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策略方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09-20 02:06:26

优化策略方可持续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要让学生持续地发展,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数学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关系,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理解周围世界,更好地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学会表达交流、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人。

1.避“虚”就“实”,联系生活,提升教材的亲和力

课标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因此,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与他们生活背景密切相关的素材,创设一些有时代气息、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促进他们有效开展学习活动。

学生探索的主动性来自于学习材料对其的吸引力,教学时要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课堂。教师在导入新知时,注重把生活实际问题引入课堂。

2.化“零”为“整”,优化呈现,提供充足探索空间

数学教学应向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机会,给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由于现行教材的编排以知识的纵向联系为主,有些地方过多地关注教师如何教学生易于接受,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个的知识点或知识框架,而留给学生的探索时空和思考余地却很小。教学中要把这些零散的知识点组建成大“知识板块”,构建“大问题”,提供大时空,让学生有充分开展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这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某班要去当地三个景点游览,时间为8:00~16:00,请你设计一个游览计划,包括时间安排、费用、路线等”。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要了解景点之间的路线图,各景点的门票及乘车所需的时间、车型与租车费用,同学喜爱的食品和游览时需要的物品,所需的总费用,每个同学需要交纳的费用等。这样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3.变“静”为“动”,经历过程,促进学生探索交流

数学学习要讲来源,讲用处,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教学中要设法把静止的知识动态呈现,让学生通^自己的观察、实验、探索、交流等,经历知识的发生、形成与应用的全过程。

如"简单的统计(一)"中,教材呈现的是一张"四(2)班同学喜爱的球类活动情况调查表",让学生根据这张调查表来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分析。这样对一张调查表来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显然不能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真正感受到统计的意义。我作如下修改和设计:

(1)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爱的是那种球类活动,提出问题,在我们班组织那种球类活动最受大家的欢迎?

(2)充分探讨办法。

(3)开展调查活动,收集整理数据,交流记录整理方法。

(4)绘制统计表,分析数据,回答问题。

这样通过问题的动态呈现,引发学生要调查、要统计的欲望,从而使学生经历了收集数据、分类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统计全过程,真正感受到统计的意义,在体验中得到学习数学的机会。

4.添“情”加“感”,注重体验,强化学习兴趣培养

数学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过程,也是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教学中,我们要为教材添加情感色彩,增添人文因素,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主动经历丰富的(合作、成功、失败、兴趣等)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要使学生主动参与,首先教学要让学生感到有意思,有趣。其中情境激趣是我使用得最多的、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中,在认识了几元、几角、几分后,我事先创设买卖的情境,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让几个学生当售货员,让其他的学生当顾客来买东西,最后还要让学生看看谁用最少的钱,买来了最有用的东西。学生们都很想在实际的操作中表现自己的交际、沟通、协调、口算等能力,所以在这样兴趣的驱使下,学生们就自觉开始了对新知识的学习。愉悦的情绪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参与效果就可想而知,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依“标”据“本”,把握生成,落实课程多维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到: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课堂动态生成的资源是课堂生命的亮点,有效地利用能让课堂更加灿烂,彰显每一节课的精彩。

总之,要让小学生得到可持续地发展,我们的视角必须着眼于未来;要培养小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数学能力,我们必须要让学生多亲身经历,通过及时反思获得更多的体验,在综合运用知识与经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可持续地发展。

上一篇:共享时代到了,未来不用买车了么? 下一篇:浅谈如何运用积累手段提高学生习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