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业园规划设计与发展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20 11:39:51

生态工业园规划设计与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生态工业园区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之后的第三代工业园区建设模式,其在规划思想、 规划目的、规划内容和参与人员等方面与传统的工业园区均有明显的不同。本文综合运用工业生态学、循环经济和景观生态学原理,结合东莞凤岗(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首期)工程对生态工业园及其规划设计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 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 F540.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生态工业园的特点与功能

1.1发展背景

东莞凤岗(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园区紧密围绕我广东省“双转移”的战略部署,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方针,通过选择性承接和转型升级、优化产业格局、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等措施,加快惠州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随着产业转移园建设步伐的加快,广东特色产业集群雏形已初显,在这样的机遇发展条件下,惠州应紧跟东莞产业升级的步伐,将筑巢引凤与主动出击结合为一,力求实现惠州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因此,惠东县谋时而动,在园区首期规划面积4.26平方公里基础上,近期将扩园为16.96平方公里,主要承接高新技术产业的精密机械、生物科技、新材料等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服装(制鞋)等,成为该县“双转移”的主要承接地。规划区特色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工业园区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具时代特色的工业园区应运而生。结合本次规划用地的实际情况和工业园区的发展要求,我们提出了“生态绿园、数字新区、集约新城”的发展特色。

3.3.1工业园常见发展模式

模式一:工业园区开发模式:政府主导

目前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最常使用的工业地产开发模式,也是我国目前工业地产市场的主要载体,其运作主体一般是开发区或工业园区管委会下设的开发公司。

缺陷:不熟悉工业地产的运作方法,项目前期缺乏科学合理的定位与策划等不足导致其在工业园的整体运作中不够专业化,致使大部分工业园区闲置与搁荒。

模式二:主体企业引导模式:强大的综合企业主导

指在某个产业领域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的企业,为实现企业自身更好的发展与获取更大的利益价值,通过获取大量的工业土地,以营建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业园区;在自身企业入驻且占主导的前提下,借助企业在产业中的强大的凝聚力与号召力,通过土地出让、项目租售等方式引进其他同类企业的聚集,实现整个产业链的打造及完善。如上海金山的上海石化工业园区

模式三:工业地产商模式:房地产商开发

指房地产投资开发企业在工业园区内或其他地方获取工业土地项目,在进行项目的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乃至厂房、仓库、研发等房产项目的营建,然后以租赁、转让或合资、合作经营的方式进行项目相关设施的经营、管理,最后获取合利的地产开利润。如普洛斯,全球最大的工业房地产开发商

综合运作模式:上述模式的综合

东莞凤岗(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对策:

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外引内联

微笑曲线理论认为(见下图):制造行业的产业链划分为 3个环节,分别为研发、制造、营销。在产业链中,高附加值区段主要处于产业链的两端,如设计和销售,而处于中间环节的传统制造业的附加值较低。

图1 微笑曲线

目前,惠东传统优势产业主要包括制鞋、家俱、服装等,除了大量制鞋企业之外,还有许多鞋机、鞋饰、鞋底以及皮革生产企业,已经形成了专业化分工的生产网络组织,这种专业化分工协作、配套完善的鞋业工业体系,延伸了惠东制鞋业的产业链条,但仍然处于微笑曲线的最低端。

因此,规划认为要想优化提升惠东传统优势产业的产业链条,应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1、寻找同类优势企业实行强强联合,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

2、向产业链的两端发展,引进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等下游企业。

3.4.2现代制造业——整体引进,重点突破

惠东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主要是是与深圳机械行业协会合作,因此相关产业的引进既要参考深圳机械制造产业门类,又要与规划区的产业体系相配套,以达到和谐共生。如引进与制鞋,服装,家俱,电子相关的化工纺织机械、机床、模具、仪器仪表等机械设备行业,或引进具有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的精密机械、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生产企业。

3.4.3新材料产业——精心选择、打造特色

新材料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材料、能源材料、汽车材料、生物材料等,其具有技术高度密集、研究与开发投入高、产品的附加值高、产与市场的国际性强、以及应用范围广、发展前景好等特点。

3.4.4电子信息产业——引进高端、多元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可具体细分为投资类产品、消费类产品和元器件产品三个大类。目前,本区已引进的主要是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子、机电元件等类型的企业。因此,可以利用靠近深、莞的优势扩大电子产业类型,大力引进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如:通讯设备、电子计算机及配套零部件等等

3.4.5现代服务业——现代引领、服务齐备

产业转移工业园是以打造现代产业新城为发展目标,因此为各类企业服务的生产业是必不可少的配套产业。规划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各类服务业。

3.4.6小结

1、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新城

完善的产业体系是园区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基础,产业自身也在不断向前演化,这是整个区域能够生存下去的前提和根本。根据规划区现有的产业基础,可以总结出规划区以后重点发展的产业门类,进而得出规划区的产业体系,并且这些产业存在着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关系(图3-9)。

2、以现代服务体系为支撑的产业新城

微笑曲线理论把制造行业的产业链划分为 3个环节,分别为研发、制造、营销。每一环节都需要现代服务体系的支撑,完善的现代服务体系是产业链升级的必要条件,也是规划区发展成为现代产业城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商贸金融服务及相关的配套设施,不仅可以为各个企业提供资金、信贷等金融支撑,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会计、法律、咨询、广告、知识产权等服务;教育科研、文娱、体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既能够为企业研发设计服务,也可以为个人日常生活和发展服务;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邮政等邮电服务可以促进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以及企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提高生产和办事效率;交通运输、仓储及物流服务是整个产业区能够高效运转的纽带。

传统工业园区缺乏较为明确的理论指导,而生态工业园 试图建立可持续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关系,因此,生态工业 园区规划主要以工业生态学、循环经济、景观生态学等学科为 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李同升,韦亚杖工业生态学研宄现状与展望||.生态学报,2005, (4): 869- 877.

|2|王瑞贤,罗宏,彭应登.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新进展环境保护,

2: 35- 37.

|3|耿勇,武春友.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发展评述| J|.产业与环境(增刊)20G8. 111- 113.

|4|段宁,孙宁,魏晓琳.关于推进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考治理技术与设备,2⑴2, (3): 59- 62.

|5|方创琳,黄金川.髙科技园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生态调控|||.地理学报,2⑴3, (3): 390- 397.

|6|沈清基.工业园区生态环境规划探索——以浏阳市工业园为例 ||.城市规划汇刊,2000, (3): 23- 28.

上一篇:城市森林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 下一篇:古典园林中的石文化及石的造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