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视系统设计中符号元素的个性化探究

时间:2022-09-20 09:29:56

导视系统设计中符号元素的个性化探究

摘要:本文以当下对设计的个性化追求为背景,以导视系统设计的符号元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功能性和艺术性的研究分析,探寻导视系统设计的个性化表达,使导视系统在更好的为人们提供便利的情况下,也能带给人们一种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的美的享受。

关键词:导视系统设计;功能性;艺术性;个性化;美的享受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导视系统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商业场所,设施,交通,社区等公共空间中,导视不再是孤立的单体设计或者简单的标牌,而是整合品牌形象,建筑景观,交通节点,信息功能甚至媒体界面的系统化设计。导视系统的服务对象是人,体现的是人与环境的一种互动。符号作为一种视觉元素,往往是最先引起人们的注意的,因此其在导视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设计作为社会生产活动的一个环节,不仅是一种技术实践活动,也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现代产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远远不止于单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因此,产品的精神功能,包括符号认知效用和审美效用,便成为提高产品使用价值的重要内容。[1] 导视系统作为一种现代的使用产品,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应用认知比之前更为广泛和深入,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时不单单的要考虑到其功能性,也应注重其艺术性的展示和表达。在我们这个追求个性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使导视系统的设计顺应时代潮流,突破导视系统传统的单纯功能,增添其艺术气息,带给人们更多的视觉美感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的。

导视系统设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为其服务对象人的可变性和复杂性,因此导视系统很难做到一对一的针对性设计。所以在设计其符号元素时要充分的考虑受众对象的认知程度,更多的满足大众的需求做到更人性化、民主化的设计。然而随着全民教育水平和审美层次的提高,以及在当今对美的概念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对设计个性化、艺术性的追求越来越多的成为主流,因此在导视系统的设计中符号元素的表达要紧随主流,首先体现出艺术性表达的需求。

1 公共标识符号

公共标识符号是指在公共空间利用建筑、场地、空间等设置的给人行为指示的由符号、颜色、文字、几何形状等元素组合所形成的公共服务设施[2]。公共标识符号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准确性和识别性,用以规范人们在公共场所的行为,其个性化主要表现在图形和色彩两个方面。

1.1 图形

图形符号具有直观性,图形符号的使用可以让人们直接地从表象中迅速获取信息,其特点简洁清晰、通俗易懂,是一种超越语言的表达方式[2]。但随着当下审美观、价值观的转变,人们往往更多的追求一种个性化的表现以突显自身的独特性或者是为了与其他标识形成风格上的统一。图1是陈幼坚为美心集团所做的禁止吸烟的标识,标识中采用了美心集团的心形辅助图形,这样既达到了风格上的统一,体现了美心集团自身的特色,同时又不影响其识别性。因此,我们也可以总结出图形符号的个性化表达与场域有关,不同的场合决定了图形表达方式的不同。但是不管哪种场合,在现代的公共环境中传统的表现手法已被打破,虽然没有完全被打破,但是公共标识符号已不具备了所谓标准化的设计形式,而更多的是用一种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来体现。

1.2 色彩

色彩是一种偏重于感受方面的视觉符号,人们通过视觉器官对色彩产生认识。在导视系统中色彩是能最先被人们记住,并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在公共标识中我们有一套传统的对色彩的认识,红色代表禁止,绿色代表安全,黄色代表警示。通过对色彩的区分能很好的传递信息指导人们行为。

然而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丰富,类似于这种禁止、安全、警示的信息已不再完全依靠颜色来获取和区分,通过图形符号的表达人们同样能从中获取信息,因此色彩的使用就呈现出了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同样表示禁止,但其色彩的应用却已不再是单纯的红色,而是会根据实际应用来变换。此外,也出现了一些更加新颖的设计形式,其色彩的选择更具有自身的特色,在实际运用中体现出一种更加个性化的特征。

2 文字符号

随着人们审美需求和品位的提高,文字已不再是以规整的横平竖直的形式出现,人们为了追求独特性,更多的是对文字进行全方位设计,包括了笔形、结构的设计更甚至是以图形化的形式表现。例如佐藤卓为武藏野美术大学图书馆设计的导视系统(图2),导视系统中的数字符号打破了传统的形式,而采用大小不一的数字重复堆砌或者镶嵌的一些更加个性化的表现手法,更具艺术感。相对于数字符号而言,中文符号的个性化表达空间就比较弱,目前国内大部分公共场合选用的中文字体还是以黑体、宋体、楷体为主。而对于拉丁字母而言,表现的形式也相对多样化,有字母变形的方式也有图形化的方式,其相对中文也更具识别性。

3 箭头符号

箭头符号是导视系统设计中重要的构成要素,在运用时应避免变形,减少误解,更好地传递信息。国际化的标准箭头两翼宽度应是图形标识设计尺寸的0.6 倍,但是随着实际应用场合和审美的多样性变化,人们不再是遵循这种规范的比例尺寸来设计,而更多的是以一种更加独特的手法来表达箭头符号的指向。现今表达指向的手法非常多样,有直接用箭头表示,也有通过空间对比的形式来区分的。在实际箭头的表达形式上有以色块形式呈现的,也有以线的形式呈现,而线条的流动性更强,因此显得更轻松,更具艺术气息。如奥林匹克艺术设计中心导视系统的设计(图3),就采用了这种线性的的表现手法,以手绘线条的风格展现非常符合艺术中心的艺术特性。

4 结语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以及设计理念和审美水平的不断发展变化,导视系统中符号元素的设计也将更加多样化、个性化。人们对于设计独特性的追求会随着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而提升,因此,个性化的设计必定会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 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牛晓春.公共标识与导视设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3] 陈立民.城市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计――与空间的交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于新宁(1988―),女,山东烟台人,西南交通大学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林楠(1987―),女,江西赣州人,2009―2012年任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助教,现西南交通大学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上一篇:浅析现代城市建设中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 下一篇:浅谈网络新兴语言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