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探析

时间:2022-09-20 01:32:26

骨科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探析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影响骨科手术之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因素,来总结治疗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的方法及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有效措施。

方法:分析和研究在我院手术后的80例在经行骨科手术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的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

结果: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这80例患者,切口大约都是在接受治疗之后的20天左右的时间愈合,有的患者愈合比较快,最短时间是10天,有的患者愈合比较慢,最长时间达26天左右,平均愈合时间为10天。这些患者在术后都未发生过感染。

结论:通过分析,发现术后切口会出现脂肪液化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1.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糖尿病、身体肥胖);2.手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①手术过程中患者切口长时间的暴露;②医生使用电刀的时间较长;③在伤口缝合过程中造成的创伤。因此,在对患者经行手术的过程中,医生使用电刀时要谨慎,尽量的使切口避开软组织;在手术后要对患者的血糖得以控制,使患者注意营养和休息,防止脂肪液化。如患者切口发生了脂肪液化,应立即采取各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促进患者切口的愈合。

关键词:骨科手术肥胖脂肪液化切口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110-02

在手术过程中,骨科手术比较严格,尤其对无菌技术比其他一般的手术更加严格。手术后患者切口出现的并发症比较少,但因骨折一般多在血运相对较差的四肢,且骨折处的软组织也易受损伤。随着现在人们的懒惰,不加强身体锻炼,身体抵抗力的减弱;再加上现在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肥胖患者和一些代谢性的疾病的出现也越来越多;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普遍的使用高频电刀,患者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现象越来越多。本文总结了我院80例发生脂肪液化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在我院2010年-2012年手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80例患者,占骨科手术的1.53%。本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48例,患者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41.6岁;在这些患者当中,38例患者是下肢发生骨折,35例患者是粉碎性的骨折,16例患者是椎间盘手术后发生脂肪液化,13例患者是骨盆骨折,6例患者为上肢发生骨折,1例患者为锁骨骨折。开放性骨折患者一共20例,多发性骨折患者17例,四肢关节骨折的患者共13例。26例患者是骨折合并处的软组织发生损伤,4例患者为骨筋膜室的综合征病症,伴肥胖者有29例患者;高血压患者19例,糖尿病1患者2例,其中4例患者是在手术后才查出糖尿病。在手术之前因为失血过多而发生贫血的患者有14例,急诊手术中的患者有31例。本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都使用了高频的电刀操作,手术时间是46分钟-5个小时,平均时间2.6小时,切口长度7-23cm。

1.2诊断标准。脂肪液化在术后的3-7天内出现。本组所有患者是在一般认为以下几点的为脂肪液化:①切口愈合不良,并伴有坏死组织及积血;②患者切口会有黄色的渗出液,按压切口皮下会出现较多的油脂样的渗液;③切口的边缘平整,无红肿;4渗出液连续1-2次培养,没有细菌生长。

1.3方法。①首先对病人经行血糖的控制,餐后2小时患者的血糖应该控制在10mmo/L以下,使患者的低蛋白血症以及贫血症状得到控制和恢复,可以应用红外线照射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②要使患者的切口时刻处于干燥状态,根据不同患者切口渗出液的不同情况对患者使用不同的方法,因人而异。有的患者的切口渗液会比较少,而且液化的范围不是很大,这样的情况则不需要对患者拆除缝线,可以通过按压切口的方法来使渗液尽量的从患者体内排出,换药几次后可以对其拆线;但有的患者手术切口的渗液较多,则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来对待,可以拆线园针且用红外线技术来照射切口,再用胶布使创口对合,换药几次可以拆线;有的患者情况较严重,切口可能会出现全部的脂肪液化,则需要全部拆除缝线,对切口经行冲洗,要在切口旁开一个较小的口来负压引流。③根据患者的具体身体情况使用抗生素药物。术前、术中都应该合理的应用抗生素,对防止患者伤口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开放性骨折,骨盆骨折,多发性的骨折及脊柱骨折在术前术中及治疗后都应使用抗生素。④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细节,严格的按照无菌技术来对患者经行手术,这可以有效地预防伤口感染,效果很佳,其效果是使用抗生素药物不能取代的。

1.4统计学方法。分别统计不同患者的治疗情况,对实验数据经行spss软件包处理,发现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疗和预防脂肪液化。

2结果

本组80例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后都已痊愈出院。有60例患者属于一期愈合,20例患者属于二期愈合,所有患者伤口都未出现继发性的感染,也没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在这些患者当中愈合最短的为10天,最长时间为26天。

3讨论

引起骨科手术后的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①体型肥胖;②手术过程中医生使用电刀。体形肥胖的患者脂肪组织比较多,脂肪组织的血液运输能力比较低,在手术过程中,切断患者的血管,那么远处的血液不能及时的供应,脂肪液化很容易形成。再加上电刀的机械性刺激,脂肪组织的导电能力下降,毛细血管就会发生阻塞。体型比较肥胖的患者发生脂肪液化的频率比较高。

预防和治疗骨科手术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的方法有:①对待肥胖症状的患者,对其伤口使用多侧孔的引流管引流,这样可以有效的引流渗液;②医生在对患者经行手术的过程中,要很好地使用电刀,把握好电刀的最佳强度,避免使用电凝来切割组织,要缩短脂肪组织与电刀的接触时间,来减少脂肪组织出现坏死。③对患者经行伤口缝合的过程中,要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很有效的清除切口中已经坏死的脂肪组织。缝线要合理。④要对有糖尿病的患者经行合理的控制血糖,使切口很快的愈合。

参考文献

[1]苏明宝,王一平等.切口脂肪液化20例诊治体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3):144

[2]胥少汀主编.骨科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91

[3]郭太霞.中药联合微波理疗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126

[4]徐勇,康宁,张驰等.云南白药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7(18):126

上一篇:益生菌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营养状况及免疫... 下一篇:皮下注射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安全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