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与文化遗产论文

时间:2022-09-20 07:34:22

世界遗产与文化遗产论文

1.世界遗产

即使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已经发展了相当一段时间以后,保护作为一种有专门人员从事的职业也并未立即形成。1950年成立的国际博物馆藏品保护学会聚集了最初的一批文物保护工作者,主要修复博物馆中的历史性、艺术性作品。1964年著名的《威尼斯》发表后,1965年国际古遗址理事会(ICOMOS)成立,涉及建筑、城市的文化遗产才正式得到独立机构与专业人员的关注。随后相关国际机构纷纷成立,为人才集聚和保护理念快速发展提供了土壤,世界遗产类型和范围也更加丰富起来:1931年《雅典》颁发时,所针对的是历史纪念物(historicmonuments)。而在1964年《威尼斯》中,则为纪念物和遗址(monumentsandsites)。到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时,则至少又增加了建筑群(groupsofbuildings)的类别。1976年的《内罗毕建议》提出了历史地区(historicareas)的概念,认为“历史地区及其周边应被视为不可替代的世界遗产的组成部分。”1987年《华盛顿》将关注点落在了历史城镇与城市地区(historictownsandurbanareas)上。1992年,世界文化遗产体系中正式增加了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这一独立于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新类型,强调文化与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2000年以后又出现了更多新概念,比如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2005年《维也纳备忘录》中提出的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urbanlandscape)等。我国自1987年第一次申报世界遗产以来,一直追随响应国际保护理念并积极探索其在本土的适用性。国际上研究组织和专业人员的出现与世界遗产体系的形成无疑极大的推动了对更多类型文化遗产的认知,是人类有史以来遗产认知扩展最为迅速的几十年。

2.城市遗产

近几十年来,遗产认知的进步大多源于世界遗产的框架,其扩展却并不局限于世界遗产,一个重要案例就是“城市遗产”的扩展。城市历史景观的概念是在世界遗产的语境中产生出来,并被认为是同样适用于任何遗产的周边地区及文脉的。“城市遗产(urbanheritage)”的概念便是作为“城市历史景观”的关注对象逐渐产生的。顾名思义,城市遗产自然就是坐落于城市环境中的遗产,有时也可能是城市本身。在2005年维也纳“世界遗产与当代建筑”国际会议上城市历史景观概念首次提出时,其对象还集中于世界遗产中的历史城市类型,或市区内拥有建筑类世界遗产的城市,因为当时最主要的矛盾集中在受到保护的核心区域周边的高层或超高层新建筑对遗产地本体视觉上的重大影响,重点关注的是如何更好的处理这些城市中世界遗产与当代建筑的关系。然而在城市历史景观框架下,变化逐渐被接纳为传统,在相关认知深化与研究开展四年后,2009年城市历史景观的预备研究书发表时,“城市遗产”已经开始代替了以往“世界遗产”而成为其核心表述。2011年《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发表时则更加明确指出,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对象是所有的“城市遗产”,保护城市遗产的理念至此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我国,阮仪三很早就提出,城市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有四大原则要坚守,即真实性、整体性、可读性、可持续性,虽然彼时城市遗产的含义尚未有十分明确的共识,这些原则仍然不失为很先进的认识。实践方面,以上海的新天地、田子坊等早期的成功实例为榜样,很多拥有一定历史资源的城市争相效仿,后来到城市遗产的概念正式提出后,自然很快深得人心。如同当初建筑被纳入文化遗产的范围,城市遗产理念的产生是文化遗产在空间层面的认知历史上又一次重要扩展,同时,也是人们尝试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介入城市规划与设计问题的一次特别尝试。综上,相比于世界遗产,城市遗产强调的是在城市中较为普通的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以至于更大范围的城市历史景观所构成的整体性价值。一些原本并不具有为人所共知的突出普遍价值,但确为历史城市的有机构成部分的成片的一般遗产也因此被纳入保护的范畴,体现了保护工作的广泛性、完整性,甚至遗产本身的平民性。

3.小结

综上,在空间方面,人类对于文化遗产的认知持续扩展,经历了从金石器物及其铭文到重要历史建筑,到世界遗产,如今到城市遗产的几个认知阶段。若以北京旧城的钟鼓楼地区为例:假设我们处在对文化遗产的最早期认知阶段,则可能只有钟楼里的大铜钟这类金石器物及其上铭文会在受到认知和保护;假设我们处在稍后的认知阶段,则钟楼和鼓楼两座高大的纪念性历史建筑物同样会受到认知和保护;而在经历过世界文化遗产对认知的多次推进后,则可认知到北京旧城中的城市中轴线是一系列非常有特色的建筑群,甚或城市历史景观,钟楼和鼓楼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当认知扩展到城市遗产时,则不止钟鼓楼,其周边的胡同四合院,甚至其中非物质的文化传统及生活场景都成为保护的对象。尤嘎•尤基莱托认为,文化遗产保护思想进步的过程是与现代化进程相同步的,而现代社会之所以会对文化遗产越来越感兴趣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原因:一种是基于历史观的,有时表现为对逝去的浪漫性怀旧,有时表现为对某些文化成就的尊重缅怀,有时也表达想要吸取过去的历史经验的愿望;另一种则是剧变所致,比如在某些著名历史性构筑物或伟大艺术作品遭到破坏时,又或者曾经熟悉的地方被突然改变等带来的震惊和痛心。而这两种情愫都是与我们社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紧密相关的,我们对于文化遗产内涵外延的认知扩展受到整体时代思潮的影响,所以应当认识到,这些林林总总的遗产认同背后的,越来越具有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扩展,才是空间认知扩展的本质原因。随着历史发展,城市空间不断积累,今日之景观往往呈现出日益复杂化的特征和趋势。而随着对文化遗产内涵外延的不断扩展的理解加深,传统的遗产保护手段也正在随之转型为更加积极的城市管理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认知价值,管理变化,将是城市规划与设计者必要的基本素养。

作者:刘祎绯

上一篇:非遗之文化遗产论文 下一篇:实验室废液与环境监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