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跨越新动力 打造发展升级版

时间:2022-09-20 03:05:29

激发跨越新动力 打造发展升级版

2014年是新一轮改革启动之年,也是诸暨发展的突破之年。新的一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省委“八八战略”,按照“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要求,坚持创新驱动、龙头带动、招商拉动、项目推动,进一步提升经济硬实力、城市集聚力、机制创新力、干部担当力,全力争取更快的发展速度、更高的发展质量、更优的发展位次,巩固提升诸暨在全省县市区中的领先地位。

强化创新发展,打造

经济转型升级版

坚持以解放思想、创新驱动为动力,重抓招商引资,狠抓项目落地,抢抓创新转型,激发内生发展新活力。

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以创建省创新型城市为引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强市建设,扎实开展“四换三名”工程,推进省工业设计基地挂牌运营,促进集群化培育、高端化提升、品牌化带动,增强核心竞争力。深入实施新兴产业“325”计划,培育扶持一批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产业,力争新兴产业投资占全部工业的40%、产值占35%以上;改造提升袜业、珍珠等传统产业,全力打造千亿集群。启动“科技领军企业建设”计划,着力打造“总部型、品牌型、上市型、高新技术型、产业联盟主导型”“五型”企业。继续开展“个转企、下升上、规改股、股上市”工作,力争完成“个转企”4000家,增加一般纳税人1000家以上。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双十双百”工程,深化与浙大、总参郑州科技创新工作站等10所高校院所驻点合作,强化与暨阳学院校地合作,建立诸暨创新发展研究院,推进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科技孵化器建设,力争建成9个省级以上区域科创中心、10个科技创新载体,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深入实施“553”人才工程,重抓人才引进集聚。以省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深入推进行政审批、金融融资、商事登记等三大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改革发展要求,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

大力发展城市型经济。坚持产城融合、产城一体的理念,依托中心城市集聚要素、辐射带动的作用,加快构筑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做大做强以国际商贸城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平台,推动一期市场和港龙喜临门国际装饰城开业投运,丰富奥特莱斯、体验消费等新型业态,加快联想科技城、盛大韩国城等9只市场项目的落地推进,确保全年项目开工面积达200万平方米,逐步把国际商贸城打造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市场集群。在推动城东永利雄风商贸综合体开业的同时,加快推进旧城核心商贸综合体、城西雨润广场、城南一百商贸、城北英豪洲际等一批商贸综合体建设,建成中国针织原料市场和中国坚果炒货市场。深化“六游”同推,加快市旅游集散中心、东白湖望回山景区工程、白塔湖湿地公园主入口、五泄度假区旅游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长三角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繁荣发展夜经济,培育壮大现代物流、总部楼宇、创意会展、养老健康等新业态。以建设“十佳农家乐示范村”为引领,培育扶持都市型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强势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充分依托城西开发区和省级现代环保装备高新技术园区、国际商贸城、城东新城三大平台,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坚持招大引强、招才引智、招商引税,建成启用“项目信息资源库”与“招商要素资源库”,开展产业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深入实施诸商回归工程,着力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工业项目、业态现代的创新型项目、含税量多的税源型项目、产业链长的综合型项目,力争全年引进市外注册资本100亿元、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20只以上。始终坚持项目第一抓手,紧盯“大项目”,快推“慢项目”,硬啃“难项目”,为落地项目提供“砌围墙交钥匙”工程,为所有千万元以上项目实行全程代办服务,确保全年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达1000只以上、完成全社会投资600亿元。始终坚持平台第一支撑,多层面推进省级现代环保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努力把其建设成为现代环保装备的创新基地、制造基地、服务基地;加快城西新兴产业集聚区二期建设,确保再有50只工业项目新落地开工,努力争创国家级开发区,打造全市转型发展的主引擎。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坚持把电子商务作为先导性产业来培育,出台产业扶持配套政策,推动电子商务超常规发展,努力建成基础设施先进、功能配套齐全、政策环境优越的电子商务示范县市。加快推进市电子商务园区二期建设,启动建设天利电商园、暨阳街道产业带电商园、国际商贸城电商园,构建大唐、店口、山下湖三大电子商务集聚区,形成“一区多点”的电子商务发展布局。深入实施阿里巴巴·产业带、淘宝特色馆、电子商务进万村三大项目工程,着力推动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进网上技术市场建设,加强与省网上技术市场和上海技术交易所同步对接。支持推进以诸暨市现代物流园区为重点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电子商务功能水平。

强化融合发展,打造

城市建设升级版

坚持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不断提高城市能级,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区。

以能级为着力点提升城市首位度。加速建设中心城市,协调推进三大区块,努力把中心城市打造成为宜居之城、集聚之地、辐射之源。提速建设城东新城,加快推进诸暨大剧院、规划科技馆等一批项目建设,抓紧一批土地出让和村级留置用地开发,推动总部、商贸、金融等一批新型项目动工新建,有序实施高湖滞洪区分级分区改造,加速人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推动城东新城功能完善、品质提升、形象彰显。继续拓展城中村改造空间,稳步推进旧城调理更新和街景立面改造,完成旧城核心区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店口诸北小城市建设,实施中心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构筑城乡统筹、市域一体的发展格局。

以治水为突破口提升城市宜居性。自觉把水环境整治作为优化城市环境的突破口来抓,全面打好“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一系列组合拳,努力建设美丽诸暨,进一步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深入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计划,扎实开展以39条重点河(渠)整治为突破口的水环境综合整治五大专项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力争再通过2年努力,全面消除劣V类河渠,主要河渠水质基本达到Ⅲ类,把浦阳江诸暨段打造成为最干净、最美丽、最生态、最现代的景观流域。全面实施生态水利发展三年建设规划,扎实推进永宁水库等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水利综合保障能力。持续抓好“三改一拆”,动真碰硬落实“七必先拆”,努力拆出新空间、改出新形象,积极创建“无违章县市”。持续开展“四边三化”行动,加快推进陶朱山森林公园、浦阳江沿岸绿化改造等六大绿化项目建设,大力彰显“十里青山半入城,一江碧水穿城过”的生态格局。加快建设富裕、舒适、安逸新农村,发展乡村休闲经济、体验经济、运动经济和养生经济,利用5亿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输血”帮扶村级集体经济,基本完成新村创建“轮一遍”,争创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市。

以交通为切入点提升城市承载力。突出对内大循环、对外大联通,加快构建以城区交通、城际交通、县域交通三大体系为重点的区域一体化现代交通网络。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三环线西北段,加快建设三环线东南段,基本建成新王线,推动双金线、37省道复线上半年全线通车,配合做好杭金衢高速拓宽工程。持续开展城市交通拥堵整治,提升完善公共停车场、立体停车库、公共自行车系统,改造交通拥堵节点,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缓解市民出行难问题。推进城北水厂建设、城西垃圾焚烧厂扩建、白毛尖垃圾填埋场扩容,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力。

强化和谐发展,打造

民生改善升级版

牢固确立民生第一追求、稳定第一责任的理念,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0%以上、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民生,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推进社会事业优质化。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精品文化、优质教育、放心医疗、健康体育。深入推进“大美诸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化身边的道德典型选树和宣传活动,传递正能量、形成新风尚。坚持以文惠民、以文化人、以文强市,高标准推进图书馆、篮球馆等一批大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开展文化强镇、文化特色村和文化礼堂创建,全力打造30分钟文化服务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拓展提升大学城建设,推进海亮教育园区建设,努力打造现代化教育强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扶持发展特色专科医院、民营医院,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建设,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加强“一站式、一条龙、一卡通”式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建设,开展“三无”信息平台建设试点,努力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办成事。加快构建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五位一体”的大社保体系,推动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继续实施十方面惠民实事,切实解决交通、水利、住房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工作,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加大各类底层困难群众帮扶救助力度,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推进和谐稳定长效化。深入贯彻落实重要指示和纪念“枫桥经验”50周年大会精神,坚持一手拿经济报表、一手拿平安报表,深入推进“平安诸暨”建设,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确保经济金融、、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网络舆论五大稳定,全力争创全省平安县市十连冠。继续开展“零上访镇”、“零上访村”创建,坚持化解、稳控、劝返、打击多管齐下,进一步抓实源头管控、网格化管理、责任落实等重点,着力推动维稳工作由治标向治本提升。扎实推进“法治诸暨”建设,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抓实社会管理创新20个项目建设,推进“智慧安居”试点和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三年规划建设,保持对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和挤出效应,统筹抓好企业、校园、矿山、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服务发展,打造

党建工作升级版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强化创新意识,始终做到思想再解放、观念再更新。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引导全市上下清醒把握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全面审视优势与不足,进一步“靠作风吃饭、靠实干吃饭、靠创新吃饭”,打破条条框框,破除传统路径依赖惯性,用创新意识和法制精神推动发展理念大提升、发展环境大优化、发展成效大跨越。坚定“立足于好、致力于快”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坐标系,提升发展标杆,做到点上争先进、面上争一流,带动全局工作的整体提升。

强化担当意识,始终做到作风再过硬、落实再得力。健全完善“三考合一”干部综合评价机制,全面实施对镇街、部门的系统化考评,进一步树立起重品行、重基层、重实绩的用人导向。继续深化执行力建设,以“狮子型”干部为标尺,引导干部树好守土有责的志气、“舍我其谁”的豪气,“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勇气,“功成不必在我”的大气,进一步营造“肯做事、敢担责、公正廉洁”的良好风尚,着力提升工作的平衡性、到位率和精细化水平。

强化民本意识,始终做到身子再下沉、群众再贴近。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动查摆“”问题,锤炼“硬、实、公、廉”四字作风,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加强镇村两级管理,开展“星级管理”晋位升级年活动,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开展新一轮村干部培训,抓实“三资”管理零违规、“四不”承诺零违背、“四违”零容忍、村级工程零投诉、村级公务零招待五件事,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全面推行网上网下民情通,深化落实包村、住勤、驻村、联户制度,完善农村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管理,提升干部亲和力,树好为民务实清廉形象。

强化廉政意识,始终做到纪律再严明、党风再清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六个严禁”要求,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深入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专项整治活动,强化公务接待规范,进一步从严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预算支出,加强公务卡使用管理,把有限的财力用于发展和改善民生。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惩防体系建设五年规划,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上一篇:Tibet: Fast & Furious 下一篇:打开时尚女王的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