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教学经验点滴

时间:2022-09-20 04:50:18

农机教学经验点滴

农机技术推广培训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前提。经济的迅猛发展,依靠的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在教育。

1 教师应具有的能力和素质

教师是教学中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因此,教师本身能力及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作为一名农机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

1.1 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教师应当热爱教育工作,立志为农机事业贡献自己毕生的精力,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1.2 丰富的文化知识

作为一名农机教师,不仅要掌握本地区各种型号拖拉机和农机具的构造、原理、使用及保养等知识,还要掌握本地区推广应用的农机新技术,不仅要掌握农技知识,还要了解农艺方面的知识,并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1.3 提高教学成绩的多种能力

1.3.1 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能用准确、简练、深入浅出和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教学内容,这对于学员理解和掌握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1.3.2 教材的整理能力 教师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教学对象、时间和目的,对原教材进行加工、删繁就简、取长补短,综合参考。这样才能做到因地制宜,达到理想效果。

1.3.3 较强的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主要体现在板书能力、演示能力和操作能力上。板书是指教师能在黑板上绘制简图,字迹清楚、工整;演示能力是指能正确使用电教设备演示投影片、幻灯片和录像带等;操作能力是指能对常用的拖拉机和农机具进行保养、调整、拆装和维修等。

2 做好讲课前的准备工作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首先要了解学员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其次要准备好教材,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选好教材,然后确定重点和难点,广泛阅读有关参考书,从中选取资料进行加工管理,充实内容,使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学员的实际要求;第三是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必须要精心编写,主要包括教学目的、方法、重点、难点、板书设计,教学挂图和作业等。

3 掌握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3.1 电化教学

电教有许多优点:一是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容易引起学员的学习兴趣;二是可将抽象的说理变成具体画面,利于掌握理解;三是可重复演示播放;四是视听结合,提高学习效果。 3.2 实践教学

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物教学、现场教学、试验和实习等,可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本领,为以后工作解决具体问题打下基础。

4 加强学员管理

学和教在教学中是两个相辅相成的必要环节,在提高教的水平同时,还要注意学的质量的提高。 一是要加强学员课堂的接受能力,管好课堂纪律,调动学员听讲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二是课后复习的管理,做到当天课程当天掌握,这就要对学员及时跟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是完成好学员作业的交批工作,要求学员较好地完成所布置的作业,在批改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四是奖励先进,带动全面,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风气,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上一篇:关于自走式玉米不对行联合收获机技术的思考 下一篇: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促进农机化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