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集团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

时间:2022-09-20 09:42:57

试论集团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

摘要:一直以来,内部审计都是集团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构成。同时,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职能,内部审计也是现代集团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本文以集团企业为研究视角,围绕内部审计展开论述,试对其未来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集团企业的内部管理有益。

关键词:集团企业 内部审计 管理 职能 发展

一、集团企业内部审计综述

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高级组成形式,集团企业以一个或多个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为核心,诸多在资产和技术等方面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共同构成的联合体。在管理上,各成员企业受集团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但彼此间相互独立,是集权与分权的有机结合体。

内部审计一直都是集团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构成。同时,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职能,内部审计也是现代集团企业用于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重要工具。内部审计通过对集团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核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妥善解决。作为一种管理职能,内部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集团企业的内审人员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独立进行审计评价和监督,并通过内审工作来判断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产权机制的日益完善,我国集团企业的相关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和规范。目前,我国大多数集团企业都已建立了相关的内部审计部门和内审机制,但是纵观于集团企业内部审计的实际现状,却不难发现,其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善。

二、集团企业加强内部审计的积极意义

(一)开展内部审计,有助于加强集团企业的竞争能力

虽然目前集团企业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的一种主要存在形式,而且关于集团企业的政策机制也在不断健全与完善之中。但是,集团企业在发展中倘若缺乏必要的监督,那么必将会不利于其运营。此外,由于集团企业还不是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主体,在经营发展中也难免不会受到来自于其他经济形式的企业的威胁。在此背景下,提高集团企业的内部审计能力,不失为其加强内部管理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措施。集团企业通过内审工作,能够及时发现集团在经营管理中的不足和缺陷,继而改正。既能规范集团的内部管理,又能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最终提高集团企业抵御外部竞争的能力。

(二)开展内部审计,有助于集团企业加强风险管理

市场经济环境瞬息万变,集团企业在发展中既会受到来自资金方面的压力,同时也会受到发展规模的制约。同时,随着集团企业的发展,很多内部管理机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使集团企业在发展中会面临一定的风险。一直以来,无论何种企业类型,风险防范和规避都是管理焦点。而内部审计的职责之一便是风险管理。因此,加强集团企业的内部审计,能够有助于其风险防范和管控。同时,内部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再加之审计人员对集团内部各方面都比较熟悉,在内审工作中还能及时获取一手资料,因此,通过内审工作,不仅能够有效的对已发风险进行分析,还能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此外,内审工作能够根据集团性质和特点,结合实际制定出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从而提高集团企业的风险抵抗能力。

三、集团企业内部审计的当前现状分析

(一)集团企业审计范围宽度不足,审计目标单一

审计行为均需围绕审计目标而进行,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审计目标的执行状况除了取决于审计人员,其还受审计活动的委托人和授权人的影响。我国《审计法》明确规定审计目标有三类,即: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通常,集团企业一直都较为关注合法性,并普遍将其作为单一性的审计目标。也正因为此,集团企业的审计范围也一直局限于经济责任、财务收支等与合法性审计相关的范围之内。而审计工作范围内的与此相关度不大的诸如内控机制审计、风险审计等活动却开展不足。

(二)集团企业内审工作的独立性难以展开

内部审计活动是一种管理行为,从性质上看,其是管理权的延伸。因此,内部审计工作可以视作针对管理权的审计。内审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是需要保持业务和组织上的独立性,而且这种独立性应独立于被审计部门。这一原则不能因单位性质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内审工作需在该原则的指导下完成对内部管理和经营行为的审计工作。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内审人员应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以凸显内审工作的公正、客观和有效。通常,内审部门所直属的管理者层级越高,内审工作的独立性就越强,审计结果也就越权威。但是,在我国很多集团企业中,内审部门都隶属于财务部,直属于财务负责人。而审计的对象多为集团的经营行为或所属产业集团的财务账簿。从形式上看,是“自己人审自己人”,独立审计难以展开。

(三)经济效益审计较为忽视,审计风险被人为降低

在审计工作中,审计技术的焦点是审计人员如何以低风险、高效率的审计方式实现审计目标和完成既定的审计任务。我国很多集团企业都是采取合法性审计,而且普遍以账项为基础。在此背景下,内部审计工作的充其量只能是财务收支审计的延伸,对经济效益审计较为忽视。甚至很多审计人员认为合法性审计即为经济效益审计。此外,由于以账项为基础的审计只能针对已经查出的问题进行审计取证,倘若未查出问题,审计人员便不编制审计底稿,而被审单位或部门也不会存在异议。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审计风险指数较低,但却也因此而使得审计人员不具有风险意识。

四、集团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

(一)强调审计质量,强化优质意识

审计过程包括审计的准备阶段、审计的实施阶段、后续审计阶段和审计质量评价阶段等,每一个阶段都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环节都关乎最终审计工作质量的优劣。因此,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一定要将高质量审计的意识贯彻于项目始终,从准备阶段到评价阶段对审计工作都要“重质量、严要求”,保证审计成果有利于今后企业的发展。

(二)保证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审计工作能否做到客观公正是开展审计工作的重要前提,这就需要企业保证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独立性。集团企业在组建内部审计小组时,应当参照《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由企业高层领导或者由董事会、监事会领导直属管理,使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得到充分的保证,使审计工作在开展时不受其他职能部门的干扰,从而确保审计人员审计时能够做到充分的客观和公正。

(三)不断完善和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顺利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集团企业通过建立健全严谨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使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时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严格的审计制度也是对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一种有效约束,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另外,内部审计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国家政策的不断更新出台,很多管理制度也会随之调整,所以理想的内部审计制度应当会处于不断的更新和完善的过程中。

(四)强化与被审计部门的定点联系

审计人员应加强与被审计部门的一对一定点联系,将主要的待审部门分配给每一个审计小组成员,形成“审计部门――个人”负责制,在日常工作中审计人员要加强与负责审计部门的交流和联系,随时掌握部门的运营状况,时时刻刻了解部门的管理情况,将事后审计演变成“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随时加以掌握,及时反映给公司领导,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审计方法要灵活选择和运用

内部审计部门对于集团企业的审计工作要做到灵活运用审计方法,制定合理的审计方案,根据不同的审计对象采取不同的审计策略。例如,对于某下属公司的经理进行离任审计,而该下属公司还有若干家子下属企业,这时如果对所有的公司账务进行事无巨细的查验就会造成审计工作冗繁,审计效率低下的情形。这时,内部审计人员就可以充分参考外部社会审计的结果,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细致审核,而对公司其他账务采取抽样审计的方法,如此便可以在不影响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充分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

五、结语

内部审计一直都是集团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构成和重要的管理职能。通过对集团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核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妥善解决,有助于集团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内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需要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能够独立进行审计评价和监督,并通过内审工作来判断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产权机制的日益完善,我国集团企业的相关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和规范。目前,我国大多数集团企业都已建立了相关的内部审计部门和内审机制,但是实施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因此,眺望未来,集团企业的内部审计之路任重而道远。在市场经济发展愈发迅速的当今时代,集团企业的内部审计已不再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摆设,而需有健全的机制、规范的行为,为集团企业的运营与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淑慧.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J]. 企业经济. 2011(07)

[2]杨海燕.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的构建及评价[J].会计之友(下旬刊). 2012(10)

[3]张惠琴.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战略定位与框架设计初探[J].商业时代. 2010(10)

[4]方微. 风险管理审计与公司治理[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3(07)

[5]丁家兴. 创新企业内部审计模式[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05)

[6]李沫. 浅探企业集团内部审计[J].河北煤炭. 2009(02)

[7]陈建明. 浅谈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的创新[J].工业审计与会计. 2010(02)

上一篇:池州市贵池区水稻生态节本栽培技术 下一篇: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