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TQ型组合式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体会

时间:2022-09-20 03:13:27

ZDTQ型组合式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体会

【摘 要】目的:探讨ZDTQ型组合外固定器治疗胫骨骨折的体会。方法:在胫骨骨折的两摘端各钻入2-3枚半针,开放性骨折先处理闭合创口包扎后安装ZDTQ型组合式多功能调节外固定器。通过调节矫治骨折端的重叠、旋转及成角畸形,对移位较大的骨块配合手法挤压整复或骨圆针托接复位。3-4周 给适当对向挤压。结果:本组126例采用此方法,骨折愈合率100%。结论:ZDTQ型组合式多功能调节外固定器治疗胫骨骨折安全、有效、创伤小,对踝、膝无干预,功能恢复快。

【关键词】胫骨骨折;ZDTQ型组合式多功能调节外固定器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088-01

胫骨骨折是常见损伤,微创治疗患者乐意接受,也是治疗所追求的。我院自行设计并生产的ZDTQ型组合式多功能外固定器外对移位较大、骨折类型复杂的患者显示出了明显的优越性。自2007年8月至2009年6月,我们应用ZDTQ型组合式多功能调节外固定器闭合调节复位治疗胫骨骨折126例,效果良好。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126例131个胫骨干骨折,男94例,女32例,年龄76-12岁,平均41岁,单侧121例,双侧5例,其中闭合性89例,开放性骨折37例,合并腓骨骨折94例,新鲜骨折120例,陈旧性骨折6例。粉碎性骨折96例,皮肤软组织缺4例,4例采用2个固定器联合使用。3例采用1.5个固定器联合使用。

1.2方法

1.2.1 安装ZDTQ组合式多功能调节外固定器

患者取平卧位,开放性骨折先清创伤口不作缝合,在骨折的远、近两端的内侧或前侧各打入2枚半针,陈旧性骨折者,在胫骨骨折两端的远、近两端的内侧各打入2枚半针或在远、近两端的外侧各打入2枚半针,包扎创口及各半针皮肤处伤口,安装ZDTQ型调节式多功能外固定器,各半针锁栓固定半针。

1.2.2 调整外固定器使骨折复位

ZDTQ型多功能调节外固定器,十字架能转动,弹性夹紧箍在十字架上能转动,延长连接杆能在弹性夹紧箍上转动,通过其转动,能矫治各种旋转、成角畸形。通过延长能矫治骨折端的重叠畸形。延长杆有大、中、小及特殊号码,在延长过程中能更换不同型号。陈旧性骨折重叠移位多时,宜先矫正旋转成角畸形,密切观察血管神经功能下每天分3-4次延长达骨折端重叠矫治止。有时为便于复位可过延2-3mm,待复位后在对向挤压消除过延。两延长杆安装灵活性大,可平行于冠状面,也可平行于矢状面,还可交叉安装,可单边延长,也可双边延长来矫正不同方向的成角及短缩。转盘的转动亦能矫正不同方向的成角。

1.2.3 术后处理

根据骨折的类型知道病人早期功能锻炼,麻醉过后,病人可主动活动患肢踝、膝关节,术后第2天如身体状况允许,即可扶拐患肢不负重行走,术后3周拍片复查,如有成角仍可调整,根据术后X线结果决定患肢负重行走及去除外固定器的时间。

2 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愈合率100%,平均愈合时间15周,平均去外固定器时间17周。2例延期愈合,5例通过再次调整校正成角畸形,2例通过2次调节达良好对位对线,9例出现钉道分泌物,经局部给予碘伏换药后,病情控制。6例为陈旧性骨折重叠移位5.2-2cm,通过每天延长校正重叠移位后调节复位。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价,优94例,良34例,中3例,差0.

3 讨论

3.1 骨折的原因及特点

胫骨原因多为直接暴力和高能量间接暴力所致。常有局部皮肤损伤、缺肤、骨缺损、血管神经损伤及合并其他损伤。特点是骨折复杂,粉碎性多段损伤多见,骨床破坏严重,骨块排列紊乱,复位固定困难。

闭合性骨折发生骨肌筋膜室综合症[1]发生率较高,给手术时段及固定物的选择机手术操作带来困难,骨折端吸收,骨折不愈合率发生高。

3.2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方法很多,各有利弊。如保守治疗多采用跟骨牵引或石膏固定,骨折的稳定性差,尤其是开放性骨折需换药等处理者,骨折端稳定性保持更难,骨不愈合率、畸形愈合率增加。由于不能早期关节功能锻炼,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肌废用性萎缩发生率高。手术治疗,目前内固定多采用带锁髓内针,锁定板,但对于严重开放性骨折,特别有皮肤肌肉骨缺损者感染率较高,待创面控制感染愈合后已由新鲜骨折变为陈旧性骨折,发生延期愈合或不愈合亦较高[2],胫骨髓内针治疗后可有膝关节疼痛,其原因是无论是关节内还是关节外,对局部膝关节软组织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3.3 组合式多功能外固定器优缺点:

本外固定器特点:(1)为组合式,根据骨折部位不同,骨折的严重程度不同,固定器组合或多固定器组合,设跨关节固定组合。(2)功能齐全,可作各方位成角矫正,旋转畸形矫正,短缩畸形矫正及对向挤压调节功能。(3)可在手术中调节,亦可在术后调节。如胫骨多段骨折,宜先在两端各固定两根骨牵引针,两端骨牵引针可纵向钻入,亦可平行或交叉钻入,安装固定器,再在其中部较大的骨缺上钻入牵引针,再把可调节连杆将中间部的牵引针固定在固定器上,C臂下调整达到良好对位对线后锁固各关节螺丝。术后如发现有成角旋转或短缩,仍可作再次或几次调整。本组病例126例,术后再次调整者5例,占4%,两次调整者2例,占1.3%,5-7周作对向挤压46例,骨愈合时间明显较不对向挤压缩例缩短。

除骨折本身损伤外,外在的干预也能影响骨折愈合,无创和微创的治疗方法[3],外部干预小,骨折周围床结构无在损伤,维护了骨折后原有存留在骨折周围的存留的血供应及骨缺结构。

外固定架钢针孔炎性反应是一些病人不愿接受的重要原因,对钢针孔的处理至关重要。我们体会到,1、首选无损伤的皮肤作入针孔。2、钢针孔周围皮肤无张力。3、钢针孔处皮肤入针孔口不应太大。4、钢针拧入骨内张力不应过大。张力过大可造成钢道周围骨吸收。5、碘伏液每天2-3次涂擦,针孔也是良好的防御钢针孔周围炎性反应的良好方法。

我们认为,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创伤小,功能锻炼早,并发症少等优点。特别是对移位较大、骨折类型复杂的患者,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何恩荣.分段治疗严重胫腓骨粉碎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15).

[2] 李潜慧,王双能,柴绍强.扩髓的带锁髓内钉闭合复位穿钉治疗胫骨骨折57例[J]. 云南医药. 2010(01).

[3] 林卓锋,杨云海,熊文华.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与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疗效对比分析[J].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2(03).

上一篇:社区高血压干预分析 下一篇:运用中医基本理论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