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合唱之花在音乐课堂上盛开

时间:2022-09-20 06:07:51

让合唱之花在音乐课堂上盛开

在从事音乐教学、观摩各式各样的合唱比赛及表演,尤其是组织合唱教学以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借鉴优秀合唱作品和资料,论述了要搞好合唱教学,就应做到:合理引导,激发兴趣,使学生愿唱;反复演唱,加强合唱技能的引导和训练,让学生会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让学生唱好。

高中 合唱教学 美育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高中课程单独设置了《歌唱》这一教学模块,其中以合唱教学为主,独唱与重唱的学习融于合唱之中,可见合唱教学在整个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犹记得自己小时侯上音乐课时的情景,同学们都称之为“唱歌”课,课上也以教唱歌曲为主,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用那美妙的童声唱出一首首动听的儿歌,是那么的无拘无束,那么的令人陶醉。如今作为人师的我,面对的是一批十六七岁的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男孩子处于变声期,他们的歌声越来越拘谨了,有的只敢轻声哼唱,有的甚至不敢开口。此情此景,让我想到了合唱这种歌唱形式,因为合唱是全体同学一起唱,它不会造成“独唱”那样的尴尬,它能让只敢轻声哼唱的同学找回自信,能让不敢开口的同学放声歌唱。

那么该如何搞好合唱教学呢?在从事音乐教学、观摩各式各样的合唱比赛及表演,尤其是组织合唱教学以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借鉴优秀合唱作品和资料,我觉得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合理引导,激发兴趣,使学生愿唱

1.通过欣赏,激发兴趣

合唱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受学生欢迎,如果一味地强调识谱学唱和歌曲处理,会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放声高歌,并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引吭高歌。要指导学生深刻了解教材,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风格,要让学生多听、多欣赏,让他们听出合唱的效果,从而较准确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深了、透了,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也就渐渐提高了,自己也就逐渐愿意开口唱了。

例如,在教学中,一首是混声合唱《祖国颂》,一首是童声合唱《同一首歌》,上课时老师先由学生去聆听,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结果证实他们对作品的旋律和情感的感知是共同的,风格不相同的作品,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有的学生问“为什么两部作品反差这么大?”一个是宽广、从容、气势宏伟,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反映了人民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期盼与歌颂。一个是充满向往,抒发心中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激发你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向上的信念。歌词中没有出现一个“爱”字,却以充满深情的口吻,表达了人间真情——浓浓的爱。我对这两个作品进行由浅入深的讲解,当学生对作品有所理解,对旋律有兴趣时,再让学生聆听、欣赏,然后再学唱,这时他们学习的兴趣就大大提高了,教起来也就事半功倍了。

在教学中,我还经常播放一些中外优秀合唱歌曲,如《蓝色多瑙河》、《在银色月光下》、《半个月亮爬上来》、《我和我的祖国》、《让世界充满爱》,还有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通俗歌曲改编的合唱《明天会更好》、《天路》等。在聆听欣赏中感受到合唱的美与和声效果,并告诉学生,你们同样也能创造出这种美妙的声音,激发学生把合唱唱好的愿望。

2.分析歌曲内容,促使学生准确理解作品

在演唱每一首曲子时,要引导学生对歌曲的内容进行简要分析。理解了作品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感情,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例如,在学习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时,让学生了解这是一首电影《魂断蓝桥》的主题歌。歌词优美深情,让人不禁与主人公一起怀念着旧日的友人,回想着与朋友共同走过的路,一起同甘共苦,相互团结友爱,心里充满着激情。整首歌曲曲调朴实、动听,素材简练,全曲仅五个音,即do、re、mi、sol、la,基本节奏为:。四个乐句逐句紧扣,乐句上行和下行好像一问一答,像相互道别、互诉衷肠。演唱时要求学生把这种感情通过声音表现出来,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自己分析出了要用抒情、轻柔、充满向往的声音来表达出对美好友情的赞美。正因为对歌曲内容和情感的分析,使学生正确的表现歌曲内涵,并激发了演唱这首歌的强烈愿望。

二、反复演唱,加强合唱技能的引导和训练,让学生会唱

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反复训练学生合唱,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旋律美、节奏美、和谐美,从而掌握作品的风格、形象,与作品产生共鸣,进而提高心理反应能力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引导和训练学生合唱时,注意用气息歌唱的训练、声部的训练、内心听觉的训练和一些和声的训练,等等,这些合唱技能的训练必须在平时课上持之以恒地坚持,否则会功亏一篑。要让学生在合唱过程中随着情感变化去调整气息,与作品共鸣,逐步掌握歌唱技能。这个过程不但可以让学生感受歌唱的乐趣,而且能塑造出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让学生唱好

音乐课实施素质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歌唱中体会到学习音乐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和成功的喜悦。

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造时空。首先是教材问题,教师要尽量挖掘教材的可创造性部分,还可根据需要适当的选择、补充一些具备可创造余地的教材,以确保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去学习、创造。例如,我选了一首简单合唱曲《让世界充满爱》,在这首合唱曲的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学会歌曲,然后设问:你觉得这首歌曲怎么唱会更好?学生在简短的讨论之后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的说分领唱与合唱,有的说领唱可以加入哼鸣,有的说第一部分和再现部分轻声,第二部分是热烈的激动的。有的说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衔接应该由弱变强,第二部分与再现部分则由强变弱。然后再按声部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合作小组,要求每个成员共同参与。学生围绕刚才讨论的内容,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变得积极主动,相互协作。通过小组全体成员的相互尊重、优势互补、互相启发和默契配合,提高了合作意识。对于经过自己的再处理,使歌曲的意境在演唱中能很好地表达出来,学生的兴趣就很高,自然就唱得更好了。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作为音乐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合唱不是个人表现的舞台,而是一个团体通力合作的结果,合唱拒绝“个人英雄主义”。要让学生明白在集体歌唱时只能听到整体音响,不能听到自己的声音,这样,才能真正把合唱唱好,才能真正享受到合唱带给人们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总之,合唱是声乐艺术宝库里的一朵奇葩,需要我们用心去体味、去探索。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探索,勇于创新,通过合唱引导学生把握音乐的内涵,感受和谐的美,帮助学生喜爱音乐,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通过合唱,振奋学生的乐观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合作精神;通过合唱,展现学生的青春和骄傲,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让合唱之花在音乐课堂上盛开绽放!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2]孙雪梅.漫谈合唱教学.

[3]典那.高中音乐教学之我见.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课程性质的重新认识 下一篇:走近大师,启迪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