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钾血症采用保留灌肠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20 07:16:52

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钾血症采用保留灌肠的临床观察

【摘要】献文1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合并低钾血症采用了保留灌肠的方法,快速有效的纠正低钾血症的现象,操作安全、简单、无痛苦。【关键词】肝硬化;腹水;低钾血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50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78-01

保留灌肠肝硬化现在已是临床常见疾病,低钾血症是其常见症状之一,严重的低钾血症常促使或加重肝性脑病,与肝肾综合征的发生,并影响腹水的治疗与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5例住院患者年龄在37-64岁,男性10例,女性5例。引起低血钾的原因主要如下:①患者长期使用利尿剂;②食物摄入量减少;③继发性醛固酮增多;④钾代谢紊乱。血钾降低程度:1.7-2.9mmolL。

1.2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前,首先要求其将大便排空。治疗时患者采取左侧卧位,将其臀部抬高约15°,并延肛管缓慢插入导管。操作过程需保持动作轻柔,避免由于暴力给药而导致患者肠壁发生损伤。导管插入约20cm,确保导管不会滑动后,使用约20ml生理盐水进行冲洗,需注意在冬季对患者进行上述操作时,需将生理盐水进行加热,以避免因低温刺激造成患者括约肌剧烈收缩。速度易慢,灌完后不要立即拔管,停留数分钟,避免拔管刺激引起灌肠液排出,拔管后按摩肛周,取屈膝侧卧位。每日二次,连用2-3d。治疗前患者血钾1.7-2.9mmolL,24h后复查增加0.5-0.8mmolL,根据患者离子紊乱情况制定第二天肛注补钾(一般情况下第三次保留灌肠结束后2h,复查钾离子,90%的患者血钾浓度在正常范围内。如血钾低于4.0mmolL时,可以进行追加一次补钾。

2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于肝硬化肝腹水患者的治疗有了较大的进展。肝硬化腹水病人容易发生低钾血症,从而引发代谢性碱中毒,严重者可发生肝性脑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对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低钾血症应立即采取补钾的措施,以纠正血钾浓度过低所造成的临床症状。传统的补钾方法口服药物或静脉滴注药物,但由于肝硬化腹水患者多伴有门脉高压性胃病,口服补钾药物可能导致患者胃粘膜持续受损,引起腹痛、恶心等不良反应,甚至造成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而采取静脉滴注补钾时,由于药物浓度与滴注速度难以控制,不仅在操作时具有局限性,还可能引起患者的不适。输注过程中常出现静注部位的疼痛,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而微泵注入尽管没有补液量和浓度的限制,但费用高,而且受条件限制,很多基层医院没有微泵设备。静脉滴注的钾进入细胞内较为缓慢,细胞内外平衡时间约需12-15小时。且静脉补钾易出现一过性高钾血症。对比注射补钾与静脉滴注补钾的临床效果可得,肛注补钾与静脉补钾纠正患者低血钾的效果均较好,但采用注射补钾时,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症状较轻,且药物浓度与注入量均易于掌握。直肠给药是临床上常用的给药方式,由于直肠粘膜对于药物的吸收非常迅速,因此直肠给药能够达到较好的疗效。直肠给药通常分为保留灌肠法、直肠点滴法以及栓剂塞入法三种方式。在对患者进行灌肠治疗时,为了避免药液对于直肠的刺激而造成的排便反射,应将导管置于乙状结肠处,以延长药物在肠道中的保留时间。对肝硬化腹水患者采取肛注补钾时,还需对患者的尿量进行严密监控,发生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为了防止交叉感染,还应采用一次性导管,使用前进行常规消毒。对于存在肠炎以及腹泻的患者,不建议采用滴注补钾进行治疗。

3结论

通过保留灌肠补钾,既能有效的达到治疗效果又可减去病人因长时间静脉输注带来的痛苦。达到的能从患者角度出发。符合了开文时提到的操作安全、简单、无痛苦。

参考文献

[1]刘酉华,吴立萍.防止低钾血症的饮食管理[J].现代护理,2008,14(2:66-67.

[2]周琼,何晓文,谢振纪,等.氧驱动雾化吸入补钾纠正低钾血症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医学信息,2005,18(8:972-973.

[3]左朋,刘德侠,李方凤.高浓度氯化钾灌肠辅助治疗低钾血症的临床探讨[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1:60-61.

[4]祁小宝,王岩,吴亚丽,等.136例肝硬化腹腔积液并低钾血症病人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10,24(2B:425-426.

上一篇:4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下一篇:普外科148例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