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学生的课外阅读

时间:2022-09-20 09:39:53

漫谈学生的课外阅读

最近,我参加“如何培养低年级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课题实验,从“香菱学诗”中多多少少有点感悟,有所启发。

一.阅读引路,培养习惯

学生的课外阅读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教师首先一定要像黛玉一样,先推荐书目。黛玉告诉香菱:“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诗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尚少,可引导学生选择以绘本图书、注音童话、寓言为主,兼顾科学小故事、科学小知识等为主要阅读对象。其次指导学生安排课外阅读时间,引导他们自由选择阅读空间,还要经常开设阅读指导课,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二.推荐经典,提高品味

北师大版语文课本有配套的《阅读文库》,文章很精彩,但精彩的不一定都适合孩子的阅读,须有针对性地选择一部分即可。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架构尚浅,因此教师在引导时还要帮助孩子选择书的类别、篇目。正如黛玉把诗集交给香著作时说:“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低年级的课外阅读中也可以涉猎名作家名作品,配合课文的单元主题,延伸阅读课文作者的其它作品,或者同步阅读相同主题的佳作。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统一,方能如香菱学诗,终有所成。如一年级学习课文《我的家》时,可推荐学生阅读绘本图书《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爸爸》《我妈妈》。

平常,我把我喜欢的一些名篇佳句教给学生。一次,孩子们上完体育课回教室了,一位孩子说:“老师,我很热。”另一位孩子马上接过话:“很热的是你的心(选自诗歌《谷子成熟了》)。”我听了,心里不禁发笑,虽然有些辞不达意,但孩子已将课外阅读中的文本语言化为己有。

三.重视积累,保卫兴趣

熟读成诵是达到积累很有效的方法。香菱送还《王摩诘全集》给黛玉想换杜甫的律诗时,黛笑着问:“共记多少首?”当然熟读成诵是在喜欢的基础上多读数遍的结果。其实在课外阅读中并不能要求学生一定要背诵,只要学生感兴趣,哪怕是一个词,一个句,或者一个自己学会的标点都行。最重要的是保卫孩子的兴趣,让他喜读,好读。

我们语文老师很时兴让孩子做读书笔记。但我认为这种做法对低年级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负荷,甚至会产生负效应。一些老师在下午孩子到校时让他们进行课外阅读,要求边读边做读书笔记,抄写若干个好词好句,更有甚者,还要求要写从这篇文章中读懂了什么之类,据说:“这样做,安安静静,多好!”不难看出,让孩子们做读书笔记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保持安静。我认为这样做违背了课外阅读的初衷。为什么就不能让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为什么非得让他读到精彩处就要停下来做笔记,为什么就不能让他延续情感与文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有的人会说,只读不记,那么在考试中他怎么会把好词好句呈现在作文中呢?是啊,为了考试,我们语文老师不得不重写轻读,但我们有没有想过,今天不情愿的写会使他将来不情愿读了,那样的损失太重了。这又犹如橡皮筋理论:把课外阅读看作这条橡皮筋,做读书笔记犹如增加负荷,有一天,皮筋断了,他的课外阅读兴趣就没了。

做读书笔记的最佳时机我认为应该是在小学高年级时,学生有了自我意识和判断能力,对自己的课外阅读方向有了认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是否做读书笔记,但还是不能强迫。每个人有自己的读书方法,面向未来的课外阅读应当是个性化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不可能适用于每一个人。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任何与之背道而驰的因素都要及时扼杀,毕竟学生将来要一生阅读,阅读一生。

香菱学诗的动机单纯,学得“茶饭无心,坐卧不宁”,连宝钗也笑着说:“这个人要疯了!”这种“疯”就是醉心于学习而出神入化的境界,这种学习状态,何苦之有?我想,什么时候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达到这种“疯”的状态,那么课题实验就算成功了。在这里,我还想提个建议,可把《香菱学诗》改成“儿童版”作为小学语文教材,这对每一位学生和老师都会有所启迪,那就是:学——兴趣为先,教——诲人不倦。

吴晓军,教师,现居福建泉州。

上一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习惯 下一篇:浅析校园网络教学的现存问题和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