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语文课堂活起来的几种创新教学方法

时间:2022-09-20 02:23:45

让初中语文课堂活起来的几种创新教学方法

【摘 要】学习方法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矫正。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即学会学习。在知识的获得阶段主要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记忆、理解、强化和系统性等;在知识的巩固阶段。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分析、概括、综合以及用知识进行创造、解决问题等。这种指导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创新;探究

当前,九年义务教育的这套初中语文教材,有不少老师认为难教,课时不够用,依然满堂课都在讲解,使学生很少有读、写、思和讲的训练机会。寻求适应这套教材特点的教法,向课堂要质量,是我们始终较为重视的一个问题,是课改后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思索的问题。那么身为语文老师就要在教学方法上勇于创新、敢于创新,以适应当前教学形式的需求。针对课改后的语文教学,我想以下的几种教学方法也许会让我们的语文课"活"起来。

1.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就是个性化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创设一种有利于探索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或师生互动等方式,开展研究课文、分析课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老师仅仅是参与者。提出问题是探究学习的首要,而提出问题的前提又是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上课之前,教师应要求学生预习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知识及思想内容,并且要求同学们每节课都能在教材里发现1-2个与中心有关与现实联系较紧的或感兴趣的问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已经落伍了,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只是课堂的参与者,并不是课堂的主宰者。应该一切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阅读课文,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探究式教学方法。语文老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阅读的环境,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与文章的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更好的去理解课文、分析课文、探究课文。

2.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要淡化老师的讲,而应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合作讨论、相互补充、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和知识面都不同,这样他们自学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多样化的,老师不要否定他们的答案,要让他们自己课后去查资料,自己去寻找答案。自主学习强调预习,如果把课文内容比作一把锁,那么"预习提示"便是这把锁的钥匙。"预习提示"中包含文体、文学、篇章、读写听说知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阅读的思路和基本方法,利用工具书理解或掌握生字、词。"预习提示"的文字学生几乎都看懂,但如何抓住提示中的关键词关系着学生能否真正地全面地领会"提示些什么"。通过平时的反复训练后,我的学生几乎都入了"读懂预习提示"的门。这样,讲究了教法,也让学生懂得了学法。"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学生是主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在多"想"上面,他是发展性的思维活动。因而,教师把问题提出后,应让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更多的交流、体验、感悟、实践的机会。"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的’三主动’,即主动提问、主动探究和主动回顾、反思,构建有意义的合作学习。"初中语文课本有很多的自读课文,这些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最好的材料。

3.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新教材提出的"问题"教学法应是师生共同商定几个问题,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当问题解决了,课文也就教完了。教与学是师与生的互动过程,"问题讨论"时教师不要把预先设定的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预先设定问题答案的圈套让学生去钻,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5]这种教学方法在初中课本的"口语交际"中非常适用,例如:七年级语文有一个口语交际:漫游语文世界。在上课时让学生自由讨论,讨论学习语文的好处,讨论在生活中学到什么语文知识,讨论平时街上发现到的一些错别字和病句。同学们讨论得热火朝天,整个课堂热闹而不乱套。改变了以往语文课教学的独语状态。而且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在讨论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另外学生在口语表达中锻炼了胆量,增长了才干。经过几次的实验,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那些以前不敢上讲台讲话的同学也敢大胆地站在讲台上高谈阔论了。在语文课教学中运用讨论式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思考、互动、讨论,获得心理和知识面的发展,可以挖掘学生潜在的各种能力,对语文课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作文努力的提高都大有帮助。

4.情境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习中融入某种情形、某种环境,仿佛身临其境,这样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相当多的老师在以往的教学中都是老师按照自己的教案设计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而学生在下面却听得满头大汗、一头雾水,这样整堂课都变成了老师自我表演的舞台,而学生仅仅是观众,学生没有参与进来,没有和老师产生共鸣,不理解文章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如人意。那如何让学生和老师产生共鸣甚至和文章作者产生共鸣呢,那情境教学我想可能是比较好的一种了。语文老师在上课时,有感情地描绘书中的意境,引导学生进入佳境,点燃学生的"动情点",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陶醉其中,这样就唤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学习起来就轻松多了。

5.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

我们在课题研究中,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总结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途径:一是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提出问题。用暗示激励学生,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欣赏的话语,是一种给予,一种沟通。允许学生提出无价值的问题,不轻易否定。二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如:①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②注意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③组织汇报讲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④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三是重视对问题的筛选,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6.课堂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几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它们是现行的许多综合性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若一味地使用一两种教学方法,难免陷入单调枯燥。心理学研究表明,单一的刺激容易使人产生疲劳。如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就能调动学生各器官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求多,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课文等具体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这些方法进行优化组合。比如语文的工具性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多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能力。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对此,各种各样的练习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语文的人文性要求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那么,阅读、讨论就是比较好的教学方法。

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在课改的形式下应该改变的首先是教学方法了。课改是新的教学改革,是为了适应现代教育模式,教本改了,而最需要改变的还是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实践表明,"探究式教学方法"、"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方法"、"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体现了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是符合新时期语文教学要求的。这样,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使学生感到学语文轻松、有趣,而且老师上课也轻松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了,这一举两得的事我们语文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上一篇:探讨如何打造高中英语高效课堂 下一篇:诵读经典诗词 培养多思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