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的关键技术及发展前景

时间:2022-09-20 12:22:30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及发展前景

摘要: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资源使用和交付模式,从最初概念的提出,到商用的云计算产品,云计算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目前信息化建设的方向。本文介绍了云计算的定义,并重点阐述了数据中心节能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及云安全技术等三个云计算关键技术,最后展望了云计算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云计算 关键技术 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8-0242-01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深入,各种新兴的应用也开始逐渐兴起。计算资源、数据资源、软件资源等等资源的累积虽然丰富了整个网络资源,但是还是存在着利用率较低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过了网格计算整合大量闲散资源的历程,现今的提高数据中心的利用率,增强服务质量的云计算开始成为了网络计算新模式。

2 何谓云计算

云计算实质上最早出现于John McCrthy这位计算机先驱者的语言中,正是由于这一预言,计算机研究者们开始进行了大量的计算模式,最终形成了云计算技术。对于云计算的定义,并没有一个规范性的标准。例如以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对其的定时是认为云计算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来对资源共享池的访问,并进行大量计算的模式。维基百科对云计算的基本定义为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求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1]。云计算首先提供的是一种“服务”,用户能够快速的获取自身所需;其次是保证了数据冗余和分布式存储的数据的准确性;再则则是通过云计算系统来提高整个编程模型。云计算能够根据工作负荷的大小来动态的分配资源,通过大规模资源池的共享,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了运行成本的下降。

3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方式,给互联网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云计算极大降低了互联网建设及其运用维护成本,降低了资源的浪费,推动了各个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建设。云计算为了实现其功能,在数据中心、数据存储、云安全上拥有其关键的核心技术。

3.1 数据中心节能技术

云计算中的资源数量庞大,消耗电能的数量据不完全统计50000个计算节点每年的耗电量大约在1亿千瓦时。为了响应绿色节能号召,解决能耗利用率问题,实施绿色环保节能技术。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能耗主要在设备和冷却装置中,针对这一想象,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数据中心虚拟化的自适应能耗管理系统来解决能耗的管理能力,另外也可以提高和控制CPU的频率来达到;冷却装置则可以通过建立多层次的数据中心来实现冷却装置的设计,考虑到空气流、空间大小、热交换等因素,提高数据中心布局的合理性。

3.2 数据存储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采用分布式、并行和网格是来存储数的一种计算方式,同一份数据通过多个副本的方式进行存储[2]。云计算能够满足大量用户需要,同时向用户提供服务。云计算的数据存储技术基本上都是以HDFS的数据存储技术,其中GFS是比较经典的数据存储技术。GFS采用分布式数据密集型计算来形成文件系统,通过冗余存储的方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运用数据的多个副本,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从而达到高性能服务。

3.3 云安全技术

作为计算技术体系演进的新阶段,云计算时代的到来正在打破以往形成的产业格局甚至是政府监管的传统方式,特别是棱镜门暴露出来的数据安全问题尤其让人担忧。云安全融合了网格计算、并行技术、未知病毒判别等最新的信息安全概念和技术,成为了信息安全的全新体现。云安全通过网状的客户端对网络中的异常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并把这些问题及时地输送到服务端进行处理,把处理结果发送到客户端,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云计算是一个庞大的计算系统,关于云计算的关键技术还有数据管理技术、人物管理技术、虚拟机技术等,本文不一一列举说明。

4 云计算的发展前景分析

云计算作为互联网变革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云计算的推广普及已逐渐形成规模,尤其是其关键技术所促进的虚拟化、存储和安全,促进了云计算的更加成熟与广泛应用。云计算不仅对企业、个人,甚至对于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云计算把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逐渐变为软件的服务型服务,带动了商业理念的改变。同时为个人的应用提供了较多的便利,多人协作办公、任何地点随时访问、访问网络条件的PC等都可以通过云计算实现。但若干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云计算促进了整个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提供企业信息化,推动信息系统向高效低能的绿色环保方向发展[3]。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云端运算http:///.

[2]罗军舟,金嘉晖,宋爱波等.云计算: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J].通信学报,2011(7):3-21.

[3]虞慧群,范贵生.云计算发展分析与展望[J].软件产业与工程,2011(5):15-21.

上一篇:浅谈杨梅的栽培管理技术 下一篇:围绕“一村一品” 开展农民科技培训