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时间:2022-09-20 12:56:36

巧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关键词:数学;解决;生活问题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132-01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新课标要求:"让每个学生人人都学会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应用问题。"因此,数学教学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拓宽学生的生活空间,让学生到课外广阔的天地去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并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努力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材中挖掘生活信息,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巧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呢?笔者谈谈浅见。

1.创设生活情境,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数学知识的形成来源于实际的需要和数学内部的需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就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的心理特征,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可探索的、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现实情境,引导他们饶有兴趣地走进情境中,去发现数学问题,并主动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许多对称物体的情景,再从多个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物体中抽象出轴对称图形,然后,通过对折这些轴对称图形,发现图形的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从而抽象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接着,再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回答日常所见的一些物体图形(教师出示)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这样的生活情境融入到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课堂教学中,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其迫不及待的探究心态不言而喻。学生既较好地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同时又经历了抽象概括数学概念的过程,初步理解和感受了抽象和概括的数学方法。

2.创设操作平台,培养解决问题意识

新课程强调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数学活动。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放手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多层次地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技能技巧。要使学生能体验到数学就在实际生活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例如,教学"比和比例"后,我有意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学生测量计算操场边的龙眼树高。龙眼树这么高,如何测量?多数同学摇头,少数几个窃窃私语,提出爬上去量,但是两手抱树怎么量?有人提议拿绳子,先用绳子量树,下树后再量绳子。这可是个好办法,爬树又不安全,怎么测量呢?教师适时取来一根长2米的竹竿,笔直插在操场上。这时正阳光灿烂,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量得这影子长1米。启发学生思考:从竿长是影子的2倍,你能想出测树高的办法吗?学生想出:树高也是它的影长的2倍。(教师补充"在同一时间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树影的长,算出了树高。接着,教师又说:"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树高公式吗?于是得出:竿长:竿影长=树高:树影长;或:树高:竿长=树影长:竿影长。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我让学生拿出自制的活动角,动手操作并思考:(1)活动角变大,边是不是也变长?(2)活动角变小,边是不是也变短?(3)用剪刀把角两边剪短,角的大小会不会变化?这样通过实践操作,激发还了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意识,从而把原本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促进了概念的形成。

3.收集处理信息,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收集和运用信息进行学习是新课程的要求,在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时,教师不光从数学角度还要从多方面去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取舍这些信息,同时培养要学生认真观察、并能正确运用这些的信息进行学习,思考解决问题策略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教学 "圆的认识"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到社会上调查收集有关圆的知识的活动。学生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钟面、碟片、碗口、硬币、团圆桌面、车轮、杯子的口水桶的口等都是圆形的。让学生就初步感受到了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并会产生疑问:这些东西为什么都做成圆形?圆到底有什么特点呢?车轮能不能做成方的呢?为什么装水的都是圆的,怎么没有三角形的杯子?课上,一张张记录着学生收集信息调查结果的纸条,喜滋滋地摆在桌面上,这些是他们对生活知识的收集和提炼。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信息和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投入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直接切入本课知识重点。在收集信息中,学生了解的是社会,深入的是生活实践,观察能力、逻辑能力和推理能力明显提高,圆的认识这个知识重点,在学生头脑中也就水到渠成地理解了,所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从日常生活入手学习知识,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数学学习的效率。

4.利用灵活方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积极开展智力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组织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从多种方法中找出最适合自己的策略,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例如,利用生活实例:某校五年级共有学生210人,参加植树劳动,每位同学发一瓶果汁,商店果汁正好举行促销活动,商店规定:单盒买每盒2元,买50盒装一箱9折优惠,买60盒装一箱8折优惠。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让学生想一想怎样购买果汁比较合算?教师可引导学生设计几种方案:第一种方案:210÷50 =4(箱)……10(盒),2×50=100(元)100×0.9=90(元),90×4=360(元),10×2=20(元),360+20=380(元);第二种方案:210÷60 =3(箱)……30(盒),2×60=120(元),120×0.8=96(元),96×3=288(元),30×2=60(元),288+60=348(元);两种方案相比,学生都愿意采用第二种方案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思维会逐步变得深刻而灵活, 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5.加强课外实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陶行知说: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教育与生活隔绝,其力量极小。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组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有利于拉近知识和生活的距离,把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只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要向课外延伸。适当开展一些数学课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激发应用的兴趣。如:让学生帮助父母测算装修住房平铺地板砖的费用。可先让学生测量、计算房间的面积,了解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实际中的运用,再了解市面上地板砖的种类。比如有正方形、正六边形等。还可以一起探讨什么类型的地板砖可以无空隙镶嵌,如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可以平铺,那么正五边形、正八边形能平铺吗?至于地板砖的花色品种选择后拼成的图案又得出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等。然后通过了解地板砖的单价、地板砖的数量、安装地板砖的工钱等最后测算出需要的总费用。通过让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测算平铺地板砖所需费用,使学生切实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使其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总之,生活处处有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渗透应用意识,努力为学生提供数学情境和应用机会,把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和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能用数学知识解答实际生活的数学问题。

上一篇:浅谈新编地理教材的特色与教法 下一篇:浅议小学语文课堂作业的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