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明胶作恶:食品药品安全现“胶”点

时间:2022-09-20 07:14:01

工业明胶作恶:食品药品安全现“胶”点

超市调查:糖果、雪糕、罐头都可能含明胶

在这次的食品风波中,虽然处于风口浪尖的是老酸奶和果冻,但消费者更关心: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食物中也添加了明胶?

记者在国家《食品添加剂标准手册》中查找到,食用明胶是一种国家规定的合法食品添加剂。而且它的用途还极其广泛,可用作胶冻剂、乳化剂、增稠剂、澄清剂、搅拌剂及黏结剂等,允许添加在果冻、罐头、糖果、香肠、粉丝、方便面、雪糕、奶制品等食品行业。但随后,记者在超市发现,这些食品的配料表中大多数都未标注添加了明胶。

4月12日,记者分别走访了重庆南坪星光时代华润万家超市、杨家坪沃尔玛和解放碑重百超市,在众多的食品中,记者只发现QQ糖、火腿肠、粉丝这三类产品在成分表中明确标注了食品添加剂明胶,酸奶、雪糕、罐头、方便面等食品中均未标注,而果冻则注明的是卡拉胶,有的则写的是果胶、琼脂等,众多消费者表示一头雾水。

深度解读:看“破皮鞋”

如何进入食品

食用明胶来自动物皮骨是营养型的增稠剂

“明胶是一种蛋白质,分为食用明胶、工业明胶、照相明胶和药用明胶。”西南大学仪器科学学院副院长阚建全教授表示,食用明胶是将动物的骨和皮,通过一系列工艺处理,降解其所含胶原蛋白得到的分子量相对较小的蛋白质产品,且不含胆固醇,是一种天然营养型的食品增稠剂,增加食物的稳定性。

他表示,食用明胶本身是一种强有力的保护胶体,乳化力强,进入胃后能抑制牛奶、豆浆等蛋白质因胃酸作用而引起的凝聚作用,从而有利于食物消化。而且食用后既不会使人发胖,也不会导致体力下降,在世界食品工业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从来没有其毒副作用或安全性的负面报道。

检测空白 食用明胶和工业明胶难区分

这些非法明胶为何最终会轻松流入市场?阚教授表示,不仅消费者很难区分工业明胶和食用明胶,质检部门也很难查控添加剂的生产原料和过程。

记者发现,2009年,在卫生部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中,工业明胶在列,检测方式是“无”。2011年,工信部在类似的警示中再次点名工业明胶,但检测方式仍未开发。“工业明胶是可溶于水的蛋白质,不像三聚氰胺本身就是化工物质,所以检测难度非常大。”阚教授说,“且跟食用明胶所含物质很明显不同,工业明胶可能存在铅、汞等各种重金属超标的情况,而每种物质检测手段也不同,很难一一检测,必须通过多种子项指标检测。”他认为,检测手段的缺失和检测难度造成了工业明胶非法使用的可能,就如同此前三聚氰胺被漏检一样。

微访谈:工业明胶含金属铬会致癌

营养专家建议少吃软糖、雪糕

含有食用明胶的食品固然安全健康,但如此薄弱的检测环节,不免让人担忧多少工业明胶流入了食品中。工业明胶混入食品又会给健康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如何能避免伤害?对此,记者特别邀请了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高级工程师赵劲梅做了一次微访谈。

工业明胶含金属铬会致癌

记者:有人说,皮革也是动物的皮质,只要工艺要求严格,合乎人的食用要求,不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太大影响,工业明胶摄入体内后到底会对健康有何影响?

赵劲梅:工业明胶常常使用一些废旧皮料,而制革厂在鞣制皮革时,要使用一些含有金属元素铬、铅等重金属的化学制剂。鞣制、整理后会舍弃一些碎皮,这些碎皮就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金属铬。金属铬会破坏人体骨骼以及造血干细胞,长期食用会导致骨质疏松,严重的会致癌。铬对人体健康的这种危害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般在两年以上才会显现出来。因此国家严格禁止工业用途的添加剂用于食品。

避免“工业明胶”尽量选含果胶、琼脂的食物

记者:普通人一般都无法识别食物中到底添加的是工业明胶还是食用明胶,在选购食品时,如何选择才更安全呢?

赵劲梅:在酸奶、果冻、雪糕等食品中,你会发现,有的产品用的是明胶,有的则是标注的果胶、琼脂或卡拉胶,这些其实都是与明胶相似的增稠剂和定形剂,其中果胶是从橘皮中提取出来,琼脂和卡拉胶则都是从藻类植物中提取而成,它们都是比明胶更健康、更天然的替代品,选购食物和自制酸奶、果冻等食物时,可以考虑选择它们。

少吃软糖、肉冻等弹性食品

记者:此外,您还对消费者有怎样的建议?

赵劲梅:1.不购买皮冻、肉冻、水晶肠、灌汤包等食品。

2.买酸奶不要追求浓稠或成冻,天然酸奶经过摇晃搅拌之后会变稀,比牛奶稠不了多少。只是这样的酸奶口感要相对差一些。

3.少吃各种软糖、雪糕、冰淇淋等需要有弹性、需要定形的食品。

4.最笨的方法就是看价格,用食用明胶的产品成本肯定比用工业明胶高,选择同类产品时,价格贵总会有贵的价值的。

黑心商竟用皮革做胶囊

文/张静 张彤 江大红

你有没有想过,你吃的药用胶囊可能是由废皮鞋制成的?

2012年4月15日,央视曝光的一则药用胶囊含重金属铬超标多达90倍的新闻,涉及多家知名药企,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河北、江西、浙江等地多家明胶厂和药用胶囊厂,将皮革废料脱色漂白和清洗后,熬成工业明胶卖给制药企业,最终化为胶囊进入消费者口中。

调查一出,舆论一片哗然。虽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当天就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曝光的超标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对违反规定生产销售使用药用空心胶囊的企业依法严肃查处,责成相关省局开展监督检查和产品检验,并派相关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但老百姓真正关心的是,有多少胶囊类药物存在隐患,铬超标对人体有多大危害,这些不良厂家为何能将“毒物”堂而皇之地送进药厂而没人监管?

工业明胶对人体伤害极大

这些用来制作药用胶囊的明胶和食用明胶有多大区别呢?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袁其朋教授说,明胶是动物的皮、骨、筋腱中的胶原经部分水解后,提纯而获得的蛋白质制品,属于天然的高分子多肽聚合物,各种动物的骨和皮都可以利用。现在最常用的材料是猪、牛的皮和骨。

明胶分为食用明胶、药用明胶、照相明胶、工业明胶等。由于具有凝胶性、固水性、黏合性和溶解性等物理性能,明胶是制作胶囊的理想材料,加水和其他辅料后,通过现代胶囊技术就能制成各种类型、形状、色彩的空心胶囊。

食用明胶是国家允许的食品添加剂,用于肉制品、肉馅、冻汁肉、奶糖、果汁软糖、牛轧糖、冰淇淋、酸乳制品等。专家表示,生产食用明胶、药用明胶的原材料就应该是能吃的食品,像皮革下脚料、回收皮革等根本不应该进入其生产链。

工业明胶多是由皮革废料、回收皮革熬制而成,应用于家具、火柴、饲料、包装、造纸、纺织、印染、印刷、陶瓷、日化、涂料、冶金等行业的各种产品中,主要起增稠、稳定、凝聚、调和等作用。有关部门对食用、医用明胶的检测,包括重金属、微生物含量等指标。

“用皮革下脚料制造药用明胶,虽然成本大幅降低了,但会造成胶囊中的铬超标。”307医院消化中毒科主任邱泽武教授表示,在皮革处理过程中,为了软化皮革,需要使用重铬酸盐。某些不法商人为了控制微生物学指标,会过量加入防腐剂,对人体健康有着潜在伤害。其他重金属,如汞、铅、镉等也会随着不规范的生产工艺和原材料进入明胶当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邱泽武说,重铬酸盐里的铬是六价铬。六价铬毒性很强,如果短期大量服用,会导致急性消化道黏膜出血、吞咽困难、上腹烧灼感疼痛、便血等。长期服用含有六价铬的胶囊,虽然不会造成急性中毒,但会对肝肾造成慢性损伤。

药用胶囊,是治病还是致病

由于涉嫌铬超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2年4月16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13种药用空心胶囊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

据记者调查发现,河北个别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进行脱色漂白和清洗,随后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浙江新昌县药用胶囊生产企业,最终流向药品企业,进入消费者腹中。

原料:生石灰处理工业皮革废料

药用胶囊是一种药品辅料,主要是供给药厂用于生产胶囊药品。记者发现,这里的胶囊出厂价差别很大,同种型号的胶囊按一万粒为单位,价格高的每一万粒卖六七十元,低的却只要四五十元。

浙江新昌县卓康胶囊有限公司一名销售经理透露,他们厂生产的药用胶囊所用原料主要是明胶。因为材料不一样,合格的每吨3万多元,而那些白袋子装的每吨2万多元。

河北学洋明胶蛋白厂位于衡水市阜城县,具备年产上千吨明胶的生产规模,是一家获得食品添加剂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该厂经理告诉记者,白袋子明胶之所以便宜,是因为使用了价格低廉的“蓝矾皮”做原料,用这种“蓝矾皮”加工的明胶业内俗称“蓝皮胶”。

“蓝矾皮”是工业皮革废料,由于皮革在工业加工鞣制时使用了含铬的鞣制剂,往往会导致铬残留,使用这种“蓝矾皮”加工的工业明胶,重金属铬的含量一般都会超标。该经理称,这些“蓝矾皮”里的铬肯定超标,一般超十五六倍。

同样的明胶,最后被套上了不同的包装,标明“工业明胶”的卖给各种工厂作为工业黏合剂,无任何产品标志的“白袋子胶”,则卖到浙江等地的胶囊厂加工药用胶囊。

加工:工业明胶加工成药用胶囊

那么,这种采用工业皮革废料做出来的工业明胶,又是怎么加工成药用胶囊的?调查中明胶厂和胶囊厂的人多次提到的重金属铬究竟超不超标?哪些药厂在使用这些用工业明胶做的胶囊呢?

在车间,记者看到,这种工业明胶原料在用来加工药用胶囊前首先要进行溶胶,并根据药厂需求添加各种食用色素进行调色。由于这种明胶不卫生,在溶胶调色的过程中还要加一种名叫“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化学原料杀菌去污。

浙江新昌县卓康胶囊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王某说:明胶比较脏,通过高温杀菌,把油脂清洁掉。就这样,这种工业明胶,掺入胶囊废料,经过色素调色及化工原料清洁,进行充分溶解,就成了加工药用胶囊的胶液。胶液再经过半自动胶囊生产设备成型,最后通过切割整理,便加工成了五颜六色的药用胶囊。

按《中国药典》规定,出厂的胶囊必须检测铬含量。但是这种胶囊没有对重金属铬进行检测,就直接包装成箱,贴上合格证出厂了。在卓康、华星等胶囊厂,竟然连检测胶囊铬含量的设备都没有。

检测:重金属铬超标最多达90多倍

根据调查中掌握的线索,记者分别在北京、江西、吉林、青海等地,对药店销售的一些制药厂生产的胶囊药品进行买样送检。检测项目主要针对药品所用胶囊的重金属铬含量,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反复检测确认,9家药厂生产的13个批次的药品,所用胶囊的重金属铬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2mg/kg(毫克/千克)的限量值,其中超标最多的达90多倍。

相关链接:铬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容易进入人体细胞,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按《中国药典》规定,出厂应检测铬含量。

据《医药星期三》

补记:据《郑州晚报》2012年5月22日报道:卫生部在卫发明电[2012]7号公布了9家不合格胶囊剂药品生产企业名单,并提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配合药监部门召回本通知附件公布所列企业生产的不合格药品和暂停购入、使用公布所列企业的所有胶囊制剂等三项要求。

上一篇:餐桌上的降脂七宝 下一篇:吃隔夜菜会不会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