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圣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索

时间:2022-09-20 09:31:42

商圣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索

摘要:创业文化教育是高校创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文章从范蠡商圣文化的视角,以绍兴职业技术学院范蠡商学院为例,研究如何将富有创业特质的商圣文化与大学生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为提高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商圣文化 高职 创业教育

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11月下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由此可见,文化引领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不可或缺性。本文拟从范蠡商圣文化的视角,以绍兴职业技术学院范蠡商学院为例,研究如何将富有创业特质的商圣文化与大学生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为提高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水平提供参考。

一、商圣文化的内涵

范蠡,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经文种引荐,出任越国大夫。辅佐越王勾践。兵败吴国后入吴为奴,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使越国得以发愤图强,称霸中原.居功至伟。之后范蠡功成身退,辞官出走,浮游至齐,父子治业,苦心戮力,经商致富,“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被后世尊称为“商圣”,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范蠡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就,与其在从政和经商期间坚守的一种信念、品格有关。这种信念、品格积淀起了深厚的“商圣文化”。特别是他治国安邦的政治才干,高瞻远瞩的军事谋略,择人任时的经济理念,行德济众的商业道德,稳操胜券的处世哲学,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构成了商圣文化的精髓。商圣文化不H是一种创业文化,更是一种创业精神,对于当下高职院校全方位、立体化、综合式地推进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商圣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范蠡是历史上主动辞官的第一人。在那个重官轻商的年代,范蠡不为虚名所困,激流勇退,但也没有选择享受清闲,而是开始了他的“二次创业”。他远走齐国,亲自饲养、贩卖五畜,将其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商业经营上,取得了成功。范蠡的这一选择,如果没有坚定的创业理想是很难做到的。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创业成功源于对机会的把握和坚定的创业信念和理想。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通过一定数量的课程设置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创设“宽容失败”的良好创业氛围,是开展创业教育的第一步。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范蠡商业智慧博大精深,如“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的价格理论,“时用则知物”、“贱取如珠玉”的进货理论,“积著之理”的库存理论,“贵出如粪土”的销售理论,经历代封建王朝继承、总结、发扬,逐步形成了中国商业理论的雏形。特别是脍炙人口的《经商十八法》和《致富十二则》,文字精炼,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对于初创起步的高职学生来说,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营管理思想。

创业对个人综合素质与能力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创业者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营销、财务等知识,还需要具备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然而能力是无法教授的,只能靠学生自己练习。高职学生虽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但他们或资金短缺,或眼高手低,或与人沟通合作等方面存在一些障碍。所以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端正学生的创业心态,给学生足够“学、做、练”的时间和机会,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业知识和能力。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基础。

3.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创业品质。范蠡被后世尊称为商圣,并不是他有万贯家财和赚大钱的本事,而是因为他从商的道德品格是商人的楷模。

一是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不论是在逆境中“入吴为奴”,困境中“耕于海畔”,或是在顺境中“交易货物”,范蠡都能吃大苦,耐大劳,承受为臣难以忍受的耻辱,为民难以忍受的艰苦,有一种特别能上能下的精神和力量。

二是勤劳实干的工作作风。范蠡致富靠的是他的智慧和勤奋,初到齐国时,他“出身戮力,耕于海畔”,所以才“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来到陶邑后,范蠡经商的本钱多了,经营环境条件好了,但他仍然事必躬亲,“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十一之利。”

三是诚实守信的商业操守。范蠡坚持以“完物”取信于民,以“什一之利”惠及于民,赢得了诚信。占领了市场,获取了巨额回报

四是富行其德的道德情操。范蠡仗义疏财,关怀乡亲,救危济困,回报社会,造福一方.粉碎了“为富不仁”、“无商不奸”的世俗偏见,为儒商文化充实了崭新的内容,增添了亮丽的光彩。

创业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会有挫折、打击甚至失败。高职学生本身因高考成绩不理想而自信不足,畏难情绪多;或缺乏诚信,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淡薄,网络不良贷款、分期购物套现等“刷单”行为时有发生;或不懂感恩,对政府的资助和他人的帮助感觉理所应当、受之无愧……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帮助学生重塑自信和阳光心态,在积极的创业文化氛围中培育大学生的创业品质,是开展创业教育的核心。

三、商圣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索

作为全国首家以范蠡命名的商学院,绍兴职业技术学院范蠡商学院重在将创业教育与研究和弘扬商圣文化有机结合。探索了一条将商圣文化融入高职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1.着力建设“商圣文化”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环境是实施创业教育的有形载体。创业精神的培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体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学生浸润在有利于创业精神发育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为此,学校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上充分凸显商圣文化特色,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能时时、处处得到商圣文化的熏陶和滋养。

硬环境方面:注重校园文化内涵的充实与提升,以高品位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培育人、影响人、塑造人,着力打造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加强文化景观建设与改造。一是在老校区新建“蠡园”,不断丰富完善与商圣文化相匹配的文化景观和文化阵地建设;二是在新校区,赋予每座新建的桥梁以商圣文化内涵,如崇信桥、思源桥、致远桥;学院在教室、实训室、寝室等地方,张贴宣传画、悬挂范蠡名言,使师生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

软环境方面:成立绍兴市范蠡研究会,集聚绍兴当地及周边的的范蠡研究学者,搜集地方独有资料,健全研讨交流机制。建设商圣文化专题网站、开设专题微信公众号等,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商圣文化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2.系统构建“商圣文化”创业教育体系。范蠡商学院从教育全过程出发,将商圣文化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规划设计,针对不同群体分层分类教学,逐步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开放式、相互渗透的创业教育体系。

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式创业教育。范蠡商学院全体在校生需接受创业通识教育,普及范蠡创业精神。开设《范蠡商业智慧》课程,结合感性的感受式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二是面向有创业热情和能力的学生开设范蠡班。范蠡班是学校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班外班”形式管理,主要面向有创业意愿和能力的部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参观、项目孵化等。

三是面向创业实践探索者或有创新创意金点子的学生开设范蠡创业学院创业精英班。邀请范蠡商学院顾问、校企合作单位的领导、校内创业导师在毕业学年授课,采用分M讨论、调查研究、项目实践、人人参与的教学方式,优先推荐创业精英班学员进驻校大学生创业中心和创新工场。

3.大力开展“商圣文化”校园特色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载体。范蠡商学院引导和鼓励开展以“商圣文化”为主题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百花齐放,使学生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范蠡思想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范蠡商学院依托商圣讲坛,邀请商圣文化的相关研究学者、专家和优秀企业家、创业校友前来讲课;成立以弘扬商圣文化为宗旨的学生社团――商圣文化研究社;申报校级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项目刻纸――《刀锋上的商圣》;举办商圣文化节,组织开展阅读、演讲、征文、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人人写心得、人人读商训、人人论商道、人人学范蠡,积极营造“话商圣、论商道、塑形象”的校园氛围。

“大学的创业文化,应该为学生的创业提供一种思维的可能。我们很难说一个比赛、一节课、一场讲座就能构建起高校的创业风味,这应该是一个整体。”①绍兴职业技术学院范蠡商学院立足将范蠡精神成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最大特色,弘扬范蠡精神,传承商圣文化,涌现出了一批成功创业者,在浙江省教育评估院的毕业生职业发展与就业质量调查报告中,我校学生的平均月收入、职业胜任力、用人单位满意度等多项指标均位于全省同类高职院校前列。

上一篇:商业银行发展移动金融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下一篇:绩效考核目的取向对员工角色内行为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