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感染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时间:2022-09-20 08:36:22

胆道感染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150-01

【摘要】 目的:探讨胆道感染患者手术前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胆道感染患者80例均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诊手术41例,择期手术39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通过对手术前后的护理,患者疼痛得到缓解,病人情绪稳定,能配合治疗和护理;体温恢复正常;保持皮肤清洁,瘙痒减轻,减少皮肤刺激;预防和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

【关键词】胆道感染;手术治疗;护理 胆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肝胆外科疾患,死亡率较高,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引流,尽早而有效地降低胆管内压力,积极控制感染,抢救患者生命[1]?选取临床2010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胆道感染患者80例临床护理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80例胆道感染患者,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32~82岁?病史长10h~11d?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超过20×l09/L,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细胞质内可出现中毒颗粒?B 超提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周围炎42例,胆总管扩张伴结石30例,胆总管囊性扩张伴结石8例?

1.2 方法 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以及合并严重并发症者,常用手术方式包括胆囊切除术和胆囊造口术?胆总管切开减压加T管引流术?以解除梗阻,引流胆汁,达到减压和减轻感染的目的?急诊手术41例,择期手术39例,全部治愈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不能进食或禁食及胃肠减压的患者,可通过胃肠外途径补充足够的热量?氨基酸?维生素?水?电解质等,以维持和改善营养状态?对有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遵医嘱予以维生素K1肌内注射?护士应认真倾听病人的主诉,安慰病人,适当解释病情,降低或消除病人因疾病预后等问题所产生的焦虑和压力?工作一丝不苟,操作规范熟练,使病人建立起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2.2 术后护理 患者返回病房后根据麻醉方式安置适当;待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有利于引流和改善呼吸?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切口渗液情况,注意有无出血及胆汁样液引出?正常情况术后24小时,切口处烟卷引流应取出;如仍有大量渗液?不能取出,并应考虑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暂禁食,遵医嘱补充水?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排气后可进低脂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普食?术后遵医嘱继续使用有效抗生素以预防和控制感染,对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2.3 “T”管引流的护理 妥善固定引流管用缝线和胶布将引流管妥善固定于腹壁皮肤,末端接引流袋或引流瓶?连接管不宜过长或过短,以防病人在翻身或活动时被牵拉而脱出?平卧位时,引流管的高度不可高于腋中线[2];站立位时,引流袋可悬吊于裤带上,位置应低于腹壁引流口,防止胆汁逆流引起感染?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避免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阻塞,定期从引流管的近端向远端挤捏?如有阻塞,应用无菌生理盐水缓慢冲洗,不可用力推注?注意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有无结石?沉淀物等?成人正常每日的胆汁分泌量是800~1200ml,呈深绿色或黄棕色,较清晰,无沉淀物?病人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为300~700ml,量过少可能因“T”管阻塞或肝衰竭所致;量多应考虑胆总管下端不通畅;颜色过淡或过于稀薄说明肝功能不佳,浑浊表示有感染,有泥沙样沉淀物说明有残余结石?严格无菌操作,连接管与引流袋每日更换,引流管周围的皮肤用聚维酮碘或75%乙醇消毒,管周垫无菌纱布,保持皮肤干燥?引流管周围皮肤用氧化锌软膏涂擦,防止胆汁浸润皮肤引起炎症反应?如病人体温下降,大便颜色加深,黄疸消退,说明胆道炎症消退,胆汁顺利进入肠道;否则说明胆管下端不畅?如有发热?腹痛,出现腹膜刺激征,应考虑胆汁性腹膜炎的可能[3]?“T”管一般放置2周,如无腹痛?发热,黄疸消退,血象正常,胆汁引流量减少至每天200ml,性状清亮,胆管造影或胆道镜检查无异常,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夹管1~2天,夹管后注意观察病人无腹痛?发热?黄疸等现象,无异常可拔管?拔管后引流口有少量胆汁流出,为暂时现象,可用无菌纱布覆盖,数日后即可愈合?拔管后要继续观察病人体温?腹痛?有无黄疸出现等异常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医生处理?进行T形管留置病人的家庭护理指导?病人应避免举重物或过度活动,防止T形管脱出;穿宽松?柔软的衣服,避免盆浴;淋浴时可用塑料薄膜覆盖置管处;敷料一旦湿透应更换,保持置管皮肤及伤口清洁干燥?嘱咐并指导病人及家属每天同一时间倾倒引流液,观察记录引流液量及性状?若有异常或T形管脱出或突然无液体流出时,应及时就医?

2.4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结石梗阻,胆汁排泄不畅,致细菌生长?繁殖?特别胆道完全梗阻时,管腔内逐渐充满脓性胆汁或脓液,随着管腔内压力进一步升高,脓性胆汁或脓液可逆行入肝窦,造成肝急性化脓性感染?败血症,甚至发生感染性休克?有些病人尚未出现黄疸前已发生神志淡漠?嗜睡?低血压?高热等中毒症状,应紧急处理,使用抗生素,尽快解除胆道梗阻?由于肝功能减退和凝血机制障碍,胆囊床渗血?术中止血不完善等可引起术后出血[4]?一般术后12~24 h腹腔引流管可有少量血性渗出液,属正常现象?如果出血呈鲜红色?量大,应及时告知医生,以做相应处理?多因胆囊管结扎松脱?钛夹滑脱或胆道损伤?T形管缝合不严密等所致?主要表现为术后或次日发生胆汁源性腹膜炎或从腹腔引流管中流出胆汁?偶有病人已发生胆汁源性腹膜炎,而腹腔引流管无胆汁流出,属胆汁积于膈下或腹腔形成脓肿,表现为发热?腹痛和黄疸等?一旦发现应及时通报医生?

3 讨论

通过临床护理工作病人体液得到及时补充,血容量得到恢复,病人能够维持有效呼吸;病人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体温恢复正常;病人营养失调得到改善和纠正;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发生后能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参考文献

[1] 黄志强.当代胆道外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638-655.

[2] 杨立沛,龚晓燕,刘凤奎.胆石术后再发结石42例临床分析.首都医药,2004,10:32-33.

[3] 党世民.外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6.

[4] 刘希红,张亚琪,陈亚.门奇静脉断流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5,20(22):7273.

上一篇: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治疗体会 下一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术前预防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