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命——《蝉》教案

时间:2022-09-20 01:57:32

摘 要:一只微不足道、惹人“厌烦”的小小的蝉,其生活历程如此特殊、生命历程如此短暂。文章对身体有缺憾的学生的启迪意义深远,引导他们感悟生命的意义:不管生命的历程是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生活。

关键词:生命短暂 延续生命 积极面对

认真生活 珍爱生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字词,了解作者由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2.能力目标: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培养深入细致探究课文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在熏陶感染中培养积极、认真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由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2.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情况分析

1.在特殊教育(聋哑方向)中,国家还未出版高中的教材,西部地区聋哑学校的高中部大部分使用的是普校教材(人教版)。普校教材知识面宽、信息量大,学生学习起来普遍感到吃力。

2.西部地区聋哑学生的基础普遍薄弱,他们的认知、理解、综合运用等能力与普通学生有很大的差距,为此根据聋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我把本课设计成两课时。

3.眼睛是聋哑学生了解外界的主要窗口,因此直观教学、情境教学是特校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便于师生手语沟通,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图片展示: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对蝉都有哪些了解?谁能告诉大家蝉的成长过程呢?

2.预习检查

(1)检查学生收集的“蝉”的相关信息。

(2)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3.教师小结

蝉主要栖息在阔叶树上,它们每年七、八月份临死前会生下下一代的蛋,幼虫经过3~5年的时间在地下生成(有的最长的需要17年),然后再爬出地面、上树、蜕变,由地蝉变成真正的蝉。实质上,蝉真正的寿命只有2~3个月,也就是一个夏天,而那2~3个月也仅仅是为了、繁殖。

蝉的成长历程是漫长而艰难的,而生命历程却是如此的短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蝉的课文,品味其生命的意义。

二、作者简介

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祖籍广东番禺。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小思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曾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和香港中文大学。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判,参与各种文学活动。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香港文纵》《日影行》《三人行》等。本文选自《承教小记》。

三、预习检查——字词

零落:(花朵)脱落。

断续: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收敛(liǎn):收拢,合拢。

宽恕(shù):宽容饶恕。恕,饶恕。

四、学习新课——朗读与感悟

1.朗读

(1)看(听)读课文。(教师口语、手语结合朗读课文)

(2)学生朗读课文。(教师适时带读,纠正读错的字词)

2.感悟

(1)小组合作探究:品读课文,揣摩字句,讨论交流。

①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怎样理解“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这句话?

③我们能从蝉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2)教师巡视,参与学习有困难或有争议的小组之间的交流。

(3)小组汇报,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4)学生质疑。

(5)教师小结。

明确:①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然而得知蝉埋在地下17年,出来却只活一个夏天时,作者被蝉的生命所感动,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这是扬。由抑到扬,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提示: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抑”“扬”;引导学生找出“文眼”——在文中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对蝉而言,却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虽然蝉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它却执著地等待着,想到这些,“我”以往对蝉的不敬全部消除了。

③启示:不管生命是短暂的还是长久的,我们都应该积极地去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

五、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拓展教育

1.我们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不管生命是短暂的还是长久的,我们都应该积极地去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同学们都知道要积极面对人生,过好每一天,那么请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提示: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共同探究思考)

2.我们学校有一些同学跟别人发生矛盾了就用自己的头撞墙、绝食等,请大家谈谈你是怎样看待这些自残的行为?

3.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张海迪、海伦·凯勒、贝多芬、奥斯特洛夫斯基、富兰克林·罗斯福等等)

六、课堂小结

夏天聒噪的蝉是微小的,但它艰难的一生却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不论生命短暂与否,不论人生快乐与否,我们都要积极地面对,认真地生活,活出自己的风采!

七、作业

1.课外阅读,欣赏小思的几篇诗文。

2.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颤动( ) 收敛( )

响彻( ) 聒聒( )

宽恕( )

3.请用“生命像……”开头写几句话,表达你对生命的理解。

八、板书设计

小思

学生精彩探究片段1:

师:先抑后扬什么意思?(学生面面相觑)想想“抑”、“扬”分别是什么意思?

师:“扬”是什么意思?

生:表扬。

师:为什么表扬?

生:因为好、优秀。

师:哦,课文中的“扬”就是指写蝉好的地方,值得表扬的地方,那么“抑”是什么意思呢?

生:抑是“压抑”。

生:不是的,抑是“忍住”。

生:我认为抑是“丑的”、“不好的”。

师:是的,结合“扬”的含义,抑就是“丑的”、“不好的”的意思,那么先抑后扬就是?

生:先写坏的,后写好的。

师:非常正确!先抑后扬,也叫欲扬先抑,是一种写作手法,指为肯定某人、事、物、景,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构思方法。运用此种构思法要注意抑少扬多,扬能压抑。先写坏的,后写好的,就好像山峰要用低谷来衬托,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更精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写蝉“好的”和“不好的”地方。

(给学生留足时间)

师:哪里写蝉的“抑”?

生:蝉的声音很吵,烦人。

生:病蝉。

生:蝉太弱、太小了。

师:“扬”在哪里?

生:生命太短。(怜惜的表情)

师:这么短的生命,你怜惜蝉的什么?

生:在地下17年,只活一个夏天。

生:我佩服蝉,生命虽短,却有意义?

师:蝉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生:繁殖后代。

生:延续生命。

师:请找出文中最能体现蝉生命意义的句子?

(生自主交流、汇报)

师:“哪管是90年,90天,都要好好地活过”是文中最能体现蝉生命意义的句子,也是课文的中心句。像这种在文中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就是“文眼”。

师:从这一抑一扬和“文眼”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自主交流、汇报)

……

学生精彩探究片段2:

师:“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这句话中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词——“秋风颜色”,请问大家秋风有颜色吗?

生:没有。

生:秋风有声音。

师:很好,秋风只有声音,那作者为什么会说秋风有颜色?(学生们又是一副奇怪、不理解的表情)请大家想想秋天的时候,大地变成了什么颜色?

生:稻子变黄了。

生:树落叶了,落叶是金黄色的。

生:有的树叶变成了红色。

生:有的树叶颜色更绿了。

生:很多花儿开了,五颜六色的,十分漂亮。

……

师:同学们的表现不错,很善于观察,把一个五彩斑斓的秋天展现在我们眼前。这些都是我们通过视觉感知的,而“秋风颜色”除了让我们在听觉上感受到秋天的到来,还让我们从视觉上感受到秋天的魅力,很有新意,言简意赅。

师:在这色彩缤纷的秋天,我们常常在金黄的稻穗间看到忙碌而喜悦的人们,他们在做什么?

生:收割稻穗。

生:挑谷子回家。

师:是呀,人们正在忙着秋收呢。人们看到自己辛勤劳作后收获的果实,心里是多么的愉快啊!此时此景,“我”还会继续讨厌蝉“那烦人的聒聒”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蝉的生命太短暂了。

生:为了生命的延续,蝉在地底下待了很长时间,一直在努力着成年,但生命却很短暂。

生:辛苦了很多年,终于成年了,却在我们收获喜悦的季节,等待着生命的消亡,真难过。

生:蝉短暂的生命,却有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师:集体的智慧不可估量,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终于理解了“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这句话的含义。(大屏幕出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对蝉而言,却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虽然生命短暂,但蝉执著地等待,想到这些,“我”以往对蝉的不敬全部消除了。)

上一篇:高中物理教学新课导入的技巧略谈 下一篇:黄崧峻博士:修道悟道且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