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时间:2022-09-20 12:13:30

当前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自2003年《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各地陆续开展了政府采购工作,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和优化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在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护国内企业、支持优势企业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近几年,政府采购频遭非议,随着高价采购、暗箱操作等问题的不时出现,加强政府采购管理、促进政府采购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当前我国政府采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相对滞后,约束力有待加强。政府采购预算是政府采购最基础的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政府采购预算形同虚设,基层财力有限不能满足需要。二是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科学,各预算单位多数采购项目没有按要求分类别和项目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给政府采购规范化操作带来一定困难,更难以形成规模,节资效果也不明显。三是采购缺少计划,随意性大。采购机构一般是将经财政批准的资金计划作为采购的依据,财政何时批准,采购中心就何时采购,缺乏计划性和操作进度,致使零星采购多,小额采购多,重复采购多。四是预算调整频繁,一些单位计划考虑不周,采购项目调整或增加时常发生。

(二)政府采购范围窄,规模小。政府采购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政府采购对象从汽车、家具、办公用品到武器、航天飞机等无所不包、数额巨大,而且政府采购的潜在范围非常宽泛。我国的政府采购实践活动,虽然涉及了货物、工程和服务三大领域,但在每一领域中的项目十分有限。根据国际经验,一国政府采购的规模一般为GDP的10%以上,或为财政支出的30%左右。无论从哪个口径看,当前我国政府采购的规模都明显偏小。

(三)采购方式随意,规避政府采购。规避政府采购的行为各式各异,但主要特征就是利用种种借口和方式回避或变相回避政府集中采购,以便达到自己设计的目的。政府采购执行过程中,总体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但也不排除有些采购人始终保持传统思维,进行一些规避方面的操作:化整为零规避公开招标;将应采用公开招标采购的项目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未经采购管理部门审批而自行购买;违规刻意寻求特定品牌与单一来源采购方式,变相逃避政府采购;部分定点、协议供货行为也能导致规避政府采购行为的发生。

(四)采购行为不规范。在采购过程中,采购行为尚欠规范,违规采购的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一是管理机构把关不严,采购单位“先斩后奏”;二是采购方式的选择随意性大,临时、口头采购多;三是采购程序不合规,询价、评标操作简单;四是评标方法不公开,不严密,人为因素多。五是定点采购未完全执行。

(五)政府采购专业化人才匮乏。目前我国的政府采购队伍,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专业能力上,都适应不了改革需要。政府采购工作要求制度建设完善、监督管理有力、采购程序严密,对采购执行人员的标准要求更高。但我国政府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相当数量为身兼数职,对政府采购所必备和掌握的招投标、合同、商业谈判及商品、工程和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知之甚少,难以严格按要求开展采购工作。承办采购活动的社会中介机构,也普遍不了解政府采购的有关政策及管理要求。知识的短缺和专业人才不足,使政府采购工作缺乏强而有力的组织力量,工作上形不成合力,导致规模上不去,也难以做到规范。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当前问题的存在,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归集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在预算管理方面。政府采购预算管理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还面临着不少问题:政府采购预算与部门预算没有同步编制;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和执行相脱节;预算项目不细化,不能按品目归类、汇总编制政府采购预算,不能科学地界定政府采购资金的规模和范围,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采购计划,存在盲目、重复采购等。

其次,在制度建设方面。实施政府采购制度以来,各地区均相继出台了的一些办法、制度,但由于政府采购缺乏具体的法律依据,对具体的采购行为,未做明确的规定,致使多数政府采购实际操作中存在不规范和随意性,既影响政府采购的质量和效率,又不利于企业的公平竞争。另外,采购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多数单位缺乏规范有效的采购管理制度,采购经办人员和财务人员对政府采购范围及有关要求的了解程度不一,往往凭借主观印象或以往经验来执行采购事项。

其三,在从业人员方面。目前,受人员编制的限制,政府采购存在资金量大、业务繁多,人员偏少疲于应对的矛盾。政府采购是一项集政策性、知识性、全面性、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于一身的工作,其职业要求从业人员应具备财经、市场以及相关领域的一些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由于多数人员未受过专业和系统的培训,对所面临形势的认识及应对采购形势的水平不足,不利于政府采购职能的发挥,影响政府采购的工作效率和采购效益。

其四,在采购程序方面。传统做法的惯性依然延续,我国的政府采购工作起步较晚,真正步入良性的、法制化轨道更晚。在此之前,多年形成的习惯和做法要在短时期内解决,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还需有更长的路要走。

三、深化政府采购的建议

(一)大力推行与政府采购工作配套的预算编制改革,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从预算编制入手,细化采购项目预算的编制工作;完善部门预算改革,将政府采购项目全部编入部门预算,各采购单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采购计划;采购项目不得超过预算定额,增强采购的计划性;减少临时性采购,增强政府采购预算的刚性约束,最大限度地节约财政资金。

(二)整合政府采购资源,进一步扩大采购规模和范围。只有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扩大了,政府采购的优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够显现出来。一是扩大政府采购目录范围,做到“应采尽采”。二是继续做好节能环保、社会关注、涉及民生项目和扩大内需政策实施中的政府采购工作,紧贴财政公共支出的重点。三是加强对政府采购目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四是充分发挥集中采购的规模优势和主导作用,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规避集中采购。

(三)加强人才引进,加大培训力度。向社会招聘政治素质过硬,既懂经济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优化政府采购人员的整体知识结构,提高政府采购的工作效率。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组织,按需施教、分岗培训,以人为本、科学有序”的原则,对现有政府采购人员加强政策培训、制度法规培训、操作技能培训等,逐步扩大培训覆盖面,提高采购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以适应政府采购复杂的形势。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对采购单位、采购机构、评审专家和供应商的培训。

(四)创新管理办法,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发挥资源优势,逐步建立完善的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采购管理和业务流程操作电子化、全过程监控网络化、全覆盖上下一体化,使政府采购能够在网上全程运作和监控,减少人为因素对政府采购活动的干扰。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为供应商提供开放的竞争平台,提升政府采购的公信力,充分显现政府采购的经济效益。

(五)加强部门协作,建立政府采购监督约束机制。加强政府采购审计监督,从编制预算至采购结束,从投入使用到后期绩效,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从根本上降低采购成本,节约财政资金,加快政府采购的步伐。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定期开展专项的政府采购执行情况检查工作,有力保证政府采购“公开、公平、公正”,增强政府采购透明度。

上一篇: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企业对8090后员工管理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