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时间:2022-09-20 08:01:02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摘 要】新课程改革倡导“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小学课堂上,教师传统式的灌输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给人一种密不透风的感觉。学生被圈在一个用标准答案和规矩筑成的圈子里,虽偶有挣扎,但大多碰壁。如何才能改变这种模式,让学生的心灵放飞在语文课堂上,本文将试作探讨。

【关键词】课堂;开放;活力;个性

最近在网络上流行一首贵州民谣《我嘞家》,里边唱到:“我嘞家,在阿个金竹林兜嘞,啊得嘞雀子,精灵得很。不像之城兜勒,关在阿笼子里,想飞都飞不出克。”歌词的大意为:我的家,在那金竹林里嘞,那里的小鸟,精灵得很。不像这城里的,关在那笼子里,想飞都飞不出去。这几句歌词,唱出了我们今天教育教学的种种怪相,教师传统式的灌输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给人一种密不透风的感觉。学生被圈在一个用标准答案和规矩筑成的圈子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敢于冲破藩篱,善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求知欲,帮助他们构筑起属于自己的精神高地。那么,课堂就应开放而又活力,让学生放飞心灵,张扬个性。

一、尊重学生,点燃求知火花

课堂教学需要管理,但课堂管理不是把课堂“管死”,没有活力的课堂不是好课堂。课堂应该“是一个人感到追求成为思想家的第一个发源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去点燃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火花。要想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发展就要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出来,师生关系民主和谐,教师们能够“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明显的调动,课堂教学真正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命的活动场。从以教师的“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语文课堂的教学也应这样,不论采取什么教学法,都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之不仅能愉快的学到知识,而且又具有了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地被调动起来。

二、激发想象,发展思维能力

想象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小学的想象力必须从具体、直观的水平逐步过渡到词的思维水平。而朗读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词和头脑中已有表象的联系。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五彩池》中有一句话:“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无数的水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教学时,让学生边读句子边想象书中所描述的画面。通过朗读与想象,学生了解了五彩池是在山上,而且数量很多,在阳光的照射下,还会闪耀出奇光异彩,与平常所见的水池不同。并在头脑中形成一幅五彩池的画面,这样学生理解书中的比喻句就容易多了。这时我再让学生说出句中把什么比作宝石,把什么比作巨幅地毯,就加深了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以读代讲,不能越俎代庖

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在语文课堂上尤为重要,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已禁不起时代的考验,它虽然有一定的好处,但对学生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却利益不大。将学生放在被动的位置上,使其因不能充分发挥个性而失去兴趣,从而产生依赖的心理。很多时候,教师在台前讲得津津有味,却收之甚微,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仍然不深入、不透彻。而这时,以读代讲,更能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读”并不是单纯地朗诵,而是以读为途径,引导学生展开对课文的学习,边读边思,融情入文,精心斟酌,并从中推敲文章的含义、情调、韵味。从而达到掌握、深入理解课文的目的。反复朗读、反复吟诵,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就会自然地得以流露。

在学习课文过程中,有些地方老师可以略讲或不讲的,就以读代讲。而遇到重难点,就更应重视朗读,思考和讨论三者结合。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主动去体会理解,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强化对读物的情感体验,受到读物强烈感染,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学习化的状态,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的培养。

四、百家争鸣,允许百花齐放

放飞心灵就是要冲破束缚,就是要允许答案的多元化,允许不同意见的产生和存在,不再以教参为唯一标准,而是,你有理,你就是正确的。允许“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让课堂精彩纷呈。

例如美国教师上了一节美术课,指导学生画苹果。学生在画完苹果后,将画纷纷贴在黑板上,而有一个同学的方苹果显得特别扎眼。于是,老师请他说明一下,为什么画的苹果是方的。该生说,家里买的圆苹果特别容易从桌子上、茶几上滚下来,而他不得不钻到桌子底下、茶几底下去捡。所以,他希望苹果是方的,这样,不但不容易滚落,也便于装箱。结果,他的方苹果得到了老师的大力表扬。一个方苹果使课堂精彩起来。

苹果在我们的眼里都是圆的,而在孩子的心里,它可以是方的,一个苹果的怪胎,其实正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体现,是思维的闪光点,抓住了这个怪胎,就等于挖掘了一个宝藏。

总之,开放的课堂,学生才能得到全面发展,教师的才智才能充分发挥,才能体现出育人的本质。

上一篇:高中语文课堂自主学习构建策略初探 下一篇:巧用多种教学手段,领略语文课堂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