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县马铃薯不同地膜栽培模式试验研究

时间:2022-09-20 10:55:08

西吉县马铃薯不同地膜栽培模式试验研究

摘要通过对马铃薯不同地膜栽培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模式的性状表现黑膜最好,其次为白膜,最后为无膜,其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黑膜(37 125 kg/hm2)、白膜(33 075 kg/hm2)、无膜(29 700 kg/hm2)。

关键词马铃薯;地膜栽培;宁夏西吉

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122-01

进行马铃薯不同地膜栽培模式试验,研究不同地膜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生育进程、块茎质量及产量的影响,以期选择最适宜的覆盖材料,总结完善覆膜栽培技术,为建立马铃薯旱作节水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该试验设在西吉县葫芦河川道区的马莲乡巴都沟村,试验地选择地势平坦、地面平整、前茬一致、肥力中等一致、排灌方便、有代表性的地块,土壤属黑垆土。前作为马铃薯,10月3日收获[1]。试验地海拔高度1 910 m,历年降雨量402.2 mm左右,无霜期156 d,年均气温5.4 ℃,≥10 ℃的活动积温2 068.8 ℃。生长期间平均最高气温22.1 ℃,最低气温11.1 ℃,平均温度16.6 ℃,降雨量427.6 mm,降雨37 d、68次,时间分布在5―9月。

1.2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陇薯3号脱毒原种。选用幅宽100 cm、厚0.008 mm的黑、白2种地膜[2-4]。

1.3试验设计

设白膜、黑膜、无膜3种栽培模式,先起垄后覆膜再播种。5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54 m2(9 m ×6 m)。试验净面积为291.6 m2 [5]。

1.4试验过程

播前基施腐植酸有机质1.8 t/hm2、复合肥600 kg/hm2、多微太能150 kg/hm2,撒施于土壤表面,4月29日机械旋耕,5月3日起垄[6],垄高30 cm,垄面宽50 cm,垄沟宽35 cm,沟深30 cm。5月6日人工点播,采用种薯切块播种,每个切块带2个以上芽,切块时切刀及时消毒更换,淘汰病烂薯。株距35 cm,行长9 m,行距30 cm[4],7垄区,每垄52株,种植364株,种植密度6.75万株/hm2。5月17日灌透水1次;6月14日人工拨除大杂草1次;6月22日再锄草1次,为了防止跑墒,6月23日再培土1次;7月8日结合中耕锄草培土1次;8月19日用杜邦克露1 950 g/hm2对水稀释成700倍液,喷雾防治晚疫病1次;8月21日拨除大杂草1次;10月中旬收获[7]。

1.5气象条件

试验期间气象条件具体如表1所示。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地膜栽培模式下马铃薯的生育期

如表2所示,在3种不同栽培模式中,黑膜栽培模式下马铃薯比白膜栽培模式提前出苗1 d,比无膜栽培模式提前2 d;现蕾期的情况与出苗期一致;开花期的情况也接近于现蕾期;但成熟期的差别较大,黑膜栽培模式下马铃薯比白膜栽培模式提前25 d成熟,比无膜栽培模式提前10 d成熟。

2.2不同地膜栽培模式下马铃薯的薯块重量及产量

3种地膜栽培模式的马铃薯产量如表3所示,黑膜栽培模式下单株结薯数最多,为7.2个,白膜栽培模式下单株结薯数次之,为5.4个,无膜栽培模式下单株结薯数最少,为4.2个。黑膜栽培模式下单株薯块重量最重,为550 g,白膜栽培模式下单株薯块重量次之,为490 g,无膜栽培模式下单株薯块重量最轻,为440 g。

3结论与讨论

通过不同地膜栽培模式试验及综合性状分析,表明3种模式马铃薯的性状表现以黑膜栽培模式最好,其次为白膜栽培模式,最后为无膜栽培模式,其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黑膜(37 125 kg/hm2)、白膜(33 075 kg/hm2)、无膜(29 700 kg/hm2),建议下一年可大面积推广马铃薯黑膜覆盖栽培。

4参考文献

[1] 温亚丽.河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种业导刊,2010(4):23-24.

[2] 康明辉,刘德畅,海燕,等.甘薯脱毒技术的原理及方法[J].种业导刊,2010(1):14-15.

[3] 程乐庆,范成立.适宜河南省的马铃薯间作套种技术[J].麦类文摘(种业导报),2006(6):29-30.

[4] 束爱菊,任学义,王干.马铃薯-玉米-花椰菜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J].种业导刊,2008(10):27-28.

[5] 唐虹.脱毒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覆盖轻型栽培技术[J].麦类文摘(种业导报),2005(6):39-40.

[6] 温永秀.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2010(4):11.

[7] 2010年国家审定品种――玉米、大豆、马铃薯[J].种业导刊,2010(11):40-52.

上一篇:农业技术推广站在玉米新品种田间试验中应掌握... 下一篇:黔西北山区半无叶豌豆新品种引种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