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区烟蚜茧蜂规模繁殖技术研究

时间:2022-09-20 05:00:04

山东烟区烟蚜茧蜂规模繁殖技术研究

摘 要:利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是一项较为成熟的生物防治技术。南方烟区全年气温变化较小,能满足烟蚜茧蜂17~27℃,湿度50%~80%的繁殖条件,而山东、河南等北方烟区全年气温变化较大,难以满足其繁殖条件的要求。针对这一难题,该文对山东烟区烟蚜茧蜂繁殖条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繁殖技术,以保证山东烟区烟蚜茧蜂的繁殖与释放。

关键词:烟蚜茧蜂;规模繁殖;山东烟区

中图分类号 S43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4-0041-02

生物防治技术是防治烟草病虫害的重要措施,是提高烟叶品质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烟蚜是烟区的主要害虫,可危害包括烟草在内的400多种植物,由于长期依靠化学农药防治,导致蚜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茧蜂是烟蚜的优势天敌,发生代数多,1a可发生20余代,无越冬现象,可终年繁殖,而其他天敌只能发生6代左右。利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是一项较为成熟的生物防治技术,它的推广应用减少了烟叶生产过程中化学农药的施用,减轻了环境污染,降低了烟叶农残,提高了烟叶安全性,提升了烟叶内在品质,是保障行业优质安全原料保障的重要科技支撑。目前该技术已在云南、贵州等南方烟区全面推广,而北方烟区受气候条件的限制,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繁殖推广体系。

1 南方烟区常用的烟蚜茧蜂繁殖方式

1.1 漂浮育苗繁蜂 选用烟蚜喜好取食、繁蚜量高的烤烟品种,采用规格为0.66m×0.33m、162穴/盘的漂盘,按漂浮育苗的技术要求满盘播种。在4―6月繁蜂期间,30d左右烟苗进入5叶1心时,即可进行接蚜、繁蚜,接蚜前按常规育苗的施肥量追肥一次;每株烟苗平均接蚜约9头;接蚜后清除种蚜叶,及时罩网,防止烟蚜茧蜂及其他昆虫的侵入。接蚜后10d左右,当平均蚜量达到300头/株左右时接蜂,接蜂量按1∶50的蜂-蚜比计算(按雌蜂计算则为1∶100),将成蜂接入罩网内任其寄生,把僵蚜叶分散挂在拱架上,任其成蜂羽化、寄生。

1.2 成株繁蜂法 移栽前对繁蜂棚内的栽烟地块进行深翻,一个棚内起垄3行,行距90cm,株距45cm,垄高15~20cm。选择健壮无病烟苗深栽。每棚栽烟28~30株,烟株距四周棚边25cm,常规管理烟田。在烟株长到9~12片叶左右时接蚜,当烟蚜达2 000~3 000头/株时,即可从蜂种保存室中直接吸取成蜂放入棚中寄生烟蚜。将群体过的烟蚜茧蜂蜂种按蜂蚜比1∶(50~100)放飞入繁蜂棚内,任其自然寻找烟蚜寄生。

这2种方式对外界气温要求较高,常年温度在17~28℃,湿度在50%~80%,南方烟区较适宜,而对山东烟区来说则不适宜繁殖。

2 东烟区烟蚜茧蜂繁殖技术研究

山东烟区烤烟移栽一般在4月25日左右,蚜虫第一迁飞高峰期在5月20日左右,根据繁蜂时间测算,需在2月中旬育苗,而月份外界气温较低,平均为2.0℃,水温低,漂浮育苗烟苗无法正常生长,不能繁蜂。根据烟蚜茧蜂的繁殖条件需求,笔者完善了繁殖设施,改建了繁蜂棚,配套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及补光系统,常年可保持温度17~27℃,湿度50%~80%。

2.1 不同繁蜂方式比较 通过对集中繁蜂方式进行数量、成本等对比(表1)发现:(1)盆栽成株繁蜂法,烟株生长期长、叶片大、具有接蚜方便、载蚜量高、放蜂时间和放蜂速度较易控制的优点,但缺点是费工费时;(2)漂浮烟苗繁蜂法和托盘育苗繁蜂法,周期短、效率高、成本较低等优势,但是由于烟苗生长期短,无法保证烟蚜茧蜂的持续供应,托盘育苗繁蜂法单位面积繁蜂量较大;(3)田间小棚繁蜂法成本较低、繁蜂量较大,可随烟田的轮换而随田搭建,方便灵活。综合以上因素,山东烟区应采用田间小棚、盆栽成株和托盘育苗相结合进行,可有效避免规模繁蜂的脱节。

2.2 繁蜂技术

2.2.1 播种育苗 采用大棚托盘育苗,播种具体时间应根据放蜂时间确定,一般比常规烟苗移栽时间提前20d左右,山东烟区一般在1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育苗。

2.2.2 托盘烟株假植 当烟苗长至3叶1心时,假植到塑料托盘中,对假植后的烟苗及时喷水,可用病毒抑制剂药液代替,以利烟苗成活。

2.2.3 接蚜接蜂 4月中旬接蚜,选取3~4龄的蚜虫进行接蚜,地栽和盆栽烟株9~12片真叶时进行,每株烟接烟蚜20~30头,繁殖烟蚜10~20d后,从蜂种保存室中直接吸取成蜂,按蜂蚜比1∶100放入繁蜂棚内,任其自然寻找烟蚜寄生,接蜂2~3d后,烟蚜茧蜂对烟蚜的寄生率可达90%以上,经过8~10d可形成僵蚜。

2.2.4 烟蚜茧蜂的释放

2.2.4.1 释放前的准备工作 (1)释放前必须做好烟蚜发生动态监测。在拟放蜂区域设置烟蚜发生动态监测圃,定点定株调查,5点取样,每点调查10株,移栽后每5d调查一次烟蚜发生情况,记载蚜虫发生数量。(2)确定烟蚜茧蜂释放标准。根据大田蚜虫种群数控的监测情况确定放蜂数量,于烟蚜始发期进行第一次放蜂,此后根据烟蚜发生情况在烟田大面积发生时进行第二次放蜂(表2)。

(3)确定释放区域。根据田间蚜虫的数量确定释放地点、释放面积,合理规划放蜂路线,确保当天采集的成蜂或僵蚜叶全部放完。

2.2.4.2 释放 (1)成蜂的释放:将收集的成蜂运至烟田,打开容蜂器,并散放于田间。(2)挂僵蚜叶或僵蚜苗法:叶片上80%以上的烟蚜茧蜂形成僵蚜时,每7~10d采一次僵蚜叶,将僵蚜叶绑在移动放蜂器内,僵蚜叶数量根据田间蚜虫量确定。僵蚜叶挂放7d后全部收回集中销毁,以免传播病毒病。在采用“挂僵蚜叶”散放烟蚜茧蜂时,要注意将叶片上活蚜虫剔除干净,若剔除不净或被寄生的活烟蚜较多,会造成人为增加烟田中的初期蚜量。(3)田间小棚散放法:针对田间小棚繁蜂技术,当小棚内烟株上僵蚜大量形成,烟蚜量很少时,掀开繁蜂棚,让羽化的成蜂飞出寻找烟蚜寄生。大量成蜂羽化后,可再次在小棚内进行繁蚜繁蜂。

3 结语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立足北方实际,引进南方成熟技术,不断改进、完善、提升,形成了一套适合山东烟区的烟蚜茧蜂规模化饲养技术。下一步要积极探索烟蚜茧蜂不同寄主饲养技术,利用小麦、油菜、茼蒿等蔬菜繁殖蚜虫,提高蚜虫寄主培育的多样性,降低繁蜂成本。

参考文献

[1]贾芳祝易忠经,杨在友,等.不同蜂蚜比的蜂蚜同接对规模化繁殖烟蚜茧蜂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14,35(3):56-60.

[2]柴正群,况荣平,朱建青.烟蚜重寄生蜂种群动态初步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13,34(1):61-65.

[3]陈常理,韦茂兔,李明江,等.温度对 B 型烟粉虱存活率和保护酶系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0(4):853-857.

[4]冯宏祖,刘映红,何林,等.阿维菌素和温度胁迫对朱砂叶螨自由基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08,35(6):530-536.

[5]王楠,张志春,王满铮等.腐胺对小菜蛾幼虫生长及保护酶活力的影响[J].昆虫知识,2008,45(4):573-576.

(责编:张宏民)

上一篇:基于通用测试技术的汽车发动机台架测控平台的... 下一篇:故事让女儿与爸爸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