、处理、查找与存贮等。

2.学生管理信息系统

由于招生、培养、就业或升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环节,该系统包括招生管理信息、学生操行及奖惩管理信息、毕业去向信息等。学生操行及奖惩管理子系统主要辅助学生管理部门进行各学期末或学年末的学生操行综合测评,各项荣誉、奖金的评定及学生处分记录等,该系统主要的功能是对上述有关数据的登录、统计、排序、查询和存档等。

3.教职工信息系统

教职工信息系统主要由教职工基本情况档案和教师业务信息两个子系统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上述内容的登录、分类、检索查询和输出各类统计报表等。基本情况包括教职工本人的有关情况及其家庭情况,教师业务信息主要记载教师的任教学科、专业、教学等能力、科研成果和业务进修情况等。

4.财物管理信息系统

财物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管理各种资产,实现财务,校产的有效管理。财务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任务之一,它直接关系到能否合理地使用资金、发挥经济效益,较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校产管理子系统主要指学校设备,具体说主要指仪器设备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如实验室、电教器材、教学用房、各类办公用具等。

全球信息资源的网络化趋势对现代人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人们在网络环境下学会基于资源的学习,学会有效地收集、整理、加工信息。目前,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是近些年来投入较大的方面。在一些学校,多媒体、校园网已像校舍、教学仪器一样成为学校的必备设施,给教育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总之,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的整合是一项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安徽省长丰县城关中学231100)

上一篇:提高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幸福教育”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