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地理优质高效课堂的策略与思考

时间:2022-09-20 03:55:48

打造地理优质高效课堂的策略与思考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中总是上演着一个又一个的悲剧:课堂上,老师“辛苦”的教,学生“心苦”的学,收效可怜的很。而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高能力的人,不再是读死书、死读书的机器。当务之急,如何适应时代的需要,完成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严峻的问题。笔者经过几年的高中复读生教学,认为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促兴趣,找教法

应该说,复读生是个特殊的群体。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效果差是他们大部分人的通病。而成绩不尽人意的原因多数是对地理这门课不感兴趣,心态没有放端正。因此,教师要及时的帮助学生积极调整心态,摆正位置,走出阴影,重新起航。让他们时刻有一个阳光的心态:“我复读,我快乐!”同时,要想尽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鉴于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首先,要想学生学的有趣,自己得教的有趣。变“苦学”为“乐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导入上狠下功夫,找准问题切入点,用精彩的导入“勾”住学生。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复习必修一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时,先是故弄玄虚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成语“蜀犬吠日”。接着就有好事的同学问道:“老师你改行教语文了吗?”下面的学生都哈哈大笑起来,就连准备大睡的几个同学也瞪大了眼睛。抓住这一个机会,我马上在“蜀犬吠日”后面打了几个“?”,提问到:“蜀犬为何吠日呢?”“可能是见得少吧!”有人小声说到。“很好,就是见得少。”我马上回答道。“可为什么见得少呢?“我步步紧逼。”阴天・・・・・・。”就这样,我层层设疑,一环一扣,轻松地让学生把握了本节内容而且效果还很不错。

其次,不单是在导入上培养学生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要充满“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多做文章,教无定法,只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便是最好的。比如:引入竞争机制,合作学习等方法也能给课堂增辉不少。为此,我常常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经过的激情设问之后,把主动权留给学生,让他们带着疑问分小组讨论,从而使其主观能动性达到一种最佳释放的状态,让地理课的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二、重基础,学析图

复读生明显的缺点是忽视对基础知识和课本的学习,落榜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基础知识不牢固(如对基本的地理原理、地理概念、地理规律记忆模糊理解不到位),对地图的把握的一塌糊涂往往是主要原因。众所周知,地图是地理的眼睛,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在教学中所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是很多语言文字所不能及的。为了培养学生的析图能力,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采取了如下措施:

1、观察法:引导学生对所研究的地图仔细观察,这是析图的前提。比如可以先大致看看经纬度、图的形状、图例等,通过“形”来定位。如德国图很像一把火炬,而澳大利亚地图与我们的汉字“凹”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样,先从“形”的教学上吸引住学生。

2、绘制法:引导学生绘制有关地理草图是提高识图、析图能力最有效的方法。绘制的过程就是识图的过程,这要比单纯的看图好的多,通过绘制加深理解,也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讲世界气候分布时,可先引导学生绘制世界各大州简图。通过简图的方式先了解世界海陆概况,最终为世界气候的定位奠定基础,而且学生也乐学。

三、抓重点,提能力

课堂并不单存是对基础知识的“填鸭”,复读不是在吃“嚼过的馍”,而是加工“夹生饭”。高三做一定量练习有必要,但是必须明白做题不是目的,是手段,是为高考服务的。尤其是对广大复读生来说,时间紧,任务重。面对高考,必须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提升能力。

首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通过课堂训练,达到能从文字表述和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各种要求和各种相关的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例如“在等高线地图中看到河流,就能进一步判断其流向;在比较类信息图中见到三角州面积扩大,便能联系到水土流失问题;见到风玫瑰图,便能想到大气污染,进一步分析工业区位。

其次,在信息加工能力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有良好的答题技巧与地理表达能力。平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强调,多巩固这方面的能力。每年高考之后,会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估分高于实际成绩,究其原因有一点是共同的:觉的得自己答对了,可阅卷老师没给分!问题其实就出在答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上。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注意规范学生答题,无论口头的还是书面的都要求学生做到:①答案尽量要求少而精,问什么答什么,注意分数的比值。尽量具体、详细。但无把握时,可模糊处理。如在回答一个地方多地震的原因时,在不把握板块名称的前提下,可直接答板块交界处等。②条理清晰,脉胳分明,一问答一段,一方面答一段。③用词准确,尽量使用学科语言,学科术语,避免生活语言的干扰。

总之,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不是一朝一夕能得到的,我们只有不停的探索,才能找到问题的真谛。以上只是笔者的粗浅认识,愿与同行们共勉!

上一篇:英文写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兴趣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